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北京医院

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宋海涛,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7-1998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 2000-2002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北京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展开
  • 咽炎和甲状腺有关系吗

    咽炎与甲状腺在解剖位置上邻近,存在一定关联,其病理机制方面,咽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对甲状腺有间接影响,总体而言二者非直接因果必然联系,临床需综合患者整体情况判断相互关系。 解剖位置相关 咽部和甲状腺在解剖上邻近,咽部位于甲状腺前方。咽部的炎症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波及甲状腺周围组织。例如,严重的咽部细菌感染,细菌可能通过淋巴引流等途径影响到甲状腺周围的组织,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 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和成人在咽炎波及甲状腺的概率上可能并无本质差异,但儿童免疫系统相对尚在发育中,若儿童发生严重咽炎,家长需更密切关注甲状腺区域情况;对于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咽炎可能更易引发周围组织包括甲状腺区域的潜在问题。 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咽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咽炎的发生率较高,同时这类人群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可能因长期不良刺激而有所增加。例如,长期吸烟导致的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甲状腺的微环境,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就病史而言,本身有甲状腺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同时发生咽炎,咽炎可能会对甲状腺疾病的病情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合并咽炎时,炎症带来的应激可能会使甲状腺功能波动更大;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合并咽炎,炎症相关的身体应激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素的代谢等过程。 病理机制方面 目前研究发现,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当咽部发生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对于甲状腺来说,这种全身性的免疫激活可能会对甲状腺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例如,免疫细胞的浸润等情况可能会在甲状腺局部有一定体现,但一般这种影响是较为微弱且局限的。不过,也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情况需要考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咽部黏膜的免疫异常,但这更多是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多器官受累表现,而非单纯咽炎直接引发甲状腺疾病,二者的关联更多是在免疫背景下的共存或间接影响。 总的来说,咽炎和甲状腺之间存在一定的解剖邻近带来的潜在关联,但并非直接的因果性的必然联系,多数情况下二者是相对独立又可能在免疫等机制下有一定间接关联的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及相互影响。

    2025-10-13 10:53:28
  • 2岁半宝宝鼻炎症状有哪些呢

    2岁半宝宝患鼻炎会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全身症状包括打喷嚏、哭闹不安、烦躁,还会出现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等其他相关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同时注意护理。 一、鼻部症状 1.鼻塞:2岁半宝宝患鼻炎时,鼻塞较为常见。因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宝宝会出现呼吸时气流受阻的情况,表现为用口呼吸、鼻翼扇动等。例如炎症刺激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使得鼻腔空间变窄,影响正常通气。 2.流涕:可表现为流清涕或脓涕。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多为清涕,常因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分泌亢进,产生大量稀薄的清水样鼻涕;若是感染性鼻炎,可能出现脓涕,这是由于炎症导致鼻腔黏膜产生较多炎性分泌物。 二、全身症状 1.打喷嚏:宝宝会频繁打喷嚏,这是鼻腔受到刺激后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染性鼻炎,都可能引发打喷嚏,过敏原刺激鼻黏膜或病原体感染等都可触发神经反射引起打喷嚏。 2.哭闹不安:由于鼻部不适,如鼻塞、流涕等导致呼吸不畅、头部不适等,2岁半宝宝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就会通过哭闹来表示不适。比如鼻塞影响睡眠,宝宝因呼吸不畅而哭闹。 3.烦躁:鼻部不适持续存在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出现烦躁的情绪。例如鼻炎导致宝宝嗅觉减退,影响对周围气味的感知,进而产生烦躁感。 三、其他相关表现 1.睡眠障碍:鼻炎引起的鼻塞等症状会干扰宝宝的睡眠。宝宝可能会在睡眠中频繁醒来,睡眠质量下降。因为鼻腔通气不畅,宝宝呼吸会受到影响,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2.注意力不集中:长期的鼻部不适会影响宝宝的身体舒适感,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宝宝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宝宝因鼻塞而头部不适,影响大脑的供氧等,从而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玩耍、学习等活动。 3.食欲减退:鼻部不适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嗅觉和味觉,进而导致食欲减退。宝宝可能对食物的气味和味道感知不灵敏,从而不想进食。 对于2岁半宝宝出现鼻炎相关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等,以减少鼻炎症状的发作。特殊人群(2岁半宝宝)在护理时要格外小心,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重宝宝的舒适和健康。

