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1、医院种子基金: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证的治疗规律,第一责任人。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中医文化遏制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过程过快增长对策研究,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参与张仲景经方、王凤仪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多项研究课题。学术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报(人民日报旗下)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医消化肝胆、心脑、甲减及情绪相关病。展开
  • 舌苔厚有齿痕是什么原因

    舌苔厚有齿痕的原因可能是脾虚湿盛、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脾虚湿盛: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导致湿邪内生,湿邪困脾,舌苔就会变得厚腻,舌头也会被齿痕压迫。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内生,出现舌苔厚有齿痕的症状。 3.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邪内生,出现舌苔厚有齿痕的症状。 4.其他:除了上述原因外,舌苔厚有齿痕还可能与久病、年老体衰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舌苔厚有齿痕只是一种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出现舌苔厚有齿痕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

    2025-06-12 18:00:41
  • 金银花茶可以天天喝吗

    金银花茶不可以天天喝,脾胃虚寒、经期女性及病症加重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金银花茶不可以天天喝。金银花茶属于中药材,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但金银花茶不可以天天喝,具体原因如下: 脾胃虚寒: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脾胃虚寒者喝金银花茶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期不适:金银花茶属于寒性饮品,经期女性喝金银花茶可能会导致经血不畅,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加重病症: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是如果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寒气加重,从而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在饮用金银花茶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025-06-12 17:59:43
  • 女性湿热下注有什么症状

    女性湿热下注的症状主要有白带异常、阴部瘙痒、尿频尿急、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不同患者症状可能有差异。 1.白带异常:白带增多,颜色发黄,质地稀薄,有异味。 2.阴部瘙痒:阴部瘙痒,灼热疼痛,坐卧不宁。 3.尿频尿急: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 4.月经不调: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多,色暗红,有血块。 5.口苦口干:口中发苦,口干口渴。 6.舌苔黄腻: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都同时出现,且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保持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裤和化纤内裤,勤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此外,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025-06-12 17:58:37
  • 熬中药可以用不锈钢盆吗

    熬中药不可以用不锈钢盆。 中药的成分复杂,有些中药中含有鞣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成分,在加热条件下,会与不锈钢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此外,不锈钢盆的材质可能会影响中药的口感和质量。因此,熬中药最好使用陶瓷、瓦煲或搪瓷器皿等。 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适当的器具:最好使用瓦煲或陶瓷锅,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具。 2.控制火候:中药一般需要用小火慢慢熬煮,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3.注意时间:不同的中药熬煮时间不同,应根据医嘱或药物说明进行操作。 4.遵循医嘱:在熬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使用中药时应更加谨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熬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发生。

    2025-06-12 17:57:24
  • 流产坐月子老出虚汗怎么办

    流产后女性身体虚弱易出虚汗,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保持清洁、调节室温、避免情绪激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注意休息 流产后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补充营养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奶类、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3.保持清洁 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感冒。 4.调节室温 室内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穿过多的衣物和盖过厚的被子。 5.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也可能导致出汗增多,要保持心情舒畅。 6.观察身体状况 如果出虚汗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腹痛、阴道出血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排除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果您有特殊情况或需要更详细的建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6-12 17:56: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