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北京医院

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宋海涛,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7-1998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 2000-2002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北京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展开
  • 耳朵有异物怎么取出来

    异物进入耳部分外耳道异物和中耳异物,外耳道异物分非生物性和生物性异物有不同初步处理方式,中耳异物需专业设备在专业环境取出;及时就医很必要,自行处理有风险,专业医生会据情况检查用合适工具取,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需监管勿盲目夹取,老年人勿自行掏挖且就医要考虑基础病,特殊病史人群自行处理风险高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制定安全方案。 一、异物类型及对应初步处理 1.外耳道异物: 非生物性异物:若为较小的圆形异物,如豆类等,可让患者头偏向患侧,单脚跳跃,有时可借助重力使异物排出;对于光滑的非生物异物,如小珠子等,可使用耵聍钩等工具小心取出,但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儿童由于外耳道较窄、皮肤娇嫩,操作更要谨慎,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生物性异物:如昆虫等,可先向耳内滴入香油、橄榄油等油性物质,将昆虫麻醉或窒息后再取出;若昆虫仍有活动,也可使用手电筒在外耳道口诱使昆虫自行爬出。对于儿童,因恐惧心理可能较强,需有家长安抚并协助保持头部稳定。 2.中耳异物:相对较少见,多因误咽小物体进入中耳。这种情况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借助耳内镜等专业设备,在手术室等专业环境下进行取出,患者需保持安静配合,儿童则需家长密切配合安抚,避免患儿乱动增加操作风险。 二、就医处理的重要性及专业操作 1.及时就医的必要性: 若异物较大、位置较深或嵌顿较紧,自行处理可能会导致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等严重后果。例如,用尖锐物体盲目掏挖外耳道可能直接划伤外耳道皮肤甚至戳破鼓膜,尤其是儿童外耳道皮肤更薄嫩,更容易受伤。 对于一些特殊异物,如化学物质类异物,自行处理可能会加重对耳部组织的损伤,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异物性质进行针对性处理。 2.专业医生的操作: 医生会首先通过耳镜等检查明确异物的位置、大小、性质等。对于外耳道异物,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取出。如果是较硬的异物,可能需要先软化后再取出;对于中耳异物,会借助更精细的内镜等设备小心操作,确保在取出异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耳部结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等更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保证操作顺利和患者安全。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好奇心强,更容易发生外耳道异物情况。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管,避免其将小物件放入耳内。当发现儿童耳内有异物时,切勿自行用镊子等尖锐工具盲目夹取,以免造成损伤。应尽快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处理。儿童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家长要安抚儿童情绪,协助医生固定儿童头部。 2.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因听力下降、动作不灵活等原因更容易发生外耳道异物情况。如果发现耳内有异物,不要自行用力掏挖,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就医及处理过程中,医生需要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操作的影响,操作时要更加轻柔、谨慎,避免因操作刺激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等情况。 3.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耳部既往手术史、鼓膜穿孔等病史的人群,耳内有异物时自行处理风险更高。因为这类人群耳部结构可能已经发生改变,自行掏挖容易加重耳部损伤。应及时到医院,由医生根据既往病史制定更安全的异物取出方案。例如,有鼓膜穿孔病史的患者,在取异物时要避免器械损伤鼓膜,操作需更加精准。

    2025-10-13 13:22:31
  • 耳朵脱皮怎么回事

    耳朵脱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银屑病、湿疹等都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时秋冬易出现可通过保湿改善;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等有关需清洁并遵医嘱用药;接触性皮炎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抗过敏治疗;真菌感染需用抗真菌药且保持干燥;银屑病、湿疹也会致脱皮,若耳朵脱皮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耳部护理保养。 应对措施: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保湿功效的耳部护理产品,如含有甘油等保湿成分的耳部润肤霜。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同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从内部补充水分和营养,维持皮肤的正常代谢。 脂溢性皮炎导致耳朵脱皮 原因: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当耳部患有脂溢性皮炎时,皮肤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等症状,其中就包括耳朵脱皮。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活跃的部位,如耳部、头皮等,年轻人由于皮脂腺功能较为活跃,相对更容易患上脂溢性皮炎而出现耳朵脱皮。 应对措施:保持耳部清洁,可使用温和的耳部清洁剂清洗耳部。对于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含有糖皮质激素或抗真菌成分的药膏,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接触性皮炎引起耳朵脱皮 原因: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如果耳朵接触到了过敏物质,如某些金属耳环、化妆品、染发剂等,就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耳朵脱皮、瘙痒、红肿等症状。不同人群对过敏原的反应不同,过敏体质的人相对更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 应对措施:首先要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更换不过敏的耳环材质等。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可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缓解,如口服抗组胺药物等,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搔抓耳部,以免加重症状。 真菌感染造成耳朵脱皮 原因:耳部受到真菌感染也会导致脱皮现象。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耳部皮肤容易滋生真菌,引发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外耳道真菌病等,除了脱皮外,还可能伴有耳部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也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而出现耳朵脱皮。 应对措施: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膏等。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久留。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以降低真菌感染的风险。 其他可能因素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累及耳部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包括耳朵脱皮等表现。银屑病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湿疹:耳部湿疹也会引起脱皮症状,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过敏体质者、精神紧张者等人群相对更容易患上耳部湿疹。 如果耳朵脱皮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的护理和保养,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

