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曹雪霞副主任医师(1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曹雪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垂体及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高血脂症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垂体及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高血脂症等。展开
  • 糖尿病什么食物不能吃

    高糖高淀粉类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白面包白米饭等会使血糖波动大不利病情控制;高脂肪类食物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会影响血糖控制或增加并发症风险;高盐类食物如腌制食品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几率;酒精类饮品会干扰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饮酒还易致低血糖等不良后果,孕妇糖尿病患者严禁饮酒。 白面包、白米饭等精制谷物:这类食物消化吸收快,会使血糖升高速度较快。白米饭在进入人体后,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加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持续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高脂肪类食物 油炸食品:像炸鸡、薯条等油炸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油脂,属于高脂肪食物。过多食用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例如,一份炸鸡的脂肪含量可能很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脂升高会干扰身体对血糖的调节机制。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代谢紊乱,油炸食品的摄入会雪上加霜,加重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代谢功能相对较弱,高脂肪食物更难消化代谢,容易引发心血管等并发症。 动物内脏:动物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脂肪。以猪肝为例,每100g猪肝中脂肪含量较高,过多食用会使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患有糖尿病且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动物内脏的摄入需严格控制,否则会加速心血管病变的进程。 高盐类食物 腌制食品:咸菜、咸鱼、腌肉等腌制食品含盐量通常很高。长期大量食用高盐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高盐食物的摄入是非常危险的,会进一步损害心脑血管系统。在生活方式上,偏好腌制食品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以降低血压和血糖波动的风险。 酒精类饮品 各类白酒、啤酒等:酒精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干扰血糖的代谢。例如,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饮用后会使血糖升高,同时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酒会打乱血糖的稳定控制,尤其在空腹饮酒时,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身体的危害也很大,可能导致头晕、心悸甚至昏迷等情况。糖尿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如孕妇,饮酒对胎儿的发育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2025-10-28 13:32:08
  •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血钾降低速度、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关,轻度血钾3.0-3.5mmol/L,有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中度血钾2.5-3.0mmol/L,肌肉无力加重,有神经精神表现;重度血钾低于2.5mmol/L,肌肉无力累及呼吸肌致呼吸困难,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者表现有差异。 轻度低钾血症 血钾水平:一般血钾浓度在3.0-3.5mmol/L之间。 常见表现:可能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以四肢肌肉较为明显,患者可能感觉活动耐力下降,进行稍微费力的活动后就会感到明显疲惫,但一般不影响日常的基本活动;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这是因为低钾影响了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功能,导致消化功能轻度受影响,但通常不严重,对生活影响较小,年龄、性别等因素在此阶段影响不突出,一般生活方式正常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此类表现,病史方面如果没有导致钾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的基础疾病,通常症状较轻。 中度低钾血症 血钾水平:血钾浓度在2.5-3.0mmol/L之间。 常见表现:肌肉无力症状加重,除了四肢肌肉无力外,可能影响到躯干肌肉,导致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还可能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表现,如反应迟钝,这是因为低钾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血钾变化更敏感;女性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对低钾的耐受性可能与男性略有不同,但总体表现类似;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症状会更早出现且更明显;有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导致长期钾丢失的患者,此阶段症状会更显著。 重度低钾血症 血钾水平:血钾浓度低于2.5mmol/L。 常见表现:肌肉无力可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因为呼吸肌受累会影响气体交换,危及生命;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甚至可能发展为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基础病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出现重度低钾血症时,对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影响可能更复杂,需要更谨慎处理;生活方式中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钾的丢失,从而更容易发展到重度低钾血症;有心脏基础病史的患者,重度低钾血症时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等指标。

