贾克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展开
  • 甲减会发胖吗

    甲减可能会导致发胖,其机制是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减少使新陈代谢率降低致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不同人群甲减发胖有不同特点及影响,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成年女性孕期、更年期等有不同表现,老年会增加其他健康问题风险;甲减发胖与单纯饮食运动导致发胖不同,判断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怀疑甲减致胖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控制体重维持健康。 1.甲减导致发胖的机制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会使机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新陈代谢率下降意味着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减慢,过多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出现发胖的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脂肪的分解代谢过程,使得脂肪分解减少,进而引起体重上升。 2.不同人群甲减发胖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甲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减导致的新陈代谢减慢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除了体重增加外,还可能出现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受影响等情况。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和骨骼生长都至关重要,甲减时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干扰这些关键的生理过程。 成年女性甲减: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更年期等,甲减导致发胖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孕期本身可能会有体重增加,但甲减会加重这种体重上升的趋势。而更年期女性由于自身内分泌的变化,甲减引起的新陈代谢减慢可能会更加明显地体现为体重增加,并且可能伴随情绪波动等其他甲减相关症状。 老年甲减: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本来就相对较慢,甲减会进一步降低其新陈代谢率,发胖的风险较高。同时,老年甲减患者发胖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因为体重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管健康等。 3.与其他因素导致发胖的区别及甲减发胖的判断 甲减导致的发胖与单纯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导致的发胖有所不同。单纯饮食和运动因素引起的发胖,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通常可以看到体重下降的效果;而甲减导致的发胖,在积极治疗甲减(补充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之前,单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往往很难有效控制体重。判断是否为甲减导致的发胖需要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相关指标,若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同时伴有体重增加、新陈代谢减慢等表现,则要考虑甲减是导致发胖的原因。 总之,甲减是可能引起发胖的,对于怀疑有甲减导致发胖的人群,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维持身体健康。

    2025-10-17 12:31:11
  • 甲亢会引起什么病

    甲亢会对心血管、骨骼、消化、内分泌及代谢、眼部等系统产生多方面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可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甚至心衰;骨骼系统引发骨量丢失、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及儿童生长迟缓;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亢进、腹泻、营养不良等;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增加糖尿病风险、导致性腺功能异常;眼部可致甲亢相关性眼病,出现眼球突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等,儿童患者还会受长期不良影响。 骨骼系统相关疾病 甲亢会影响骨骼的代谢,导致骨量丢失。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会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女性患者在绝经后本身就有骨质疏松的较高风险,而合并甲亢时,骨丢失的速度会加快,更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脊椎、髋部等部位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儿童甲亢患者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迟缓等问题。 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甲亢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患者常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却减轻,这是因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增加。同时,可能会出现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多呈糊状且含较多不消化食物,这是由于胃肠蠕动过快,消化吸收不完全所致。长期的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等营养不良相关问题,在儿童甲亢患者中,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获取。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相关疾病 糖尿病风险增加 甲亢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调节出现异常。在老年甲亢患者中,本身就有糖尿病的较高患病率,合并甲亢后,血糖控制会更加困难,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水平。 性腺功能异常 女性甲亢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干扰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男性甲亢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性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同样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内分泌轴的紊乱作用。在儿童甲亢患者中,会影响其正常的青春期发育,导致性发育延迟等问题。 眼部相关疾病 甲亢相关性眼病是甲亢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Graves病患者。患者可能出现眼球突出,轻者可能只是轻度的眼球前突,重者可导致眼球明显突出,影响外观,还可能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的眼球突出可能会导致角膜暴露,引起角膜溃疡、感染等,甚至影响视力。在儿童甲亢患者中,如果发生甲亢相关性眼病,可能会对其眼部发育和视觉功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2025-10-17 12:30:28
  • 糖尿病能吃甜玉米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甜玉米但需注意:甜玉米含一定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中等;要控制食用量,每次相当于主食25-50克左右;吃甜玉米时主食量要相应减少,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食物;不同病情、身体状况的患者对甜玉米耐受不同,老年、妊娠糖尿病患者更需特殊注意。 甜玉米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其糖分组成与普通玉米有差异。甜玉米中的糖分有一部分是蔗糖等简单糖类,但总体来说,每100克甜玉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0克左右,其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会影响血糖。一般来说,甜玉米的升糖指数(GI)约为55-65,属于中等升糖指数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摄入后血糖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并非绝对不能吃。 食用甜玉米的注意事项 控制食用量:糖尿病患者食用甜玉米时要控制量,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相当于主食25-50克左右。例如,正常大小的一个甜玉米,可食用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换算为主食的量来控制。可以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来调整,如在食用甜玉米前监测血糖,食用后1-2小时再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来确定合适的食用量。 搭配饮食:如果吃了甜玉米,那么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减少。比如原本计划吃100克米饭作为主食,吃了一个中等大小的甜玉米(约含20克碳水化合物),那么米饭的量就可以减少25克左右(因为100克米饭约含25克碳水化合物)。同时,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搭配一份瘦肉(约50克)和一份绿叶蔬菜(200克以上),这样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瘦肉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且对血糖影响较小。 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身体活动量等不同,对甜玉米的耐受程度也不同。例如,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且身体活动量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点甜玉米,但也需要严格控制量;而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的患者,则要谨慎食用,甚至可以选择不吃甜玉米。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更要注意控制甜玉米的食用量和烹饪方式,尽量选择煮玉米的方式,避免吃油炸等加工方式的甜玉米,因为油炸会增加其脂肪含量,不利于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食用甜玉米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孕周等因素来确定食用量和时间,因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2025-10-17 12:28:42
  • 男性泌乳素垂体瘤怎么治疗