    2025-10-13 10:52:25
  • 妊娠期鼻炎的症状

    妊娠期鼻炎会引发鼻塞、流涕、鼻痒、嗅觉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头痛、咽干、咳嗽等其他相关表现,其中鼻塞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压迫鼻腔静脉及过敏体质等有关;流涕由激素变化致鼻黏膜腺体分泌增加等引起;鼻痒因激素变化使鼻黏膜敏感性增高及过敏原刺激所致;嗅觉减退是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影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造成;头痛与鼻黏膜肿胀压迫神经或鼻腔通气不畅致头部缺氧等有关;咽干、咳嗽是鼻腔分泌物后流刺激咽喉部引起。 影响因素: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是重要诱因,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水肿,从而导致鼻塞。此外,随着孕周增加,子宫增大可能对鼻腔静脉产生压迫,进一步加重鼻黏膜水肿,使鼻塞症状更显著。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孕妇,接触过敏原等因素也可能加重鼻塞症状。 流涕 具体表现:患者会出现流清水样涕或黏性涕的情况。在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较多分泌物。比如,有些孕妇会频繁地流鼻涕,需要经常使用纸巾擦拭。 影响因素:激素变化导致鼻黏膜腺体分泌增加是流涕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若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出现脓性流涕。对于有过敏因素参与的妊娠期鼻炎,接触过敏原后流涕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例如接触花粉后,流涕会突然增多。 鼻痒 具体表现:孕妇会感觉鼻腔内有瘙痒感,这种瘙痒感可能较为明显,会促使孕妇不自觉地去揉搓鼻子等动作。 影响因素:同样与激素变化引起的鼻黏膜敏感性增高有关,此外,过敏原刺激也会导致鼻痒加剧,当孕妇接触到尘螨等常见过敏原时,鼻痒症状会更为突出。 嗅觉减退 具体表现:孕妇会发现自己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难以分辨出原本熟悉的香味、臭味等。 影响因素: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因素影响了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的过程,从而导致嗅觉减退。随着鼻炎症状的缓解,嗅觉可能会有所恢复,但在鼻炎发作明显时,嗅觉减退较为明显。 其他相关表现 头痛:部分妊娠期鼻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多表现为前额部隐痛等。这是因为鼻黏膜肿胀压迫神经,或者鼻腔通气不畅导致头部缺氧等因素引起。 咽干、咳嗽:由于鼻腔分泌物后流刺激咽喉部,孕妇可能会出现咽干、咳嗽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后流的分泌物刺激咽喉,可能会导致咳嗽加重,影响孕妇的休息。

    2025-10-13 10:51:02
  • 哺乳期宝妈喉咙痛怎么办

    哺乳期宝妈喉咙痛需先观察情况,轻微时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盐水漱口、保持室内适宜环境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咳嗽剧烈、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就医时需告知哺乳期情况,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合理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必要时就医并配合医生。 一、观察喉咙痛的情况 哺乳期宝妈喉咙痛首先要观察喉咙痛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如果只是轻微喉咙痛,可先尝试一些非药物的缓解方法;若喉咙痛严重或伴有其他明显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温开水,保持喉咙湿润,有助于缓解疼痛。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可分多次饮用。充足的水分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轻喉咙局部的不适。 (二)调整饮食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喉咙的刺激。可以选择吃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同时,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如橙子、柠檬、草莓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三)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取适量温水,加入少量食盐,搅拌均匀后漱口。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能减轻喉咙的炎症,每次漱口时间保持在30秒左右,每天可漱口3-4次。但要注意,漱口时不要将盐水吞咽下去。 (四)保持室内适宜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喉咙的不适,适宜的湿度环境能让喉咙感觉更舒适。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几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 三、就医情况及注意事项 如果喉咙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剧烈、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处于哺乳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就医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诊断,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哺乳期宝妈喉咙痛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通过合理的非药物方法缓解不适,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要充分考虑哺乳期这一特殊时期,确保自身健康的同时不影响宝宝的喂养等情况。

    2025-10-13 10:48:11
  • 哺乳期扁桃体发炎会传染宝宝么

    哺乳期扁桃体发炎有可能传染宝宝,取决于病原体类型,病毒和细菌感染可通过飞沫传播,妈妈与宝宝接触频繁易传染,可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环境通风、适度隔离观察等降低风险,需关注宝宝健康。 一、可能传染的情况 1.病原体类型及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扁桃体发炎,例如常见的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哺乳期妈妈在与宝宝密切接触时,如面对面说话、亲吻等,含有病毒的飞沫可能被宝宝吸入而导致宝宝感染相应病毒,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细菌感染:若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发炎,像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妈妈在照顾宝宝过程中,呼出的带有细菌的飞沫可能传染给宝宝,使宝宝受到细菌侵袭,增加宝宝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2.哺乳期妈妈与宝宝的接触情况影响 哺乳期妈妈日常与宝宝接触频繁,比如喂奶、陪伴玩耍等,这就为病原体从妈妈传播到宝宝提供了较多机会。如果妈妈不注意防护,如未佩戴口罩等,会加大传染宝宝的可能性。 二、降低传染风险的措施 1.做好防护措施 哺乳期妈妈应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与宝宝近距离接触时,如喂奶、抱宝宝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一般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即可,能阻挡大部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妈妈要用流动水和肥皂认真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宝宝之前、准备食物之前等关键时刻。因为手上可能沾染病原体,洗手可以减少将病原体传播给宝宝的机会。 2.保持环境通风 保证宝宝生活的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从而减少宝宝感染的几率。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较为合适。 3.适度隔离与观察 如果妈妈扁桃体发炎症状较严重,可暂时适当与宝宝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比如妈妈尽量减少与宝宝的近距离接触时间,但要保证正常的母乳供应。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宝宝是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异常表现。一旦宝宝出现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哺乳期妈妈若发生扁桃体发炎,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病原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传染宝宝的风险,同时要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确保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2025-10-13 10:47: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