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1、医院种子基金: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证的治疗规律,第一责任人。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中医文化遏制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过程过快增长对策研究,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参与张仲景经方、王凤仪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多项研究课题。学术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报(人民日报旗下)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展开
  • 西洋参枸杞泡水喝的功效

    西洋参枸杞泡水有诸多益处,可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能改善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可调节血糖血脂,辅助稳定血糖、调节血脂;能保护心血管,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还能滋阴补肾,改善肾阴不足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用,但有严重疾病人群需遵医嘱。 一、增强免疫力 西洋参中含有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枸杞中的多糖等物质也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抵抗外界病菌入侵的能力,例如有研究发现,服用含有人参皂苷等成分的制剂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加,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年轻人长期工作压力大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有助于调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衰退,也可通过饮用起到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二、改善疲劳 西洋参具有抗疲劳的作用,其有效成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缓解身体的疲劳感。枸杞中的营养成分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疲惫状态。比如一些从事高强度脑力或体力劳动的人群,饮用后能感觉到精力有所恢复。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群,西洋参枸杞泡水可以帮助改善因疲劳带来的身体不适。年轻人长期熬夜可能出现身体乏力等疲劳表现,饮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如果因身体机能下降出现易疲劳情况,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调节血糖血脂 有研究发现,西洋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枸杞中的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对于患有糖尿病前期或轻度高血脂的人群,适量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可能有辅助调节的作用,但需要注意这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更容易出现血糖血脂异常问题,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可作为一种辅助的健康调理方式,但仍需密切关注自身指标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饮用时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和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四、保护心血管 西洋参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枸杞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来调节血压和心脏功能。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人群等,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中年人群工作生活压力大易出现心血管相关隐患,饮用后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老年人本身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护心血管的正常功能,但同样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饮用并关注身体反应。 五、滋阴补肾 枸杞本身就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西洋参也有一定的滋阴作用,两者搭配泡水饮用,对于肾阴不足的人群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在性别方面,男性如果因工作劳累等原因出现肾阴亏虚表现,饮用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出现肾阴不足相关症状,也能通过饮用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年轻人如果生活不规律导致肾阴受损,饮用后可调节;老年人肾阴衰退,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也有助于滋阴补肾,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但需要注意,对于一些本身有严重肾脏疾病的人群,不能单纯依靠饮用西洋参枸杞泡水来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2025-10-10 12:47:00
  • 女人湿气重吃什么好

    薏米利水渗湿,女性湿气重且体偏虚寒可适当加温补食材,孕妇慎食;红豆健脾利湿,胃肠弱易胀气女性适量食用;冬瓜清热利水,脾胃虚寒易腹泻女性避免过量;玉米健脾利湿,胃肠差女性熟透且适量食用;鲫鱼健脾利湿,过敏、痛风女性谨慎食用,它们都可帮助女性祛湿,且各有适用及注意事项。 一、薏米 1.功效及科学依据:薏米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研究表明,薏米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帮助排出湿气。例如,薏米中的薏苡仁酯等成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增加尿液排出量,从而帮助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湿气重带来的身体浮肿等症状。薏米可以煮粥食用,将薏米与大米按适当比例搭配,煮成薏米粥,口感软糯,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适合湿气重且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女性。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薏米来祛湿。对于女性湿气重且体质偏虚寒的人,食用时可适当加入一些温补的食材,如姜片等,以中和薏米的寒性。但薏米性凉,孕妇应谨慎食用,因为薏米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加流产的风险。 二、红豆 1.功效及科学依据:红豆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从营养成分来看,红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而其含有的一些成分能够帮助调节机体的水液代谢,对于改善湿气重引起的身体困倦、水肿等情况有一定帮助。可以将红豆与薏米搭配煮成红豆薏米粥,加强祛湿效果。红豆煮粥或煮汤都很方便,煮成红豆汤,口感清甜,也是祛湿的不错选择。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女性湿气重时都可以食用红豆来调理。不过,红豆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对于胃肠功能较弱容易胀气的女性,食用时应注意适量,避免引起腹胀等不适。 三、冬瓜 1.功效及科学依据:冬瓜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冬瓜中水分含量高,且富含葫芦巴碱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尿液的生成,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湿气。冬瓜可以用来煮汤,如冬瓜排骨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冬瓜煮汤时,烹饪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其清爽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女性均可食用冬瓜祛湿。但对于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女性,应避免过量食用冬瓜,因为冬瓜性凉,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导致腹泻等不适。 四、玉米 1.功效及科学依据:玉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玉米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排出废物,而维生素B族有助于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玉米可以煮着吃,将玉米棒煮熟后直接食用,或者将玉米打成玉米糊饮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女性适合食用玉米来祛湿。但对于胃肠功能较差的女性,煮玉米时要煮得熟透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而且,玉米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五、鲫鱼 1.功效及科学依据:鲫鱼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从中医角度讲,鲫鱼入脾经和胃经,能够健脾开胃,促进水湿的运化。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鲫鱼富含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用鲫鱼煮汤,如鲫鱼豆腐汤,鲫鱼煮汤后汤汁鲜美,具有很好的祛湿利水功效,对于女性湿气重导致的身体虚弱、水肿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女性可以食用鲫鱼来祛湿,但对于过敏体质的女性,食用鲫鱼前需要确认自己是否对鲫鱼过敏。此外,在烹饪鲫鱼时要确保熟透,避免因食用未熟透的鲫鱼而引起身体不适。同时,患有痛风的女性应谨慎食用鲫鱼,因为鲫鱼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可能会加重痛风症状。

