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以糖尿病诊治为专长,长期从事糖尿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以糖尿病诊治为专长,长期从事糖尿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研究。展开
  • 味精对糖尿病有害处吗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正常烹饪食用量对大多数人安全,对糖尿病患者需综合看待,从血糖方面看常规量一般不致血糖剧烈波动,与并发症关联上无确凿证据表明适量食用会直接促发,特殊人群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要严控摄入量,老年糖尿病患者需关注钠摄入及自身相关指标变化来合理调整味精摄入量。 一、味精的基本成分及一般情况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正常烹饪和食用量下,一般认为对大多数人是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二、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1.血糖方面 从碳水化合物代谢角度来看,有研究表明,正常食用量的味精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剧烈波动。因为谷氨酸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对独立于血糖的主要调节途径。例如,相关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保持均衡饮食且味精摄入量处于常规范围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并没有因味精的摄入而出现显著的异常变化。 然而,若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代谢紊乱情况,如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且味精摄入量过多时,需要谨慎对待。但一般来说,常规饮食中适量的味精摄入(每日摄入量通常在合理范围内,一般认为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6-12克相对安全)不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明显的有害影响。 2.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 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适量食用味精会直接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机制相关。味精本身不参与这些主要并发症的核心病理生理过程。不过,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肾脏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需要注意味精中钠的摄入,因为过多的钠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进展。但这并不是味精本身对糖尿病有害,而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合并症情况进行调整。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考虑 1.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对于味精的摄入也需要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相对尚未完全成熟,过多摄入味精可能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所以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量,遵循儿童合理饮食的相关指导原则,确保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因不合理摄入味精对身体发育等产生潜在不利影响。 2.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可能同时合并有肾脏功能减退等情况。在考虑味精摄入时,要更加注重钠的摄入量控制。因为老年患者的肾脏对钠的调节能力下降,过多的钠摄入(来自味精等含钠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等情况,而高血压又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会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含味精的食物时,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调整味精的摄入量。

    2025-10-20 14:34:14
  • 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是什么意思

    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通常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较高但非绝对,需结合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性质,成年人发现要依自身情况配合治疗,儿童发现更需谨慎权衡利弊采取合适处理措施,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性质后再采取相应处理。 可能提示的病变情况 恶性病变方面: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在超声下常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结节。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其超声特征就可能包括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同时可能伴有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表现。有研究表明,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甲状腺结节中,约有一定比例为恶性病变,但具体比例会因不同研究和人群有所差异。 良性病变方面:一些良性病变也可能出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情况,比如甲状腺炎相关的结节,由于炎症刺激导致甲状腺组织的结构紊乱,超声下也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但相对恶性病变来说,其恶性概率较低。不过仅通过边界和形态来区分良恶性是不够准确的,还需要结合结节的其他超声特征以及进一步的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等。 进一步的检查及意义 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FNAB结果提示恶性,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评估手术等治疗方案;如果是良性,也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症状等情况决定后续的观察或相应处理。 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因为有些甲状腺结节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亢或甲减等情况。如果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要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来调整甲状腺功能。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成年人:对于成年人发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甲状腺结节,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是恶性结节,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等方式,而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再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女性患者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可能与激素水平等有一定关联,需要在治疗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儿童:儿童出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甲状腺结节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更要谨慎处理。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虽然总体低于成年人,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格外权衡利弊。要尽量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又要确保能够准确判断结节性质,可能需要更全面地评估,如通过更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结合必要的活检等,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给予人文关怀,密切监测儿童的甲状腺功能和结节变化情况。 总之,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明确其性质,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20 14:32:53
  • 甲状腺减退什么症状

