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1、医院种子基金: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证的治疗规律,第一责任人。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中医文化遏制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过程过快增长对策研究,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参与张仲景经方、王凤仪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多项研究课题。学术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报(人民日报旗下)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展开
  • 大枣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大枣枸杞泡水有多种益处,可补充营养成分,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睡眠质量,但不同人群需注意适量及特殊情况,如糖尿病等患者需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替代药物,儿童一般不常规饮用等。 一、补充营养成分 大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每100克大枣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机体抵御自由基的损伤,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含有糖类等营养物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枸杞中含有枸杞多糖等成分,枸杞多糖具有一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同时也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铁、锌等,这些营养成分通过泡水饮用可被人体吸收利用,为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提供物质基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从大枣枸杞泡水补充营养,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的人群,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大枣含糖量相对较高,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 二、调节免疫功能 有研究表明,大枣中的某些成分和枸杞多糖等物质能够对机体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产生影响。例如,枸杞多糖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从而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儿童来说,免疫系统尚在发育阶段,适当饮用大枣枸杞泡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增强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影响正常饮食摄入;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适量饮用可能对维持免疫功能有一定益处。而对于本身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饮用,因为其中的成分可能对免疫调节产生复杂影响。 三、保护心血管系统 大枣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枸杞中的成分也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例如,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调节血脂等途径来维护心血管健康。适量饮用大枣枸杞泡水对于一般人群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一定潜在益处,但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不能将其作为替代药物的治疗手段,应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遵循医生建议适量饮用,同时要注意大枣枸杞泡水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理进程,且需关注饮用后对病情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大枣含糖量高可能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干扰。 四、改善睡眠质量 部分人饮用大枣枸杞泡水后可能会感觉睡眠质量有所改善。这可能与其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有关,比如大枣中的某些物质可能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放松身心。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成年人因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导致睡眠不佳时,适量饮用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儿童的睡眠需求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儿童常规饮用此类泡水来改善睡眠,除非在医生评估后认为有特殊需求;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较为常见,适量饮用在不影响其他健康问题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同样需注意个体差异。

    2025-10-16 13:37:12
  • 手淫过度不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

    阴虚与阳虚表现有差异,阴虚可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虚热表现,各年龄段男女均可出现,长期手淫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阳虚有畏寒怕冷、腰膝冷痛等寒象表现,男性较易因手淫过度出现,久坐、贪凉饮冷等会加重;可从虚热或寒象为主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最好由专业医生准确判断,有手淫过度情况者要纠正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儿童异常手淫需及时干预。 一、阴虚与阳虚的表现差异 (一)阴虚表现 1.年龄与性别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出现阴虚情况,男性和女性皆可能发生。一般来说,阴虚者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及胸口感到发热,这是因为阴虚则阳相对偏亢,虚热内生。例如,青少年长期过度手淫且营养摄入不均衡时,可能会出现阴虚表现;中年男性手淫过度也可能耗伤阴液导致阴虚。还可伴有潮热,即定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像每日午后或夜间有低热情况;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口干咽燥,总想喝水但喝不多;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等。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手淫过度会使阴液耗损,若再加上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嗜食辛辣燥热之品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阴虚状况。比如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阴阳平衡,本身手淫过度已耗伤阴液,再熬夜则更易出现阴虚表现。 (二)阳虚表现 1.年龄与性别方面:同样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阳虚,男性相对更易因手淫过度出现阳虚情况。阳虚者常见畏寒怕冷,尤其是四肢末端,如手脚冰凉较为明显,这是因为阳虚则机体失于温煦。例如儿童若有过度手淫情况(虽儿童期相对少见,但需警惕异常行为),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阳虚表现;成年男性手淫过度后易出现腰膝酸软冷痛,腰部和膝盖有冷感且酸软无力;精神萎靡,没有精神、倦怠嗜睡;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喜欢喝温热的水;舌淡胖,舌苔白滑,脉象沉迟等。 2.生活方式影响:手淫过度耗伤阳气,若同时有久坐、贪凉饮冷等生活方式,会加重阳虚。比如长期坐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再加上手淫过度,会使阳气更易受损,阳虚表现更突出。 二、如何判断自己更倾向阴虚还是阳虚 可以从症状持续时间、具体症状侧重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如果以虚热症状为主,如明显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等,多倾向阴虚;若以怕冷、寒象明显症状为主,如畏寒怕冷、腰膝冷痛、精神萎靡等,多倾向阳虚。但最好能由专业医生结合详细的病史、全面的身体检查等进行准确判断,因为个体情况复杂,可能存在阴阳两虚等情况。例如一些人可能既有阴虚的潮热盗汗,又有阳虚的畏寒怕冷,需要医生进行精准辨证。同时,对于有手淫过度情况的人,除了从症状判断外,还需及时纠正过度手淫的不良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平衡。对于儿童出现异常手淫行为,要及时带至儿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异常行为对其健康影响更大。

