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北京医院

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宋海涛,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7-1998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 2000-2002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北京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展开
  • 耳朵掏出血了怎么办

    耳朵掏出血后要立即停止掏耳,轻度出血可按压棉球止血观察,持续或较多出血及时就医,勿自行涂不明药物,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要据情况处理并重视,关注不同人群恰当护理。 初步止血与观察 轻度出血:如果只是少量出血,可使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耳道止血,一般按压几分钟后出血多可停止。同时要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出血很快停止,且没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可以先在家中观察。但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短期内不要让水进入耳道,防止引发感染。 持续或较多出血:若出血较多或持续不止,应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评估耳道和鼓膜的损伤情况。 避免不当处理 不要自行涂抹一些不明成分的药物或液体在耳道内,以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也可能导致耳道感染等不良后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耳道比较娇嫩,家长给儿童掏耳时更要格外小心。如果儿童掏耳后出血,家长不要惊慌,按照上述初步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后尽快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耳部的不适,医生能更专业地进行检查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耳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掏耳出血后要更加重视。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就医过程中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总之,耳朵掏出血后要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初步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要关注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处理和护理。

    2025-10-13 09:28:05
  • 中耳炎长期不治会怎样

    中耳炎长期不治危害极大,会致听力持续下降甚至丧失,引发颅内外并发症,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胆脂瘤形成,儿童受影响更甚。 引发颅内外并发症 颅内并发症:炎症可能通过内耳的迷路瘘管、乳突天盖等结构侵入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脑脓肿等。硬脑膜外脓肿可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脑膜炎会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表现,脑脓肿则可能引起意识障碍、偏瘫等严重后果。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或儿童,颅内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更容易扩散。 颅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等。耳后骨膜下脓肿表现为耳后红肿、疼痛,可触及波动感;颈部贝佐尔德脓肿会导致颈部肿胀、疼痛,影响颈部活动。 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的中耳炎会导致患者反复出现耳痛、耳流脓、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例如,患者可能因为耳部不适而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睡眠也会受到干扰,长期如此会导致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一些从事特殊职业(如需要良好听力的职业)的人群,长期中耳炎不治会使其职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导致胆脂瘤形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不愈时,中耳内的鳞状上皮会异常增生,形成胆脂瘤。胆脂瘤会不断扩大,破坏周围骨质,除了会加重上述听力下降、颅内外并发症等问题外,还可能侵犯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引起面瘫等严重后果。儿童的骨质相对较软,胆脂瘤更容易破坏骨质,进展可能更快。

    2025-10-13 09:26:47
  • 咽喉溃疡的症状会有异物感吗

    咽喉溃疡可能出现异物感,还伴有疼痛、局部红肿、咽干、咳嗽等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及有相关病史者易患,需及时就医,注意保持咽喉清洁、避免刺激促进恢复。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出现咽喉溃疡导致的异物感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清嗓、吞咽不适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发现异常;成年人出现咽喉溃疡异物感时,可能会更明确地表述咽部有异物梗阻的感觉。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的人群,咽喉更容易受到刺激损伤,进而引发咽喉溃疡出现异物感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咽喉黏膜,增加咽喉溃疡发生的风险,从而更容易产生异物感。 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咽喉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人,其咽喉部的黏膜屏障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更容易发生咽喉溃疡,也更易出现异物感等症状。比如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者,咽喉部也可能受累,出现溃疡及相应的异物感表现。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咽喉部黏膜萎缩、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发生咽喉溃疡时异物感可能表现得相对不典型,但同样需要重视,因为可能会影响进食等日常生活。在应对咽喉溃疡相关异物感时,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何种生活方式或病史情况,都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咽喉部清洁,避免刺激因素,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用嗓等,以促进咽喉溃疡的恢复,减轻异物感等症状。

    2025-10-13 09:25:13
  • 耳洞里面有硬块能挤吗

    耳洞里面有硬块不能挤,可能是瘢痕疙瘩或感染后组织增生所致,挤压会刺激增生或加重感染。应清洁消毒耳洞周围,若硬块持续不消退或伴不适需及时就医,儿童出现此情况更要及时就医。 瘢痕疙瘩:打耳洞后局部皮肤损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可能形成瘢痕疙瘩,表现为耳洞处硬块。挤压可能刺激瘢痕疙瘩进一步增生,导致硬块增大、炎症加重。有研究表明,对瘢痕疙瘩进行机械性刺激如挤压等,会促使其胶原合成增加,加速瘢痕增生。 感染后组织增生:耳洞局部感染后,身体会启动修复机制,可能导致组织增生形成硬块。挤压时,细菌等病原体容易进一步侵入周围组织,加重感染,引发红肿热痛等症状加重,甚至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正确的处理方法 清洁消毒:可以用碘伏等温和的消毒剂轻轻擦拭耳洞周围,保持局部清洁,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儿童来说,要轻柔操作,避免引起疼痛和不适。儿童皮肤娇嫩,消毒时动作要轻,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 就医评估:如果硬块持续不消退或伴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对于瘢痕疙瘩可能会采用局部注射药物等治疗方法;对于感染后组织增生可能会进行抗感染等相应处理。如果是儿童出现这种情况,更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皮肤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且儿童对疼痛等的表达可能不精确,需要专业医生准确判断和处理。 总之,耳洞里面有硬块时千万不能挤压,应采取正确的清洁消毒等措施,必要时就医处理。

    2025-10-13 09:24:13
  • 鱼刺卡在喉咙会溶解吗

    鱼刺卡在喉咙不会溶解,不管是成年人、儿童、老年人还是有基础疾病人群都需正确处理,成年人可先尝试自行处理,不行就就医,儿童需尽快送正规医院,老年人要尽早就诊,有基础疾病人群要在相应指导下处理。 及时处理的重要性 对于成年人:若鱼刺卡在喉咙,应立即停止进食,尽量减少吞咽动作,尝试轻轻咳出鱼刺。也可使用手电筒照明,用小勺压低舌头,观察鱼刺位置,若能看到,可用镊子小心夹出。若自行处理困难,应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会借助喉镜等专业设备将鱼刺取出。 对于儿童:儿童鱼刺卡喉时更需谨慎处理,家长不要采用让孩子大口吞饭、喝醋等不恰当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会使鱼刺扎得更深,增加取出难度,甚至损伤食管等部位。应尽快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伴有咽喉部黏膜萎缩、感觉减退等情况,鱼刺卡喉时可能感觉不明显,但仍需及时处理。因为老年人愈合能力相对较弱,鱼刺长时间卡在喉咙可能引发感染等更严重问题,所以一旦怀疑鱼刺卡喉,应尽早就诊。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鱼刺卡喉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感染后不易愈合,更要及时处理鱼刺,并控制好血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处理鱼刺卡喉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影响处理过程及自身健康,应在医生指导下平稳处理鱼刺卡喉问题。

    2025-10-13 09:22: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