    2025-10-10 12:46:29
  • 总是上火血压会高吗

    上火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影响血压,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有差异,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作息、情绪调节)及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中医调理来维持血压稳定。 一、上火与血压的关联机制 上火在中医概念中有多种表现,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当人体处于“上火”状态时,可能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等情况。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得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儿茶酚胺能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情绪易激动等类似“上火”引发情绪波动的状态下,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从而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二、上火对不同人群血压的影响差异 (一)成年人 对于一般成年人,长期反复“上火”且未得到有效调节时,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本身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的成年人,“上火”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更容易促使血压升高。比如有研究追踪了一群长期处于压力较大、易“上火”状态的成年人,发现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血压升高的发生率高于生活方式相对平稳、较少出现“上火”表现的人群。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上火”,其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一旦血压波动,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脑血管意外等。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已经处于老化状态,“上火”导致的血压升高可能会超出其血管的耐受能力,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三)儿童 儿童时期一般较少出现传统中医概念中的“上火”情况,但如果是因饮食不当等导致身体出现类似“上火”的炎症反应等,也可能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儿童血压调节机制与成人不同,一般来说单纯的儿童期“上火”导致长期血压升高的情况较少见,但如果有基础疾病等情况时,也需要关注。例如有基础肾脏疾病的儿童,若出现类似“上火”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干扰肾脏对血压的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血压水平。 三、应对“上火”以维持血压稳定的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对于容易“上火”且关注血压的人群,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辛辣、油腻、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芹菜、苹果等,蔬菜中的钾等元素有助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对身体代谢等有积极作用。例如芹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对血压调节有一定帮助。 2.作息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避免因睡眠不足等导致的“上火”相关神经功能紊乱,进而降低对血压的不良影响。一般成年人建议保证7-8小时的有效睡眠,儿童也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调节。 3.情绪调节:通过适当的方式调节情绪,如进行冥想、瑜伽等活动。情绪稳定有助于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维持血压的稳定。对于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下棋等方式调节情绪,儿童则可以通过玩耍、与同伴交流等健康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二)中医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中医有多种调理“上火”的方法,如根据不同的“上火”类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也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等情况进行精准调配,对于有血压问题的人群,更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评估下进行,因为一些中药的使用可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需要避免因不恰当的中医调理导致血压波动。例如对于实火的情况,可能会用到一些清热泻火的中药,但需要考虑这些中药对血压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2025-10-10 12:46:07
  • 小朋友肝火旺盛怎么调理

