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1、医院种子基金: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证的治疗规律,第一责任人。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中医文化遏制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过程过快增长对策研究,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参与张仲景经方、王凤仪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多项研究课题。学术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报(人民日报旗下)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展开
  • 孕晚期可以喝夏枯草水吗

    孕晚期不可以喝夏枯草水,因为其性凉,孕妇饮用后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动不安,甚至流产。 孕晚期不可以喝夏枯草水。夏枯草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等病症。但需要注意的是,夏枯草性凉,孕妇饮用后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动不安,甚至流产。因此,孕晚期的女性应避免饮用夏枯草水。

    2025-08-05 13:20:08
  • 小儿麦枣咀嚼片吃了会引起上火吗

    小儿麦枣咀嚼片一般不会引起上火,其成分平和,从中医组方看偏向调理脾胃,无明显致上火特性;个体差异下,脾胃虚弱等体质小儿服用利于调理且不易上火,特殊过敏体质需观察,其作用是调理脾胃改善食少腹胀等问题,与上火病理机制无关。 成分分析角度 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等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山楂可消食健胃;麦芽有行气消食等作用。这些药物成分均属较为平和之品,没有明显导致人体上火的特性。从中医理论角度,其组方的药性综合起来是偏向于平和调理脾胃等功能,而非温热燥烈易致上火的类型。 个体差异角度 对于小儿而言,个体体质存在差异。如果小儿本身属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等体质,服用小儿麦枣咀嚼片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不会引发上火情况。但如果小儿存在特殊的过敏体质等情况,虽然药物本身不易致上火,但仍需密切观察服用后的反应。同时,不同生活方式的小儿服用后,由于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影响不同,比如饮食偏于清淡、作息规律的小儿,服用小儿麦枣咀嚼片后更不易出现上火表现;而饮食过于辛辣油腻、作息不规律的小儿,即使服用小儿麦枣咀嚼片,也需结合自身整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但一般该药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这类小儿上火。 与上火关联角度 上火通常与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等有关,多表现为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小儿麦枣咀嚼片主要针对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等问题进行调理,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消化等功能,与引发上火的病理机制并无关联,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上火现象。

    2025-08-04 11:35:52
  • 蒲公英能泡水喝吗

    蒲公英能泡水喝,其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但需注意适用人群,体质虚寒者、孕妇、儿童需谨慎,饮用时注意用量和蒲公英质量,每次取10-15克左右,不宜长期大量喝,要选来源正规无霉变的蒲公英。 蒲公英泡水的功效: 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作用,对于一些由热邪引起的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效果。 利尿通淋:蒲公英有促进尿液排出的作用,有助于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对轻度的小便不利等情况可能有改善作用。 蒲公英泡水的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一般体质偏热、有上述轻微热证表现的人群较为适宜。但对于体质虚寒者,如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大便溏稀等情况,不建议随意饮用蒲公英泡水,以免加重虚寒症状。因为蒲公英性寒,体质虚寒者饮用可能会损伤阳气,导致不适加重。 特殊人群:孕妇应谨慎饮用,由于蒲公英可能对子宫有一定刺激作用,为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饮用;儿童饮用需格外谨慎,儿童的生理机能与成人不同,应在医生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合饮用及饮用的剂量等,一般不建议盲目给低龄儿童饮用蒲公英泡水。 饮用方法:泡水时要注意蒲公英的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取用10-15克左右较为合适,且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泡水前要确保蒲公英的质量,应选择来源正规、无霉变的蒲公英,以保证饮用安全。

    2025-08-04 11:34:23
  • 出冷汗,全身乏力

    出冷汗、全身乏力可能由低血糖、感染、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1.低血糖:未按时进食、运动量过大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出冷汗、全身乏力、手抖、心悸等症状。此时补充糖分可缓解症状。 2.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引起发热,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增加,出现出冷汗、全身乏力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 3.低血压:体位改变、大量失血、过敏等原因可能导致低血压,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出冷汗、全身乏力、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 4.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出现畏寒、乏力、少汗、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 5.心脏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全身供血不足,出现出冷汗、全身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6.其他: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如果出现出冷汗、全身乏力症状,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2025-08-04 11:30:42
  • 绿豆汤解药吗

    绿豆汤一般不会解药,但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能需要注意绿豆汤的摄入,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饮用。 绿豆汤通常不会解药,但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能需要注意绿豆汤的摄入。 绿豆汤是一种传统的饮品,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中医理论中,绿豆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然而,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绿豆汤会直接解药。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药物的化学性质、服用时间和剂量等。 在某些情况下,绿豆汤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通常是轻微的,并且不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绿豆中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可能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或代谢。但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用药时间或剂量来避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应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饮用绿豆汤。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药物治疗方案,评估绿豆汤对药物的潜在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即使绿豆汤不会解药,也不建议过量饮用。过量饮用绿豆汤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总之,绿豆汤一般不会解药,但在服用药物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2025-08-04 11:28: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