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殿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普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目前担任胃肠及胰腺病区疾病的诊疗工作,专业方向为胃肠及胰腺疾病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2013年第二届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作者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译著作1部《实用大肠肛门病学》(2009年)。展开
个人擅长
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展开
  • 腋下淋巴结症状

    腋窝下淋巴结节多数由炎症引起。 一、腋窝下淋巴结节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局部,包括腋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以及腋下皮肤可能发痒等不适情况。 二、炎症是导致腋窝下淋巴结节的常见原因。当患者出现腋下淋巴结节肿大且伴有疼痛时,建议通过口服或静脉输入抗感染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主要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炎症引发的腋下淋巴结节肿大,在使用抗感染类药物后症状通常会有所减轻。 三、如果腋窝出现淋巴结节后,经服用抗感染类药物治疗症状仍不缓解,或者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以排除腋窝淋巴结发生癌变或癌症转移的可能。 总之,对于腋窝下淋巴结节要重视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治疗后的变化,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5-26 14:12:33
  • 被蜂子蛰了怎么办消肿止痛

    被蜂子蛰后,可采取拔出毒刺、清洗伤口、冷敷、涂抹药物、口服药物等方法消肿止痛,症状严重需就医治疗。 1.拔出毒刺 蜜蜂的毒刺较短,可用镊子或针将其拔出;而马蜂的毒刺较长,拔出后可能会残留毒囊,需用针尖挑出。 2.清洗伤口 拔出毒刺后,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清洗伤口,以中和毒素。 3.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4.涂抹药物 可涂抹一些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药膏,如万花油、红花油等。 5.口服药物 如果症状严重,可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或止痛药。 6.就医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处理蜂蛰伤时应格外小心。如果不确定如何处理,最好及时就医。

    2025-05-26 14:10:51
  • 急性淋巴炎如何治疗

    急性淋巴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使用止痛药、退烧药等)、休息、饮食调整和局部治疗(热敷、理疗等)。治疗方法因人群而异,需密切观察病情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来对抗细菌感染,缓解炎症。 2.对症治疗 如果疼痛明显,可以使用止痛药;如果发热,可以使用退烧药。 3.休息 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 4.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5.局部治疗 如热敷、理疗等,可以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025-05-26 14:09:02
  • 被生锈的钉子扎脚出血

    被生锈钉子扎脚后,应立即清洁伤口、尽快就医,根据医生建议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还要打破伤风疫苗。 1.清洁伤口: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 2.就医: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处理,并可能会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3.注意观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4.打破伤风疫苗:如果之前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疫苗,应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 总之,被生锈的钉子扎脚后,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感染破伤风。同时,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5-26 14:07:51
  • 被蝎子蛰了应该怎么处理

    被蝎子蛰伤后,应立即远离蝎子,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冷敷,拔出毒刺,涂抹药物,如症状严重则就医。 1.立即远离蝎子 蝎子蛰伤后,应立即远离蝎子,避免再次被蛰。 2.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蝎子的毒液。 3.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口,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拔出毒刺 如果毒刺还在伤口内,用镊子或指甲剪小心拔出。 5.涂抹药物 可以涂抹一些药物,如抗菌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6.就医 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同时,在处理伤口时,应避免挤压伤口,以免加重症状。

    2025-05-26 14:06: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