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北京医院

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宋海涛,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7-1998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 2000-2002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北京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展开
  • 急性咽峡炎的症状

    急性咽峡炎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局部症状包括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异常;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头痛;其他伴随症状包含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儿童在各症状表现上有其特点。 咽部充血:检查时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以咽峡部较为明显,黏膜呈鲜红色。对于儿童来说,咽部充血可能会更为明显,且由于儿童的咽部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充血可能会累及扁桃体等部位。 扁桃体异常:若为扁桃体炎导致的急性咽峡炎,可观察到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附着,严重时脓性分泌物可融合成膜状。不同年龄段儿童扁桃体大小有差异,婴幼儿扁桃体相对较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在急性炎症时肿大更为显著。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如可为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也可为高热,体温可达39℃及以上。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在感染引起急性咽峡炎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且高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密切关注,以防发生惊厥等情况。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愿玩耍等。 头痛: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症状,头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头痛时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哭闹、用手触摸头部等。 其他伴随症状 淋巴结肿大:若炎症波及颈部淋巴结,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儿童颈部淋巴结相对较丰富,在急性咽峡炎时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家长可能会在患儿颈部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食欲减退:由于咽部疼痛等不适,患者尤其是儿童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进食量减少。这是因为吞咽疼痛会让患者惧怕进食,从而影响营养摄入,需要家长注意调整饮食,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

    2025-10-13 09:43:34
  • 鼻子被撞出血要紧吗

    鼻子被撞出血是否要紧分情况,轻微撞击出血通常不太要紧,严重撞击出血较要紧且需尽快就医,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注意点,儿童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成年人依症状判断是否就诊并注意防护,老年人更应重视尽快就医排查严重损伤。 严重撞击出血:如果鼻子受到较重的撞击,出血量较大,或伴有鼻部明显变形、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就比较要紧。这可能提示存在鼻骨骨折、颅底骨折等较严重的情况。鼻骨骨折可能导致鼻部外形改变、鼻塞等问题;颅底骨折则可能有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鼻骨X线或CT检查、头颅相关检查等,以明确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比如,成年人鼻部遭受较重外力撞击,出血不止且伴有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严重损伤。 不同人群需注意的点 儿童:儿童活泼好动,玩耍时易撞到鼻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撞鼻后的情况,除关注出血外,还要留意儿童是否有哭闹不止、精神差等情况。若儿童撞鼻后出血,家长应正确进行按压止血,并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因为儿童鼻部结构相对脆弱,较易出现鼻骨等损伤,且需排除颅内等潜在损伤的可能。 成年人:成年人若因工作、运动等原因导致鼻子被撞出血,需根据自身症状判断。若出血能较快止住,可先观察鼻部情况;若出血不止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同时,成年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鼻部受到剧烈撞击,如进行危险运动时做好防护等。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血管弹性差等情况,鼻子被撞出血后,出血可能较难止住,且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撞鼻可能诱发血压波动等情况。所以老年人鼻子被撞出血后更应重视,应尽快就医,积极处理出血问题,并排查是否有鼻部及全身的严重损伤。

    2025-10-13 09:42:15
  • 耳朵里钻进小虫怎么办

    发现耳朵进小虫时要保持冷静,可利用小虫趋光性用光源引诱其爬出,或滴入少量安全液体使小虫失去活动能力,若未成功或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儿童更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一、保持冷静 当发现耳朵里钻进小虫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因为过度慌乱可能会导致小虫在耳朵内乱动,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先稳定情绪,这是应对耳朵进虫的第一步。 二、根据小虫特性选择应对方法 1.利用光线引诱 对于具有趋光性的小虫,可以尝试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外耳道开口处,利用小虫的趋光性,吸引它自行爬出耳朵。儿童在操作时需要有成人在旁协助,确保光线的使用安全且正确,避免光线直射儿童眼睛造成不适。 例如,在黑暗环境中用明亮的手电筒靠近耳朵,让小虫朝着光亮的方向移动。 2.滴入食用油等液体 如果光线引诱无效,可以尝试缓慢滴入少量的食用油等相对安全的液体,使小虫被油包裹,失去活动能力。但要注意滴入的量不宜过多,以免流入更深的耳道。对于儿童,由于其耳道较为娇嫩,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因滴入液体过多或动作粗暴导致耳道损伤。 比如,缓慢滴入2-3滴食用油,然后保持头部偏向进虫耳朵一侧几分钟,让油能接触到小虫。 三、及时就医 如果经过上述方法小虫仍未取出,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安全地将小虫取出。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耳道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行处理可能存在风险,更应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耳镜等工具清晰地观察耳道内小虫的情况,然后采取合适的器械将小虫取出,避免对儿童的耳朵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025-10-13 09:40:19
  • 急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怎样的

    急性鼻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单侧间歇性后变双侧持续性鼻塞、清水样涕后变黏液性或黏脓性涕、阵发性频繁打喷嚏;全身症状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发热、全身乏力倦怠、食欲减退等,成人可能伴头痛,儿童可能精神不振等。 鼻塞:初期多为单侧间歇性鼻塞,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双侧持续性鼻塞。这是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腔空间狭窄。儿童由于鼻腔较窄,鼻塞可能会更明显,影响呼吸和睡眠,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 流涕:初期为清水样涕,量较多,随后可变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涕。在病毒感染初期,鼻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清水样涕产生;随着炎症发展,鼻涕性质发生变化。成人和儿童在流涕症状上基本相似,但儿童可能因为不会擤鼻涕,导致鼻涕倒流进入咽部,引起咳嗽等不适。 打喷嚏:阵发性喷嚏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可连续数个甚至数十个。这是由于鼻黏膜受到刺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各个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打喷嚏症状,但儿童可能因为鼻腔敏感性相对较高,更容易出现打喷嚏的情况。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因为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感染的反应可能更明显,发热时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成人一般发热症状相对较轻,体温多在38℃左右,而儿童可能体温更高,需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等情况。 全身不适: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倦怠,食欲减退等。成人可能还会伴有头痛等不适,头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哭闹等,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保证患儿休息和营养摄入。

    2025-10-13 09:38:22
  • 慢性咽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咽炎有多种症状,包括咽部不适(表现为异物感,不同人群表现有别,长期吸烟饮酒等人群易出现)、疼痛(程度轻,食用刺激食物等会加重,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不同人群受自身因素影响症状有差异)、咽部干燥(空气干燥时加重,老年及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明显)、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黏稠需频繁咳出,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受影响不同)。 疼痛症状 部分慢性咽炎患者会有咽部疼痛,一般为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疼痛程度通常较轻,但在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或天气变化时可能会加重。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不愿进食固体食物,而更倾向于选择流质饮食;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相对较高,但也会因疼痛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咳嗽症状 慢性咽炎常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明显咳痰。这是因为咽部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咳嗽反射。儿童慢性咽炎患者咳嗽可能会影响睡眠,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咳嗽可能会更频繁;成年男性如果有长期吸烟史,咳嗽症状可能会相对更严重,因为烟草烟雾会进一步刺激咽部黏膜。 其他症状 咽部干燥:患者自觉咽部干燥,需要频繁饮水来缓解,尤其是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症状会更加明显。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功能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咽部干燥的情况;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会加重咽部干燥的症状。 分泌物增多:咽部会有黏稠的分泌物,患者常需频繁咳出,分泌物的量和黏稠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而不同。儿童患者如果不能有效咳出分泌物,可能会导致咽部不适加重,甚至引起呛咳;过敏体质的成年患者可能因接触过敏原导致分泌物增多更加明显。

    2025-10-13 09:37: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