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1、医院种子基金: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证的治疗规律,第一责任人。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中医文化遏制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过程过快增长对策研究,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参与张仲景经方、王凤仪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多项研究课题。学术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报(人民日报旗下)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展开
  • 湿热性紫癜喝什么茶

    金银花茶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含绿原酸对湿热内蕴病症有辅助作用但孕妇及脾胃虚寒者饮用应谨慎,绿茶富含茶多酚有抗氧化及辅助清热功效儿童需避免过量饮用孕妇需控量,玉米须茶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之功能促湿热之邪通过尿液排出但严重肝肾疾病或服药人群饮用前需咨询医生。 一、金银花茶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其含有的绿原酸等成分对湿热内蕴相关病症有一定辅助作用。取适量干燥金银花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但需注意,孕妇及脾胃虚寒者饮用时应谨慎,孕妇因体质特殊,过量饮用可能影响妊娠状态,脾胃虚寒者饮用后可能加重脾胃不适。 二、绿茶 绿茶中富含茶多酚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及辅助清热的功效。适量饮用绿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节体内湿热状态,但儿童由于消化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应避免过量饮用绿茶,以防对胃肠道等产生不必要刺激;孕妇饮用也需控制量,避免因过量摄入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三、玉米须茶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之功,能促进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尿液排出。取适量玉米须加水煎煮后取汁代茶饮用。不过,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饮用前需咨询医生,因为玉米须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且肝肾疾病患者的代谢等情况特殊,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加重病情或影响药物疗效。

    2025-08-04 10:56:46
  • 自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汗指的是身体自行出汗的一种症状,其引发原因主要包括人的体质、饮食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情绪失调等。具体如下: 一、体质原因: 1.部分患者体型肥胖且缺乏锻炼,这样容易导致气虚。这类患者稍微活动一下,就可能出现自汗现象。比如他们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走动,就会大量出汗。 2.还有部分患者本身身体素质较差,或者常常处于生病的状态,身体极为虚弱,也会容易有自汗的表现。他们可能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无故出汗。 二、饮食不规律: 1.有些患者不注重饮食的均衡搭配,过度食用辛辣、口味重的食物,致使体内湿热积聚严重,进而引发自汗。比如经常大量食用这类食物的人,可能会出现异常出汗的情况。 三、不良生活习惯: 1.作息严重不规律,经常熬夜或者过度劳累,导致睡眠不足,从而使身体内分泌失调紊乱,引起自汗。例如那些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的人,可能会频繁出汗。 四、情绪失调: 1.长期过度思虑,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以及情绪容易暴躁焦虑的患者,很容易内心郁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导致身体出现自汗现象。像这类情绪存在问题的人,往往会伴有自汗的问题。 总结来说,自汗的产生与体质、饮食、生活习惯和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自汗现象。

    2025-08-04 10:53:21
  • 小孩为什么不能吃蜂蜜

    婴儿肠道菌群未完善易受蜂蜜中肉毒杆菌芽孢影响致中毒,儿童免疫系统弱食用蜂蜜有引发不良免疫反应风险,0-12个月婴儿绝对不能吃蜂蜜,家长要注意相关事项保障婴儿健康。 一、婴儿肠道菌群未完善易受肉毒杆菌影响 婴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成熟,而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肉毒杆菌芽孢在婴儿未发育完善的肠道内有可能会萌发繁殖,并产生肉毒毒素,这种毒素会引起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出现便秘、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二、儿童免疫系统尚弱可能引发不良免疫反应风险 儿童的免疫系统相较于成人来说更为脆弱,虽然成人摄入蜂蜜一般不会因肉毒杆菌而出现问题,但儿童免疫系统的抵御能力不足以有效应对可能存在于蜂蜜中的一些潜在过敏原或其他可能引发异常免疫反应的物质,存在引发过敏等不良免疫反应的潜在风险。 三、对特殊人群婴儿的特别提示 对于0-12个月的婴儿,绝对不能食用蜂蜜。家长要特别注意,在为婴儿准备食物时,避免接触含有蜂蜜的食品。同时,要确保婴儿的饮食环境清洁卫生,关注婴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日常护理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防止因食用蜂蜜而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5-08-04 10:51:43
  • 治疗血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治疗血热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中药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针灸治疗等,也可配合使用其他疗法,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中药治疗:根据血热的具体症状,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方剂都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2.饮食调理:饮食也可以对血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建议血热患者多食用一些清热凉血的食物,如鸭肉、赤豆、荸荠、冬瓜、鲜藕、荠菜、莲子、大枣、薏苡仁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酒类和咖啡等饮品。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血热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建议血热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4.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对于血热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其他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情,医生还可能会采用放血疗法、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血热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如果血热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8-04 10:48:04
  • 身体内有寒冷的感觉是什么问题

    身体寒冷可能与阳虚、气血亏虚、寒邪凝滞及其他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措施。日常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1.阳虚: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如果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就会出现畏寒肢冷的症状,即感觉身体寒冷。这种情况可能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外感寒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除了身体寒冷,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自汗、精神不振、乏力等症状。 2.气血亏虚:气血亏虚的人,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也会出现畏寒怕冷的现象。此外,还可能伴有头晕、心悸、乏力、失眠等症状。 3.寒邪凝滞:寒邪凝滞是指寒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这种情况也会引起身体寒冷,同时可能伴有疼痛、肿块、舌苔白等症状。 4.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低血糖、贫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身体寒冷。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内有寒冷的感觉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025-08-04 10:47: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