    可通过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及中医外治等方面调理小朋友肝火旺盛,饮食上选清热降火蔬果与清淡易消化食物、避辛辣油腻;生活起居要保证规律作息与良好情绪;适当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中医外治可在专业指导下推拿按摩相关穴位,需根据小朋友实际情况调整,严重或长期未改善要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清热降火的蔬果:可以给小朋友多吃一些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蔬果,如苦瓜,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炒食或凉拌;还有芹菜,芹菜能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可做成芹菜汁给小朋友饮用(注意适量);梨也是不错的选择,梨有清热生津的功效,可煮成梨汤让小朋友饮用。 清淡易消化食物:小朋友肝火旺盛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比如小米粥,小米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脾胃负担,有助于调理身体;山药粥也很好,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等作用,熬成粥后适合小朋友食用。 2.饮食禁忌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要避免给小朋友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容易加重肝火;同时也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像油炸鸡腿、薯条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的运化负担,从而可能加重肝火旺盛的情况。 二、生活起居调理 1.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小朋友需要充足的睡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脏腑功能的调理。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保证11-13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儿童也需要9-11小时的睡眠时间。要帮助小朋友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晚上尽量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小朋友的肝脏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调理肝火旺盛的情况。 2.情绪调节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小朋友的情绪对肝火也有影响,要给小朋友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让小朋友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家长可以通过多陪伴小朋友、与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等方式,帮助小朋友保持情绪稳定,比如通过做游戏、讲温馨的故事等方式来舒缓小朋友的情绪,从而对调理肝火旺盛起到积极作用。 三、运动调理 1.适当运动选择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可以让小朋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慢跑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每天可以安排小朋友进行15-30分钟的慢跑(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体质调整强度);跳绳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跳绳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身体协调性和心肺功能,每次跳绳时间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根据小朋友的体能情况调整。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避免刚吃完饭就运动。运动频率可以保持每周3-5次,通过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帮助调理肝火旺盛的状况。 四、中医外治辅助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1.推拿按摩 特定穴位推拿:比如可以按摩小朋友的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家长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拇指适当力度按压小朋友的太冲穴,每次按压1-3分钟左右,有助于平肝泻火;还有清肝经,肝经位于小朋友食指末节罗纹面,从食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300次,也有清肝泻火的作用。但要注意推拿按摩的力度和方法要正确,避免损伤小朋友的皮肤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朋友的身体状况不同,在进行调理时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如果小朋友肝火旺盛的情况比较严重或长期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同时,对于低龄儿童,在进行各种调理措施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2025-10-10 12:44:21
  • 女性下焦湿热的症状有什么

    女性下焦湿热有诸多常见症状,泌尿系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生殖系统有带下异常、外阴瘙痒;全身会出现身体困倦,还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舌象脉象异常,需关注自身变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更需谨慎。 尿频尿急:下焦湿热影响膀胱功能时,女性会出现尿频的情况,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总有尿意,进而发展为尿急,很难控制排尿的急迫感。例如一些女性患者会频繁跑厕所,刚尿完不久又有强烈的排尿冲动。这是因为湿热之邪蕴结下焦,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膀胱开合失司,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从中医理论角度,膀胱与肾相表里,下焦湿热循经影响膀胱,使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出现此类泌尿系统症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中都可能出现,年轻女性生活不规律、长期久坐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中老年女性由于机体功能衰退,也容易受湿热之邪侵袭出现尿频尿急。 尿痛:小便时尿道有灼热疼痛感,这是下焦湿热累及尿道的表现。湿热之邪下注尿道,导致尿道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在排尿时会有疼痛感觉。比如有的女性在排尿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尿道的刺痛,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排尿行为。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节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湿热内生,下注下焦。 生殖系统相关症状 带下异常:白带量增多,质地黏稠,颜色可能发黄,有异味。正常的白带是少量清晰、透明、无异味的,当下焦湿热时,湿邪与热邪相搏,损伤任带二脉,导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从而出现带下异常。例如一些女性会发现内裤上总有较多发黄发黏的白带,且伴有难闻气味。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与她们的生理结构以及生活中可能接触湿热之邪的机会有关,比如经期卫生不佳、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都可能诱发带下异常。 外阴瘙痒:外阴部位出现瘙痒难耐的症状,也是下焦湿热常见表现之一。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侵袭外阴肌肤,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或者湿热生虫,虫蚀外阴,都会引起瘙痒。很多女性会因外阴瘙痒而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发生外阴瘙痒,但青春期女性和育龄期女性由于生理特点更易受影响,比如青春期女性内分泌变化较大,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外阴瘙痒的发生几率。 全身症状 身体困倦:感觉身体沉重、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湿邪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津液代谢,导致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所以会出现身体困倦的表现。比如一些女性会觉得整天没精神,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倦感。在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如长期缺乏运动、饮食过于油腻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邪内生,进而出现全身困倦症状。 舌苔脉象异常:舌质红,舌苔黄腻是下焦湿热常见的舌象表现。脉象多为滑数,滑脉主痰湿、食积等,数脉主热证,滑数脉提示体内有湿热之邪。通过舌象和脉象的观察可以辅助诊断下焦湿热,这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在出现下焦湿热时,舌象和脉象会有相应表现,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综合判断病情。 女性出现下焦湿热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关注自身身体变化,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出现下焦湿热症状时更需谨慎对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用药等不当处理。

    2025-10-10 12:43: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