    甲状腺减退可致全身表现为疲劳乏力、体重增加,代谢方面体温偏低、食欲减退却体重反增,精神神经系统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抑郁,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消化系统有便秘,内分泌系统致女性月经紊乱,皮肤毛发表现为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干枯易脱落,儿童患之影响生长发育与智力,孕妇患之可影响胎儿神经发育需监测,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药物干预需谨慎评估肝肾功能。 一、全身表现 1.1疲劳乏力:甲状腺素缺乏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能量产生减少,患者常感极度疲倦,即使轻微活动也易疲惫。 1.2体重增加:因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同时可能伴有水分潴留等情况,导致体重较前无明显诱因增加。 二、代谢方面 2.1体温偏低:甲状腺素可促进机体产热,缺乏时产热减少,患者常自觉比常人怕冷,基础体温可能低于正常范围。 2.2食欲减退但体重反增:甲状腺素缺乏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欲减退,但因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反而出现体重增加。 三、精神神经系统 3.1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甲状腺素对神经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缺乏时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与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 3.2情绪低落、抑郁: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等)的代谢,从而引发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心血管系统 4.1心率减慢:甲状腺素能维持正常心率,缺乏时心脏节律受影响,心率会低于正常水平。 4.2心输出量减少:由于心率减慢及心肌收缩力可能受影响,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可能出现血压偏低等情况。 五、消化系统 5.1便秘:甲状腺素缺乏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排便困难,出现便秘症状。 六、内分泌系统 6.1女性月经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干扰内分泌轴的正常调节,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 七、皮肤毛发 7.1皮肤干燥粗糙:甲状腺素缺乏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及皮脂腺、汗腺的分泌功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 7.2毛发稀疏干枯易脱落:甲状腺素对毛发毛囊的营养及生长有重要作用,缺乏时毛发失去滋养,出现稀疏、干枯、易脱落的现象。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甲状腺减退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受影响,需尽早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手段发现并干预;孕妇甲状腺减退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孕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素补充治疗;老年人甲状腺减退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被忽视,需关注其是否有疲劳、体重变化、情绪改变等细微表现,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在涉及药物干预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

    2025-10-20 14:32:06
  • 甲状腺出现结节如何治疗

    甲状腺结节分良性和恶性,良性结节可定期观察或针对病因治疗,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首选手术,高危者术后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还可考虑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不同人群有不同治疗考量及注意事项。 一、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及初步评估 甲状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首先通过超声检查等初步评估。超声检查能提供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等信息,如恶性结节通常可能有微钙化、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等表现。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超声检查是相对安全的评估方式,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规范评估;孕妇进行超声检查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二、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一)定期观察 如果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且无明显症状,结节较小(直径小于1-2厘米等情况),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若结节无明显变化且无压迫等症状,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但仍需密切关注。 (二)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由碘摄入异常引起,如碘缺乏导致的结节,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碘剂;如果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引起的结节,需要针对自身免疫情况进行相关评估和处理。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需要监测甲状腺功能,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可能需要相应治疗。 三、恶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通常首选手术治疗,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等,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等。对于儿童甲状腺癌患者,手术需更加精细,要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尽量保留甲状腺功能和颈部外观等。 (二)术后辅助治疗 如果是高危的甲状腺癌患者,如存在远处转移、肿瘤侵犯重要结构等情况,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需要评估身体耐受情况,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唾液腺损伤等,需谨慎评估和选择。另外,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情况补充甲状腺激素,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颈部超声等。 四、其他治疗方法 (一)靶向治疗 对于一些晚期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可能会使用靶向治疗药物,但目前应用相对有限,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二)射频消融治疗 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如结节直径一般在1-4厘米等情况,且需要注意消融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等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一般不首先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因为其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融可能对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2025-10-20 14:31:27
  • 糖尿病能吃蓝梅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蓝莓,但需注意相关要点。蓝莓含多种营养成分,对糖尿病有潜在益处,食用前及后要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食用量,个体差异会影响食用情况,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时还有特殊提示。 蓝莓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K、锰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的波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一定积极影响。 糖尿病患者食用蓝莓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方面: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蓝莓前及食用后一段时间需监测血糖。因为不同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反应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不同食用量也可能导致血糖不同程度的波动。一般建议食用较小量的蓝莓,如10-15颗左右,然后观察血糖变化情况,以此来确定自身对蓝莓的血糖耐受程度。 食用量控制:应严格控制蓝莓的摄入量。由于蓝莓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过量食用可能会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通常建议将蓝莓作为加餐食品,且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可根据患者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进行相应调整。例如,若患者一天的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已接近目标值,那么就应减少蓝莓等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食用量。 个体差异影响: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等因素存在差异。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在食用蓝莓时需更加谨慎;而对于血糖控制相对平稳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在遵循上述食用量等原则的基础上适量食用蓝莓。例如,患有糖尿病肾病且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更加严格限制包括蓝莓在内的食物摄入,因为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而年轻、血糖控制较好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符合条件时可以适量食用蓝莓,但也需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特殊人群食用蓝莓的提示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食用蓝莓时,更要严格把控食用量。因为儿童的饮食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保障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密切观察食用蓝莓后血糖的变化情况。家长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饮食计划来决定蓝莓的食用量,并且要注意蓝莓的食用方式,尽量选择新鲜的蓝莓直接食用,避免添加额外糖分的蓝莓制品。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食用蓝莓时除了关注血糖变化和食用量外,还需注意蓝莓的储存和食用安全。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要确保食用的蓝莓新鲜无污染。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在食用蓝莓时也要考虑与其他药物等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最好在医生的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2025-10-20 14:30: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