    2025-10-13 13:21:29
  • 声带小结严重吗

    声带小结是发生于用声过度人群的特殊慢性喉炎,其严重程度因情况而异,一般时可致声音嘶哑等,儿童患者会影响语言发育等,老年患者需考虑合并其他疾病,及时准确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改善其严重程度,早期发现干预对预后很重要,不同人群影响和处理方式有别。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声带小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多发生于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它是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的结节状隆起,主要由炎性病变逐渐发展而来。 二、一般情况下的严重程度 1.声音问题方面 轻度声带小结可能仅引起声音轻度嘶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交流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从事需要良好声音质量职业的人群,如教师,可能会影响授课时的表达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声音稍显沙哑,可能会使学生的听课体验略有下降,但通过适当休息和嗓音训练有恢复的可能。 随着病情进展,声带小结增大时,声音嘶哑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声音明显粗糙、低沉,甚至完全失音,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工作。比如歌手,声带小结严重时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演唱,失去职业能力。 2.对喉部功能的影响 一般来说,单纯的声带小结在早期经过合理干预,喉部功能可恢复。但如果放任不管,声带小结长期存在可能会引起喉部慢性炎症的持续刺激,导致喉部其他结构也可能出现病变,如喉部黏膜长期充血、水肿等情况进一步加重。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多数声带小结通过及时干预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患者 儿童声带小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用声不当有关,比如儿童过度哭闹、长时间大声说话等。儿童声带小结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因为声音嘶哑会影响他们与外界的正常交流,进而可能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孩子可能因为发声问题而变得内向等。所以对于儿童声带小结需要引起重视,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用声习惯,必要时进行干预。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出现声带小结,除了声音问题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喉部疾病或全身疾病。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喉部组织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可能存在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喉部病变的恢复。所以对于老年声带小结患者,在处理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四、诊断与治疗对严重程度的影响 1.诊断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以明确声带小结的严重程度。通过喉镜检查等手段,可以清晰看到声带小结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如果能早期诊断,了解声带小结的具体状况,就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例如,通过喉镜发现声带小结较小且处于早期,那么采取嗓音休息、发声训练等保守治疗措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将病情控制在较轻状态。 2.治疗的影响 规范的治疗可以改善声带小结的严重程度。如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对于轻度声带小结,通过禁声休息、发声训练等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使声带小结缩小甚至消失,声音恢复正常。而如果延误治疗,声带小结增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术后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相对来说病情的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如果未得到控制会更不利于患者的喉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保障。 总之,声带小结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特点,声带小结的影响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2025-10-13 13:19:34
  • 喉咙左侧疼怎么回事