    2025-10-28 13:31:27
  • 患上甲减都有哪些表现

    甲减有代谢率减低相关表现,一般表现为怕冷、乏力、嗜睡等;皮肤表现为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干枯,老年患者皮肤弹性更差、皱纹更明显;神经精神系统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儿童甲减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成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处理事务速度慢;心血管系统有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老年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儿童甲减致生长发育迟缓;内分泌方面女性月经紊乱,儿童甲减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一般表现:甲减患者常出现怕冷、乏力、嗜睡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约70%的甲减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怕冷症状,相较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其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 皮肤表现: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干枯是常见的皮肤毛发改变。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和毛发的生长,患者皮肤的水分保持能力下降,毛发营养供应不足。老年甲减患者可能皮肤弹性更差,皱纹相对更明显,因为皮肤代谢缓慢,胶原蛋白合成减少。 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较为常见。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甲减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儿童甲减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因为甲状腺激素在儿童脑发育关键时期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神经细胞发育异常,影响认知功能。成年甲减患者可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处理事务的速度减慢。 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这与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因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不明显且心输出量减少。老年人甲减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由于其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已随年龄下降,甲减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等心血管问题的发生几率。 消化系统相关表现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较为多见,还可能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甲状腺激素缺乏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儿童甲减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因为消化系统功能异常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进而阻碍身体的正常生长。 内分泌系统相关表现 内分泌方面: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这与甲状腺激素对内分泌轴的影响有关,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儿童甲减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导致青春期延迟等问题。

    2025-10-28 13:30:51
  • 青少年糖尿病能康复吗

    青少年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等类型,1型糖尿病难完全康复需依赖胰岛素等控制病情,2型糖尿病部分患者经积极干预可改善病情但也非完全康复,青少年生活方式、心理等因素影响病情,通过规范治疗和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可控制病情让青少年正常生活。 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与现状: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破坏了胰腺内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目前医学上还无法完全修复被破坏的胰岛β细胞来实现彻底治愈。不过,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患者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同时要配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例如,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这样可以让青少年患者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学习和生活,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从疾病本质上并没有康复。 影响因素: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病情控制很重要,比如规律的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要避免在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进行剧烈运动以防低血糖。同时,心理因素也很关键,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要关注其心理健康,避免因疾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2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与改善可能: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主要与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青少年患者能早期发现,通过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加强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部分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代谢指标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像健康青少年一样生活,但也不能说完全康复,因为如果生活方式再次不规律,病情可能复发。 影响因素:青少年时期如果有家族糖尿病史,又不注意生活方式,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所以对于有家族史的青少年,要更加注重预防,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比如学校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组织体育活动等,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以及改善已患病者的病情。 总之,青少年糖尿病目前很难完全康复,但通过规范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让青少年患者能够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28 13:30:07
  • 糖尿病病情提示带加号代表什么

    尿糖加号示尿液有葡萄糖提示血糖可能高需评估控制状态,尿酮体加号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重情况需立即治疗,尿蛋白加号提示可能有糖尿病肾病且加号多损伤重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加号代表近段时间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调整方案,儿童糖尿病患者指标异常更需谨慎就医调整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指标异常要重关注并遵个体化方案加强监测保健。 一、尿糖检测中加号的意义 尿糖检测结果出现加号(如+、++等),尿糖(+)表示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肾脏能重吸收葡萄糖,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9~10.0mmol/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过多,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提示血糖水平可能较高,需进一步评估血糖控制状态。 二、尿酮体检测中加号的意义 尿酮体(+)提示尿中出现酮体。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尿中酮体含量极少。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生成超过机体利用能力时,血酮体升高,随尿液排出形成尿酮体阳性。尿酮体(+)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是病情危重的信号,需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尿蛋白检测中加号的意义 尿蛋白(+)表示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脏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肾病,随着加号数量增加(如++、+++等),提示肾脏损伤程度可能加重,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评估肾脏病变进展情况。 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加号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若检测结果出现相关符号提示异常(如加号),代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意味着近段时间内患者血糖控制长期不理想,提示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加强血糖管理,以降低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出现相关指标加号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尿糖、尿蛋白等指标异常更需谨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变化,避免因病情控制不佳影响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加号时,需格外关注,因为妊娠状态下身体代谢变化特殊,尿糖、尿酮体等指标异常可能影响母婴健康,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管理方案,加强血糖监测与孕期保健。

    2025-10-28 13:28: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