    泌乳素垂体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放射治疗,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首选多巴胺激动剂,手术分经蝶窦和开颅,放射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儿童、育龄女性、老年患者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一、药物治疗 泌乳素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溴隐亭可作用于垂体泌乳素细胞表面的多巴胺受体,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使肿瘤缩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约70%的泌乳素垂体瘤患者经溴隐亭治疗后,泌乳素水平可降至正常,肿瘤体积缩小。对于不能耐受溴隐亭或对溴隐亭抵抗的患者,可选用卡麦角林,卡麦角林的疗效和耐受性可能优于溴隐亭。 二、手术治疗 1.经蝶窦手术:是泌乳素垂体瘤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鼻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肿瘤较大压迫视神经或出现急性垂体卒中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研究显示,经蝶窦手术的肿瘤全切率可达60%-90%,术后泌乳素水平正常化率较高,但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尿崩症、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2.开颅手术:仅适用于极少数侵袭性大腺瘤向鞍上、鞍旁广泛侵犯,经蝶窦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开颅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如出血、感染、脑神经损伤等。 三、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有肿瘤残留的患者。放射治疗包括普通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射波刀等)。放射治疗的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数月至数年才能看到肿瘤缩小和泌乳素水平下降。长期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儿童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谨慎选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泌乳素垂体瘤较为罕见,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药物治疗是首选,选择药物时要权衡药物对儿童生长、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放射治疗应尽量避免,因为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育龄女性患者:育龄女性泌乳素垂体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妊娠问题。药物治疗期间怀孕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一般建议在泌乳素水平正常、肿瘤稳定后再考虑妊娠,并在妊娠期间密切监测泌乳素水平和肿瘤情况。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及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泌乳素垂体瘤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手术和放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以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10-17 12:27:36
  • 5岁103是矮小症吗

    孩子5岁身高103cm不一定是矮小症,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生长速度、家族身高、其他身体特征和健康状况等。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检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支持、运动、睡眠、治疗原发病和生长激素治疗等。家长还可通过定期测量身高、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等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5岁女孩的平均身高在106.9-116.2cm之间,身高103cm略低于平均身高。但身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运动、环境等,单次测量身高略低于平均身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患有矮小症。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生长速度:孩子的生长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每年增长不到5cm,或者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 家族身高:了解家族中其他成员的身高情况也有助于判断。如果家族中普遍身高较矮,孩子的身高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其他身体特征:除了身高,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其他身体特征,如体重、第二性征发育等。 健康状况: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身高。如果孩子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可能会导致身高发育迟缓。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有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内分泌专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评估生长速度,并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如骨龄测定、激素水平检测等,以确定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对于矮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营养支持:确保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睡眠: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治疗原发病:如果矮小症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生长激素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对某些矮小症患者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风险。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定期测量身高: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并记录生长曲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 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矮小症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给予支持和鼓励。 总之,5岁103cm不一定是矮小症,但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5-10-17 12:25: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