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殿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普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目前担任胃肠及胰腺病区疾病的诊疗工作,专业方向为胃肠及胰腺疾病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2013年第二届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作者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译著作1部《实用大肠肛门病学》(2009年)。展开
个人擅长
胃肠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展开
  •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诊断要点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存在解剖学基础、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其他检查鉴别、特殊人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斜疝有特定突出途径、疝块外形等表现,直疝经直疝三角突出等,超声等检查可辅助鉴别,儿童、老年女性、肥胖患者等有各自特点。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常见于老年男性,与老年男性腹壁肌肉、筋膜退变,腹股沟三角区薄弱有关。 临床表现差异 突出途径:斜疝有特定的经腹股沟管突出且可进阴囊的表现;直疝是经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呈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迫深环:斜疝回纳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直疝回纳后压住深环,疝块仍可突出。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鉴别 超声检查:斜疝可清晰显示疝囊经腹股沟管深环突出的情况;直疝能观察到经直疝三角突出的疝囊形态。超声检查可直观呈现两者的解剖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尤其适用于一些不典型病例的辅助诊断。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超声检查相对无创且可重复操作。 疝造影检查:通过向疝囊内注入造影剂,能更清晰显示疝囊的形态、走行等,从而明确是斜疝还是直疝,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时考虑。 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腹股沟斜疝多因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所致,直疝极为罕见。在诊断时需注意与睾丸鞘膜积液等疾病鉴别,儿童斜疝治疗上多倾向于手术治疗,且手术方式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减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腹股沟疝时,需特别注意与股疝等鉴别,但也存在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可能。老年女性腹壁组织更薄弱,病情发展可能较快,在诊断鉴别时要全面评估,治疗上手术是主要手段,要充分考虑老年女性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堆积,可能会影响对疝块外形等临床表现的观察,超声检查在肥胖患者中可能受皮下脂肪厚度等因素影响,但仍可通过调整检查手法等进行鉴别;对于肥胖患者的疝,手术时要注意操作难度相对增加,需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

    2025-10-22 11:06:07
  • 血管脂肪瘤咋治疗

    血管脂肪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适用于单发或较大影响外观及功能的血管脂肪瘤,需考虑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激光治疗适用于较小的血管脂肪瘤,也要考虑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较小且无症状的血管脂肪瘤可选择随访观察,儿童和老年患者随访时需关注特殊情况。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单发或较大影响外观及功能的血管脂肪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例如,当血管脂肪瘤生长在肢体等部位,影响肢体活动或压迫周围组织时,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创伤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手术前后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老年患者手术则要考虑其身体的基础状况,如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激光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血管脂肪瘤,激光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去除肿瘤的目的。其优点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例如,直径较小的体表血管脂肪瘤可考虑激光治疗。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激光治疗时要严格控制激光的能量等参数,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损伤。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激光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创面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随访观察: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血管脂肪瘤,可选择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肿瘤在观察期间无明显变化,可继续随访;若肿瘤出现增大、疼痛等症状,则考虑进一步治疗。例如,一些体积非常小、位于深部且无任何不适症状的血管脂肪瘤,可以先进行密切观察。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随访观察的血管脂肪瘤要密切关注其生长速度等变化情况。老年患者随访时要注意其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对肿瘤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肿瘤的变化可能受到全身状况的影响。

    2025-10-22 11:03:39
  • 急性阑尾炎术后多久可以洗澡

    急性阑尾炎术后洗澡时间与伤口愈合情况相关,伤口愈合正常时成人术后7-9天左右、儿童术后1周左右可洗澡,愈合不佳时时间会延长;洗澡时要选淋浴、保护伤口、注意保暖。 伤口愈合正常的情况 成人:对于成年患者,若手术采用的是传统的开放手术,腹部切口在术后5-7天拆线,拆线后再过1-2天,如果伤口没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就可以洗澡了。例如,一项针对成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显示,大部分伤口愈合良好的成年患者在术后7-9天洗澡未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 儿童: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愈合相对较快,但由于儿童皮肤较娇嫩,需要更加谨慎。一般腹部切口在术后7天左右愈合,在确保伤口无异常后,可在术后1周左右尝试洗澡。不过儿童好动,洗澡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揉搓伤口部位,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保持伤口局部干燥。 伤口愈合不佳的情况 成人:如果术后伤口出现感染、红肿、渗液等情况,那洗澡时间就要推迟。需要等伤口感染得到控制,炎症消退,伤口逐渐愈合后才能考虑洗澡,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比如一些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成年患者,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可能需要2周以上,这时候洗澡时间就要相应后延。 儿童: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愈合不佳时,由于儿童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密切关注伤口情况。如果儿童伤口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处理,在伤口未完全恢复前不能洗澡,避免污水接触伤口导致感染加重,一般可能需要10天甚至更久伤口才能恢复到可以洗澡的状态。 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方式选择: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洗澡时都建议采用淋浴的方式,避免泡澡,因为泡澡时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保护伤口:在洗澡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创可贴适当保护伤口部位,防止水流直接冲击伤口。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保护伤口,确保洗澡过程中伤口不受污染。 注意保暖:洗澡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尽快穿上保暖的衣物,避免着凉。尤其是儿童,着凉后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恢复。对于成年患者,着凉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整体康复。

