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展开
  • 抑郁症有遗传的可能吗

    抑郁症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家系、双生子研究等证实家族有患者时成员患病风险高,遗传通过影响神经生物学基础等增加风险,有家族史人群要注意生活方式与心理调适,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有异常需关注并早期干预。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遗传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等多方面来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比如,遗传可能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功能和调节,从而使个体更容易出现情绪调节障碍等问题,进而引发抑郁症。 对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方面需要更加注意。例如,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增加发病风险。同时,要注重心理调适,学会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疑似抑郁症的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评估和干预。对于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异常等情况,也要密切关注,因为有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精心的心理呵护,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早期干预。

    2025-07-21 15:19:00
  • 精神患者不吃药的结局

    精神患者不服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自杀等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 精神患者不吃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自杀、伤人、毁物等行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精神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以控制病情,恢复健康。 精神患者不服药可能会出现以下后果: 1.病情复发:精神疾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如果患者不服药,病情可能会复发,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2.药物副作用:有些精神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手抖等。但是,如果患者不服药,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损害。 3.社会功能受损:精神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社交等。如果患者不服药,病情可能会加重,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4.自杀风险: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如果患者不服药,病情可能会加重,增加自杀的风险。 总之,精神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以控制病情,恢复健康。同时,家属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早日康复。

    2025-07-21 15:17:25
  • 精神分列症的表现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因人而异,通常包括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社交退缩和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幻觉:患者可能会听到、看到、感觉到或嗅到不存在的事物。这些幻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幻的。 2.妄想:患者可能会坚信一些不真实的想法,例如被人跟踪、被人陷害、被人控制等。 3.思维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语无伦次、思维中断等问题。 4.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平淡、冷漠、抑郁、焦虑等问题。 5.行为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奇怪的行为,例如自言自语、自笑、刻板动作等。 6.社交退缩:患者可能会逐渐远离社交活动,变得孤僻、内向。 7.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7-21 15:14:14
  • 自闭症能治愈吗治愈率高吗

    自闭症治愈率因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法而异,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需长期治疗且要密切合作和耐心,目前病因仍在探索中。 自闭症的治愈率因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法而异。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在早期接受专业的干预和治疗,预后会更好。早期干预可以包括行为治疗、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特殊教育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专业治疗师的密切合作和耐心。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建议家长和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自闭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自闭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5-07-21 15:12:09
  • 焦虑症是严重的病吗

    焦虑症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考量,未有效控制会干扰患者生活功能,长期不干预可能引发其他问题,但及时干预预后较好,其干预方式有心理和药物治疗等,且不同群体受影响情况不同,总体有轻重之分,及时规范干预可改善预后降低影响。 从疾病的发展转归角度分析,部分焦虑症患者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且未接受干预,可能会引发其他躯体或心理问题。比如,长期焦虑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还可能使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不过,并非所有焦虑症患者病情都严重,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干预措施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一般来说,焦虑症的干预方式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和药物治疗等。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焦虑症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育,需特别关注;而对于老年人群,焦虑症可能与其他老年疾病相互影响,增加治疗复杂性。总体而言,焦虑症有轻重之分,及时规范的干预能改善预后,降低其严重影响。

    2025-07-21 15:07: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