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垂体及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高血脂症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垂体及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高血脂症等。展开
  • 高血糖喝什么茶比较好

    绿茶富含茶多酚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调节血糖但患胃溃疡者空腹不宜大量饮,普洱茶某些成分可调节血糖但饮用需适量且体质虚寒者过量易致肠胃不适,苦荞茶含芦丁能调节血糖但低血糖者应谨慎饮用,桑叶茶含DNJ等成分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血糖但孕妇等特殊人群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一、绿茶 绿茶中富含茶多酚等成分,研究表明,茶多酚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调节血糖。例如有相关研究发现,长期适量饮用绿茶的人群,其血糖波动相对更为平稳。不过,对于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应注意避免在空腹时大量饮用绿茶,以免刺激胃黏膜。 二、普洱茶 普洱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有研究显示,普洱茶能够帮助降低血糖、血脂等指标。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物质可能参与了血糖的代谢调节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普洱茶的饮用也需适量,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三、苦荞茶 苦荞茶含有丰富的芦丁等成分,芦丁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饮用苦荞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不过,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应谨慎饮用苦荞茶,以免导致血糖进一步降低。 四、桑叶茶 桑叶中含有DNJ(1-脱氧野尻霉素)等成分,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例如一些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人体研究都表明桑叶茶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效果。但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10-28 11:40:38
  • 如何自检甲状腺

    甲状腺自检包括视诊、触诊和自我感受。视诊观察颈部外观,触诊分前面和后面触诊并判断大小,自我感受留意不适症状,自检是初步筛查,异常或疑虑需就医做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触诊 前面触诊: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面,将拇指放在被检查者甲状软骨下气管一侧,其余手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轻度施压将甲状腺推向检查的拇指侧,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感受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触诊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适。 也可从后面触诊,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身后,双手拇指放在甲状软骨下气管两侧,其余手指握住颈后,被检查者吞咽时感受甲状腺情况。 判断甲状腺大小:正常甲状腺不易触及,若能触及且甲状腺峡部厚度超过2mm,或甲状腺侧叶厚度超过4mm,可能存在甲状腺肿大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甲状腺大小有差异,儿童甲状腺相对较软且有生理性变化范围,成年人需对比正常参考范围判断。 自我感受 留意不适症状:关注自身是否有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甲状腺问题有关。例如,甲状腺炎患者可能会有颈部疼痛;甲状腺肿大明显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不同性别在甲状腺疾病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甲状腺相关症状需特别注意排查。 需要注意的是,自检只是初步的筛查方法,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如果自检发现异常或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测定等)、甲状腺超声等专业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10-28 11:39:41
  • 血糖试纸除了能测血糖外还可以测什么

    血糖试纸可用于血酮检测以辅助判断糖尿病患者酮症等代谢状况及早期识别急性并发症,可用于乳酸检测以辅助评估休克、乳酸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相关机体代谢状态及指导老年人群相关疾病诊治,还可间接用于pH值相关检测以辅助评估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等状况及早期发现存在酸碱平衡异常风险患者的问题。 一、血酮检测 血糖试纸可用于血酮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情况时,血酮水平会异常升高。研究表明,通过适配的血酮检测试纸,能够快速定量检测血液中的酮体浓度,这对于及时判断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中发挥作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酮症倾向,均可通过此类检测辅助评估病情。 二、乳酸检测 部分血糖试纸可用于乳酸检测,在休克、乳酸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相关情况时,乳酸水平会发生变化。临床研究显示,利用特定的乳酸检测试纸能够检测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这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机体代谢状态,对于老年人群等易出现代谢紊乱的群体,及时检测乳酸水平可辅助诊断相关疾病并指导治疗。 三、pH值检测 某些情况下,血糖试纸可间接用于pH值相关检测,在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等状况下,通过与特定试剂或方法配合,可辅助评估体液的酸碱度。例如在一些重症患者出现酸碱平衡紊乱时,虽非直接通过血糖试纸精确测定pH值,但可借助相关试纸的反应原理辅助判断酸碱状态,不同病史的患者若存在酸碱平衡异常风险,可通过此类检测早期发现问题。

    2025-10-28 11:38:32
  • 低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低血糖时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与神经低血糖症状,自主神经症状由交感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引发,表现为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多在血糖快速下降时明显,成人及儿童均可出现且儿童饥饿感可能不典型,神经低血糖症状是低血糖持续进展致大脑供能不足出现的,包括认知障碍、行为异常、意识改变,老年人因调节功能减退神经低血糖症状更易出现且隐匿,儿童低血糖时神经低血糖症状可能较早出现如精神萎靡、动作不协调等需及时识别处理。 一、自主神经症状 低血糖时,机体通过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引发一系列自主神经兴奋表现。常见有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慌感;手抖,多为双手不自主颤动;出汗,以冷汗为主,可全身或局部出汗;饥饿感,患者自觉强烈的进食欲望。这些症状多在血糖快速下降时较为明显,成人及儿童均可出现,但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受限,饥饿感等表现可能不典型。 二、神经低血糖症状 当低血糖持续进展,大脑供能不足,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包括认知障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等;行为异常,如情绪激动、易怒、行为怪异等;意识改变,轻度时可能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抽搐等。老年人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减退,神经低血糖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隐匿,需特别关注。另外,儿童低血糖时神经低血糖症状可能较早出现,如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动作不协调等情况,需及时识别处理。

    2025-10-28 11:37:16
  • 2023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参考范围是多少

    成人非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议4.4至7.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0mmol/L以降慢性并发症风险,儿童患者控糖兼顾生长发育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有相应目标,妊娠患者需严格控糖保母婴健康且有空腹、餐后不同时段的血糖控制范围。 一、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参考范围及控制目标 1.空腹血糖:成人非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4.4~7.0mmol/L,而一般人群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7.0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在该目标范围内以降低慢性并发症风险。 2.餐后2小时血糖:成人非妊娠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建议控制目标小于10.0mmol/L,一般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小于7.8mmol/L,糖尿病患者需将餐后血糖控制在该目标内以维持代谢稳定。 二、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参考范围及控制目标 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兼顾生长发育。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5.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建议小于10.0mmol/L,通过合理控制血糖以保障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及减少长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三、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参考范围及控制目标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保障母婴健康。空腹血糖需控制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通过精准的血糖控制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

    2025-10-28 11:35: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