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殿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普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目前担任胃肠及胰腺病区疾病的诊疗工作,专业方向为胃肠及胰腺疾病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2013年第二届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作者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译著作1部《实用大肠肛门病学》(2009年)。展开
个人擅长
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展开
  • 皮下脂肪瘤看什么科

    皮下脂肪瘤首诊科室为普通外科,部分大型综合医院科室细分时若脂肪瘤生长部位与乳腺甲状腺无关可就诊乳腺甲状腺外科,有肿瘤外科也可对其评估诊治,核心是与外科相关的科室。 一、就诊科室选择 皮下脂肪瘤是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一般首诊科室为普通外科。这是因为普通外科主要负责诊治各类体表及腹腔内的肿瘤、肿物等疾病,皮下脂肪瘤作为常见的体表肿物,属于普通外科的诊疗范畴。 二、医院科室细分情况下的延伸 部分大型综合医院科室设置更为精细,可能设有乳腺甲状腺外科,若皮下脂肪瘤生长部位与乳腺、甲状腺等无关联,也可就诊于该科室;还有些医院可能设有肿瘤外科,同样可以对皮下脂肪瘤进行评估和诊治。需根据所在医院的具体科室布局来准确选择就诊科室,但核心是与外科相关的科室。

    2025-08-14 14:53:27
  • 鱼鳞病会引起脂肪瘤吗

    鱼鳞病是皮肤角质层细胞分化及表皮屏障功能异常致皮肤干燥伴鱼鳞状脱屑的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病发病机制围绕皮肤自身结构与代谢脂肪瘤是脂肪过度增生积聚形成的良性肿瘤发病与脂肪代谢遗传炎症刺激等相关临床观察鱼鳞病患者中脂肪瘤发生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无证据表明鱼鳞病会引发鱼鳞病患者需注重皮肤保湿脂肪瘤瘤体小无症状定期观察瘤体大或有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儿童鱼鳞病患者需尤重皮肤保湿护理生活方式中高脂饮食等可能与脂肪瘤发生相关有相关病史者需监测两种疾病发展。

    2025-08-14 14:51:17
  • 脂肪瘤的成分是什么

    脂肪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且细胞内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酯化形成),周围有薄纤维包膜含少量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等,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脂肪瘤成分构成无本质差异,长期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不改变其基本成分构成,有基础病史人群脂肪瘤主要成分虽仍以成熟脂肪细胞及甘油三酯等为主但处理需综合考虑整体健康状况。

    2025-08-14 14:50:09
  • 女人有没有疝气在什么地方

    女人疝气常见部位有腹股沟疝和股疝,腹股沟疝在腹股沟管区域,表现为可复性肿块;股疝在股部,经股环、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其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妊娠等因素有关,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留意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腹股沟疝:女性腹股沟疝的发生部位是在腹股沟区域,具体来说,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的腹股沟管区域。女性的腹股沟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当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等)可通过腹股沟管的薄弱区域突出到皮下形成疝。在体表可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的肿块,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肿块突出,平卧休息时肿块可回纳。 股疝:股疝的发生部位是在股部,具体是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女性骨盆较宽大,股环相对较松弛,加上妊娠等因素可能导致股管周围结构薄弱,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脏器容易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形成股疝。股疝的肿块通常较小,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表现为一半球形的突起。 疝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逐渐薄弱,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容易发生疝气;生活方式上,长期慢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会增加疝气发生的风险;妊娠也可能是女性疝气的一个相关因素,妊娠期间腹部压力增大,可能导致腹壁薄弱区域发生疝。对于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若发现腹股沟区或股部有异常肿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诊断。

    2025-07-30 11:03:08
  • 蚂蚁咬了怎么办

    被蚂蚁咬后,通常会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清洗伤口、冷敷、避免搔抓、涂抹药膏、注意观察等。儿童、孕妇、老人和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1.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蚂蚁留下的毒液。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3.避免搔抓:搔抓伤口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加重症状,尽量避免搔抓。 4.涂抹药膏: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炉甘石、薄荷脑等成分的药膏,缓解瘙痒症状。 5.注意观察: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对于儿童和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儿童: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被蚂蚁咬后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如果孩子被蚂蚁咬后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肿胀、晕厥等,应立即就医。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避免孩子搔抓伤口。 孕妇:孕妇在被蚂蚁咬后,应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药膏,如薄荷脑、樟脑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皮肤较为脆弱,免疫力也相对较低,被蚂蚁咬后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如果老人被蚂蚁咬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如果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被蚂蚁咬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应更加注意伤口的护理,并及时就医。 总之,被蚂蚁咬后应及时处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避免搔抓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025-07-30 11:01: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