    2025-10-16 13:36:58
  • 治疗积食便秘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积食便秘可通过清胃经、揉板门、摩腹、推大肠、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小儿推拿方法调理,操作时注意环境温暖等,严重或久无改善需及时就医,勿滥用药物,低龄儿童优先选非药物干预。 一、清胃经 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操作者用拇指桡侧缘从患儿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向腕横纹方向直推,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胃经穴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清胃经可清泻胃火,消食导滞,对于积食导致的胃部不适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在大鱼际平面,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可缓解积食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表明其能调节胃肠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三、摩腹 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操作者用掌面或四指摩患儿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操作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运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对于积食便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刺激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力度要适中,以患儿感觉舒适为准,年龄较小的婴儿要注意手部温暖,避免着凉。 四、推大肠 1.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桡侧缘从患儿食指指尖推向虎口,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推大肠可调理大肠功能,治疗便秘等病症,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泄,对于积食引起的肠道传导失常导致的便秘有改善作用。 五、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患儿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患儿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操作50-100次。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强壮要穴,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促进消化吸收,对于小儿积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不同年龄小儿,按揉力度根据其耐受程度调整,年龄较小的小儿要轻柔操作。 六、捏脊 1.操作方法:患儿俯卧位,操作者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患儿尾椎骨末端开始,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拿皮肤,直至大椎穴,反复操作3-5遍。 2.作用及原理:捏脊能调整阴阳、健脾和胃,对于小儿积食便秘有综合调理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调节脏腑气血,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在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小儿皮肤,不同年龄小儿的捏拿力度和次数可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小儿操作次数可少一些。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儿推拿时要注意操作环境温暖,避免小儿着凉。对于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小儿要避免相应部位操作。如果小儿积食便秘情况较为严重或经过一段时间推拿调理无改善,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建议,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低龄儿童应优先选择非药物的推拿等干预方法。

    2025-10-16 13:36:27
  • 荔枝干和桂圆干的功效与禁忌

    荔枝干有补充能量、健脾生津、补益气血的功效,但糖尿病患者慎食,容易上火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或禁食;桂圆干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增强体质的功效,但内热体质者少食,湿阻中焦者忌用,孕妇不宜过量食用。 一、荔枝干的功效与禁忌 (一)功效 1.补充能量:荔枝干富含碳水化合物,每100克荔枝干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能为人体迅速补充能量,满足日常活动或高强度劳动时的能量需求,尤其适合体力消耗大的人群,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等。 2.健脾生津:从中医角度看,荔枝干有一定健脾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食欲减退等情况,同时其生津功效能缓解口干舌燥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弱且有口干表现的人群较为适用。 3.补益气血:荔枝干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等有一定改善作用,像女性经期后气血亏虚者可适当食用。 (二)禁忌 1.糖尿病患者慎食:荔枝干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可能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荔枝干。 2.容易上火人群不宜多吃:荔枝干性温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如平时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的人,过多食用荔枝干会加重体内火气,使上火症状加剧。 3.阴虚火旺者禁食:阴虚火旺者本身体内阴液不足,阳气偏亢,而荔枝干性热,食用后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阴虚火旺者应避免食用荔枝干。 二、桂圆干的功效与禁忌 (一)功效 1.补益心脾:桂圆干对心脾两虚有较好的补益作用,能改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对于心脾功能失调导致上述症状的人群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比如长期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引起心脾两虚的上班族。 2.养血安神:桂圆干富含铁等营养成分,有良好的养血功效,同时对于因血虚引起的失眠等有安神作用,可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像产后血虚失眠的女性可以适当食用桂圆干来调理。 3.增强体质:桂圆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适合体质较弱的人群食用,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者。 (二)禁忌 1.内热体质者少食:桂圆干性温,内热体质者本身体内有热象,如经常出现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症状,过多食用桂圆干会加重内热情况,所以内热体质者应少食桂圆干。 2.湿阻中焦者忌用:湿阻中焦者体内湿气较重,表现为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桂圆干有一定滋腻性,食用后会加重湿邪在体内的停滞,不利于湿邪的祛除,因此湿阻中焦者应忌用桂圆干。 3.孕妇不宜过量食用:虽然桂圆干有一定补益作用,但孕妇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胎动不安等情况,因为桂圆性温,过量食用容易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影响胎儿的稳定,所以孕妇应适量食用桂圆干。

    2025-10-16 13:35:52
  • 怎样才能养胃

    养胃需规律定时进餐保持七八分饱选细软易消化及含蛋白质蔬果等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心态通过冥想深呼吸等缓解压力,适度运动促胃肠蠕动,儿童要均衡饮食细嚼慢咽避高糖高脂肪零食,老年人少食多餐选软烂易吸收食物定期体检,基础疾病人群按自身情况调整并遵医嘱。 一、饮食调节 1.规律进食时间:保持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例如早餐7:00-8:00、午餐11:30-13:00、晚餐18:00-19:00相对固定,可维持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利于胃酸分泌与食物消化。 2.选择易消化食物:优先摄入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蒸蛋羹等,这类食物对胃黏膜刺激小,能减轻胃的消化负担。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虾仁等,以及新鲜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和水果(如香蕉、苹果等),保证营养均衡。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过冷过热食物(如冰镇饮料、滚烫火锅等),以及咖啡、浓茶等饮品,这些食物或饮品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不适。 二、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胃肠蠕动失调。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例如每天抽出10-15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帮助放松身心。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散步(速度适中,每次20-30分钟)、慢跑(根据自身情况,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等,适度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需注意避免餐后立即剧烈运动,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再进行运动。 三、特殊人群养胃注意事项 1.儿童:需保证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减轻胃的消化压力。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但要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例如将粗粮与细粮搭配制作成易消化的主食。同时,儿童应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以免影响正餐食欲和胃肠功能。 2.老年人:胃肠功能逐渐减弱,建议少食多餐,每日可分为5-6餐,每餐量不宜过多。选择软烂、易吸收的食物,如煮烂的蔬菜、炖烂的肉类等。此外,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胃部健康状况,如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3.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饮食的糖分控制,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咸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钠盐摄入,以降低对胃黏膜及血压的不良影响;对于患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的人群,除遵循上述养胃原则外,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诊。

    2025-10-16 13:34: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