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北京医院

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宋海涛,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7-1998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 2000-2002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北京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展开
  • 喉咙不痛但又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

    喉咙不痛但有异物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咽喉部局部因素(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结石)、邻近器官疾病(如鼻部疾病、喉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出现该症状首先要注意生活习惯,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儿童出现此情况家长也应重视并带其就诊。 一、咽喉部局部因素 1.慢性咽炎 发病情况:多见于成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空气污染等因素易诱发。 具体机制: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会导致咽部出现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卡着,但不影响吞咽。炎症刺激使咽部神经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从而产生异物感。 2.扁桃体结石 发病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口腔卫生不良者。 具体机制:扁桃体隐窝内长期堵塞,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结石。结石刺激扁桃体隐窝及周围组织,引起异物感。 二、邻近器官疾病 1.鼻部疾病 发病情况: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鼻部疾病引发喉咙异物感,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年受过敏因素刺激。 具体机制:如鼻窦炎,鼻窦的炎症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起喉咙异物感。因为鼻腔和咽喉通过鼻后孔相连,鼻窦的炎性物质容易流到咽喉部位,长期刺激就会产生异物感。 2.喉部疾病 发病情况:不同年龄段均可出现,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更易患病。 具体机制:如会厌囊肿,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会使患者感觉喉咙有异物。喉部的其他病变,如喉乳头状瘤等,也可能因病变占据空间等原因导致异物感。 三、全身性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情况: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有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等)的人群风险较高。 具体机制: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常见,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甚至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异物感。这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长期刺激咽喉就会出现相关症状。 2.内分泌疾病 发病情况: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尤其是有内分泌紊乱风险的人群。 具体机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引起全身代谢减慢,咽喉部黏膜可能出现水肿等情况,从而产生异物感。 四、精神心理因素 1.发病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出现,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的人群易发生。 具体机制:当人处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时,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咽部感觉异常,出现喉咙异物感,但检查咽喉部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对咽部感觉的调控失衡,即使咽喉部没有实际的病变,也会产生异物感的感觉。 如果出现喉咙不痛但有异物感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适量饮水、避免过度用嗓等。如果异物感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电子喉镜、胃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等情况,若孩子出现喉咙异物感,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排查相关疾病,因为儿童的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专业检查来明确病因。

    2025-10-13 12:55:13
  • 手术治扁桃体炎的风险

    扁桃体手术存在多种风险,包括出血风险(与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感染风险(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有关)、术后疼痛风险(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等有关)、气道梗阻风险(与年龄、自身情况、生活方式、病史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有关)、伤口愈合不良风险(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如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等有关)。 一、出血风险 发生机制:扁桃体手术过程中,血管处理不当等情况可能导致出血。手术区域存在丰富血管,如扁桃体周围的动脉等,若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受到外力刺激等,就容易引发出血。 影响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方面,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后天因疾病、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凝血功能相对较弱,出血风险可能较成人稍高;生活方式上,术后过早剧烈运动、用力咳嗽等会增加出血几率;病史方面,若患者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病史,手术区域组织可能存在粘连等情况,手术操作难度增大,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二、感染风险 发生机制: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会破坏局部组织的屏障功能,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术后口腔卫生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也会促进感染发生。 影响因素:年龄因素中,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感染;生活方式上,术后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残留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其他部位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鼻窦炎等,术后感染风险可能升高;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风险明显增加。 三、术后疼痛风险 发生机制:手术创伤会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相对来说可能更敏感;生活方式上,术后情绪紧张等可能会加重对疼痛的感知;病史方面,若患者既往有神经痛等病史,可能对术后疼痛的感受和反应有所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调节能力减弱,术后疼痛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四、气道梗阻风险 发生机制:术后局部组织肿胀、渗出等可能导致气道狭窄,尤其是儿童扁桃体相对较大,术后肿胀更易引起气道梗阻。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儿童上呼吸道相对狭窄,扁桃体手术后肿胀更易影响气道;患者自身情况中,若术前就存在气道狭窄相关疾病(如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术后气道梗阻风险增加;生活方式上,术后患者体位不当等也可能影响气道通畅;病史方面,若患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术后气道梗阻风险较高。 五、伤口愈合不良风险 发生机制:多种因素可影响伤口愈合,如局部感染、营养状况不佳、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生长发育快但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若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伤口愈合;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伤口愈合;病史方面,患有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往往较差;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机体代谢缓慢,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愈合不良风险增加。