    2025-10-22 11:02:32
  • 什么因素会引起阑尾炎

    引发阑尾炎的原因包括阑尾管腔因淋巴滤泡增生(多见于年轻人)或粪石阻塞(常见于成年人)而堵塞,管腔堵塞后肠道细菌侵入繁殖引发感染性炎症,胃肠道疾病可致阑尾血供和排空受影响易诱发炎症,部分与遗传易感性相关,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儿童因淋巴组织活跃易管腔堵塞且反应不敏感需关注,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粪石阻塞多见且易延误病情需警惕。 一、阑尾管腔堵塞 阑尾管腔堵塞是引发阑尾炎的最常见原因。其一,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多见于年轻人,阑尾黏膜下层富含丰富淋巴组织,当机体遭遇感染等状况时,淋巴滤泡会出现增生现象,进而阻塞阑尾管腔。其二,粪石阻塞常见于成年人,粪石是由粪便浓缩而成的固体物质,一旦堵塞阑尾腔,会致使阑尾分泌的黏液无法排出,腔内压力逐渐升高,影响阑尾的血运,最终引发炎症。 二、细菌感染 当阑尾管腔发生堵塞后,肠道内的细菌会趁机侵入阑尾壁,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从而引发感染性炎症。例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常见细菌可在堵塞的阑尾腔内繁殖,导致阑尾出现炎症反应。 三、胃肠道疾病影响 胃肠道疾病会增加阑尾炎的发生风险。像肠炎、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可引起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影响阑尾的血液供应以及正常排空,使得阑尾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进而诱发炎症。 四、遗传因素 部分阑尾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某些遗传因素会使个体的阑尾管腔等结构存在异常倾向,从而增加阑尾炎的发病几率。 五、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粪便性状改变等,缺乏运动可能使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这些因素均可能增加阑尾管腔堵塞等风险,进而诱发阑尾炎。 六、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的淋巴组织较为活跃,更易出现淋巴滤泡增生情况,从而引发阑尾管腔堵塞,导致阑尾炎发生,且儿童机体反应相对不如成人敏感,需特别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粪石阻塞等情况相对多见,同时机体反应可能不敏感,容易延误病情,应提高对老年人阑尾炎的警惕性。

    2025-10-22 11:01:29
  • 皮下脂肪瘤严重吗

    皮下脂肪瘤大多不严重,其肿瘤特点为生长缓慢、边界清、质软等,儿童和老年人群体恶变风险低,一般不影响身体功能但特殊部位或体积大时可能有影响;处理上体积小无症状者定期观察,出现疼痛、迅速增大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 肿瘤特点方面: 通常生长缓慢,瘤体大小不一,多呈扁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质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度良好。从组织学角度看,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转移。 对于儿童群体,若出现皮下脂肪瘤,需观察其生长速度等情况,若生长极为缓慢且无其他异常表现,大多也是良性过程;而老年人群体,同样以观察为主,因其恶变风险极低。 对身体功能影响方面: 一般情况下不会压迫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所以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的身体功能受限情况。但如果皮下脂肪瘤生长在特殊部位,比如颈部重要血管附近的较小脂肪瘤,虽瘤体本身良性,但可能因位置特殊让人产生心理压力。对于女性患者,若乳房部位有皮下脂肪瘤,可能会担心影响乳房外观等,但通常对乳腺的正常功能影响不大;男性患者也是如此,主要影响多是外观及心理层面。不过,若皮下脂肪瘤体积较大,压迫到周围组织,可能会出现相应部位的不适,如压迫局部神经引起疼痛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皮下脂肪瘤的处理建议 观察随访:对于多数体积较小、无症状的皮下脂肪瘤,一般建议定期观察,比如每3-6个月到医院进行体检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观察瘤体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儿童和老年人在观察时更要注意长期随访,儿童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瘤体的变化情况,老年人则关注瘤体有无异常增大等情况。 手术治疗:当皮下脂肪瘤出现疼痛、迅速增大、影响美观或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例如瘤体位于手部,影响手部精细动作;或者面部的皮下脂肪瘤影响外观等情况。手术切除是根治皮下脂肪瘤的有效方法,术后一般恢复良好。但儿童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手术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

    2025-10-22 10:55: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