    喉咙左侧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扁桃体炎(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发,儿童青少年多见,有喉咙痛、扁桃体红肿等表现)和咽炎(急性咽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引起,有喉咙痛等症状;慢性咽炎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等引起,有喉咙隐痛等表现);创伤性因素有异物卡顿(进食异物卡顿致喉咙刺痛等)和外伤(颈部受外力致软组织或软骨损伤,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其他因素包含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致疼痛,恶性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疼痛进行性加重等表现)和环境因素(长期处于不良环境致喉咙干燥疼痛等)。 一、感染性因素 1.扁桃体炎 病因: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多见,常因劳累、受凉等因素诱发。例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隐藏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表现:主要表现为喉咙左侧疼痛,吞咽时疼痛往往会加重,还可能伴有扁桃体红肿、发热、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如果是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等情况,这是因为疼痛影响了他们的吞咽功能。 2.咽炎 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过度用嗓、接触有害化学气体等也可诱发。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导致急性咽炎,成人则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病。患者喉咙左侧疼痛,还可能伴有咽部干燥、灼热感、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刺激等引起,长期吸烟、饮酒、接触粉尘等人群易患。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喉咙左侧隐痛、异物感、分泌物不易咳出等表现,症状在晨起时可能会较为明显,如刷牙时易出现恶心、干呕等情况。 二、创伤性因素 1.异物卡顿 病因:如果进食时不慎,鱼刺、骨头等异物卡顿在喉咙左侧,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尤其需要注意,因为他们在进食时往往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异物卡顿。 表现:喉咙左侧有明显的刺痛感,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还会伴有吞咽困难、唾液增多等症状。如果异物较大,可能会影响呼吸,这种情况比较危急,需立即就医。 2.外伤 病因:颈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情况,可能导致喉咙左侧软组织损伤或软骨损伤,从而引起疼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外伤,如运动时的碰撞、交通事故等。 表现:喉咙左侧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可能伴有局部淤血、活动受限等情况,如果是软骨损伤,可能会影响吞咽和呼吸功能。 三、其他因素 1.肿瘤 病因:喉咙左侧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或恶性肿瘤(如扁桃体癌、下咽癌等)都可能引起疼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 表现:喉咙左侧疼痛可能呈进行性加重,还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痰中带血、声音嘶哑、颈部肿块等症状。如果是恶性肿瘤,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2.环境因素 病因: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刺激喉咙,可能导致喉咙左侧疼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因所处环境不良而受到影响,例如长期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 表现:喉咙左侧有干燥、疼痛的感觉,可能伴有咽部不适等症状,脱离不良环境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长期不改善,可能会导致慢性喉咙不适。

    2025-10-13 13:17:53
  • 中耳炎一般要多久才能治好

    中耳炎治愈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急性中耳炎儿童多数2-3天症状改善、1-2周基本治愈,成人稍长,有基础疾病会延长;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多数2-3个月治愈,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可能因治疗方式不同而异,成人一般1-3个月,肿瘤引起的取决于肿瘤治疗;慢性中耳炎单纯型规范治疗2-4周控制症状,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一般需手术,术前准备1-2周,术后恢复4-8周甚至更久,其受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类型等影响需个体化评估处理。 一、急性中耳炎 儿童群体:大多数儿童急性中耳炎经恰当治疗后恢复较快,一般用药后2-3天症状可明显改善,1-2周左右基本治愈。但如果是由特殊病原体感染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病程可能延长。例如,有腭裂等颅面畸形的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治愈时间可能会超过2周,甚至可达数周。儿童急性中耳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易波及中耳引发炎症,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对中耳炎症进行控制是关键。 成人群体:成人急性中耳炎的治愈时间相对儿童可能稍长,通常1-2周也可基本治愈,但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修复能力,治愈时间可能延长至2-3周甚至更久。成人急性中耳炎可能与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基础疾病的存在会干扰中耳炎症的消退过程。 二、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群体: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规范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2-3个月内可治愈。但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治疗方式来确定治愈时间。如果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术后中耳积液吸收等恢复过程大概需要1-3个月。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宽,更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且儿童的腺样体在6-7岁时增生最明显,易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成人群体: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时间一般为1-3个月左右。如果是由鼻咽癌等肿瘤性疾病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治愈时间则取决于肿瘤的治疗情况,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后,中耳分泌性炎症才可能逐渐消退,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鼻咽部病变关系密切,如鼻咽癌、鼻咽部良性肿瘤等,这些病变的治疗周期会影响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时间。 三、慢性中耳炎 单纯型慢性中耳炎:单纯型慢性中耳炎经过规范治疗,如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一般2-4周可控制急性发作期的症状,达到临床缓解,但要完全治愈防止复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数月。此类患者中耳病变相对局限,积极的局部治疗是关键,但由于中耳结构的特殊性,炎症容易反复,所以治愈时间相对较长。 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的恢复时间不同。手术前经过药物控制炎症等准备,可能需要1-2周,手术后的恢复则需要4-8周甚至更久,具体恢复时间与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有关。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病变较严重,可能破坏中耳骨质等结构,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中耳功能恢复等情况,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总之,中耳炎的治愈时间受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中耳炎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13 13:1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