    2025-10-13 12:52:39
  • 喉咙咽口水疼怎么回事

    咽口水喉咙疼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性的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性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非感染性因素如环境的干燥、空气污染,用嗓过度,咽喉部异物卡顿,过敏因素以及胃食管反流病等均可导致。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性感染 1.普通感冒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患。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受凉等可能诱发。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感染后会导致咽喉部黏膜炎症反应,咽口水时刺激炎症部位就会产生疼痛。一般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1-2周可恢复,但儿童免疫力相对低,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也会出现喉咙咽口水疼的情况,流感具有季节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重。流感病毒侵犯咽喉部黏膜,引发炎症,导致疼痛,同时常伴有高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细菌性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常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方面,过度用嗓、疲劳等可能诱发。细菌感染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咽口水时刺激扁桃体局部,引起疼痛,严重时扁桃体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 急性咽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季节变化时易发病,比如秋冬季节。炎症累及咽喉部黏膜,使其充血、水肿,咽口水时摩擦炎症部位产生疼痛。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干燥环境 年龄方面:儿童在空调房间时间过长等情况易受影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呼吸道黏膜保湿能力下降也较易出现。生活方式上,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干燥的暖气环境中,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丢失过多,黏膜干燥,咽口水时就会有疼痛感。 2.空气污染 各类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长期处于雾霾天气、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等。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引发疼痛。 (二)用嗓过度 1.职业用嗓人群 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嗓人群较为常见。长时间、高强度用嗓,会使咽喉部声带及黏膜疲劳、受损,进而累及咽喉部其他部位,导致咽口水疼。儿童若长时间大声哭闹等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因为儿童喉部组织相对娇嫩,过度用嗓易受损。 (三)咽喉部异物 1.有异物卡顿史人群 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好奇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如小珠子、小玩具等,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下降,进食时可能有未嚼碎的骨头、鱼刺等卡顿在咽喉部。异物卡顿会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疼痛,咽口水时疼痛可能加重。 (四)过敏因素 1.过敏体质人群 如本身是过敏体质的儿童、成年人等。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会引起咽喉部黏膜过敏反应,出现黏膜水肿、充血等,导致咽口水疼,常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 (五)其他疾病相关 1.胃食管反流病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更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长期可导致咽喉部黏膜炎症,出现咽口水疼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

    2025-10-13 12:50:07
  • 喉咙一直痛会是癌症吗

    喉咙一直痛不一定是癌症但需警惕癌症可能,非癌症因素有感染性(病毒、细菌感染)、非感染性(环境、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癌症因素有喉癌、下咽癌,出现喉咙一直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 一、非癌症因素导致喉咙一直痛的常见情况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 例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可引起喉咙痛,同时常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在1-2周左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喉咙痛,且儿童喉咙痛时可能还会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若体温过高需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或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退热。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发的喉咙痛、发热,口腔咽峡部可见疱疹。 细菌感染: 链球菌性咽炎是较为常见的细菌感染导致喉咙痛的情况,患者喉咙痛较为剧烈,可能伴有高热、寒战,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生,但儿童相对更易感染,且链球菌性咽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2.非感染性因素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或者吸入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可刺激喉咙黏膜,导致喉咙一直痛。例如在一些工厂工作的人群,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就容易出现喉咙不适。 用嗓过度: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用嗓较多的人群,长期过度用嗓可引起喉咙慢性炎症,出现喉咙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儿童如果长时间大声哭闹,也可能导致喉咙疲劳、疼痛。 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喉咙黏膜,可引起喉咙痛,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老年人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从而出现喉咙一直痛的情况。同时,肥胖人群腹压较高,也增加了胃食管反流导致喉咙痛的风险。 二、癌症因素导致喉咙一直痛的情况 1.喉癌 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早期可能表现为喉咙异物感、喉咙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颈部肿块等症状。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喉癌的发病风险较高。吸烟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学物质可损伤喉部黏膜,长期吸烟的人患喉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10-30倍;大量饮酒也会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酒精可刺激喉部黏膜,使其发生病变。 2.下咽癌 下咽癌也可导致喉咙一直痛,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表现。下咽癌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饮酒、营养不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因素有关,同样多见于中老年人。 如果出现喉咙一直痛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CT、MRI等)等,以明确病因。如果是感染性因素,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如果是非感染性因素,需去除诱因,如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过度用嗓、治疗胃食管反流等;如果怀疑是癌症,需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3 12:47:48
  • 喉咙好痛怎么办

    喉咙好痛时,首先观察喉咙状况,再采取一般缓解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若有明确病因则针对病因应对,如普通咽喉炎可考虑局部含片,疱疹性咽峡炎要隔离、监测体温并合理退热,细菌感染致喉咙痛则遵医嘱用抗生素,且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合适应对。 一、观察喉咙状况 首先要观察喉咙疼痛的具体表现,比如是否有红肿、是否有异物感、是否伴随发热等症状。不同的表现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例如喉咙单纯红肿可能是普通的咽喉炎,若伴随发热且喉咙有疱疹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等。 二、一般缓解措施 (一)保持口腔清洁 年龄适宜的人群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一般每次用温盐水含漱10-15秒左右,每天多次。温盐水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减轻喉咙的炎症反应。儿童的话要注意避免误吞盐水,可适当减少含漱的量和时间。 对于成年人,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使用具有杀菌功效的口腔含漱液,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过敏等情况。 (二)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有助于缓解疼痛。每天的饮水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温水。儿童则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比如幼儿每天可能需要600-1000毫升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喉咙部位的炎性分泌物,减轻对喉咙黏膜的刺激。 (三)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喉咙黏膜,加重疼痛。也要避免食用过烫、过冷的食物,以免对喉咙造成不良刺激。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吞咽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乎的蔬菜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温度和质地,确保其安全吞咽,同时保证营养摄入。 三、针对不同病因的应对(若有明确病因) (一)普通咽喉炎 如果是普通咽喉炎导致的喉咙痛,除了上述一般措施外,成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一些局部的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其有一定的清咽利喉、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儿童使用含片要谨慎,避免误吸等风险。 (二)疱疹性咽峡炎 如果是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喉咙痛,一般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这种情况下,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发热的儿童,要密切监测体温,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如果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三)细菌感染导致的喉咙痛(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喉咙痛,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具体用药要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对于儿童,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喉咙疼痛是否缓解、体温是否恢复正常等。 总之,当喉咙好痛时,首先要通过观察症状初步判断情况,然后采取一般缓解措施,若有明确病因则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人等)的特点进行合适的应对。

    2025-10-13 12:46: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