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展开
  • 神经症性焦虑的定义是什么

    神经症性焦虑以无明确客观对象的过度紧张不安伴自主神经失调及运动性不安为特征,核心是持续泛化且程度与现实处境不匹配的焦虑情绪,涉及神经递质失衡等神经生物学因素、内向敏感等个性及童年创伤等心理因素、高压力工作生活等社会环境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各异,女性更易受激素等影响,有家族病史者风险高,缺乏运动、高压力状态等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几率。

    2025-08-20 15:30:31
  • 什么是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体现在认知上精准感知理解周遭环境、有合理思维模式且客观看待自我与他人,情感上能适度表达调节情绪维持稳定,行为上以健康方式应对压力挑战具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不同年龄阶段有特定特点,性别总体遵循基本框架,规律生活方式有益于维护心理健康,有精神疾病既往史者需更关注监测维护,且自我认知良好能客观评价自身接纳优缺点。

    2025-08-20 15:30:09
  • 戒烟戒断症状是什么

    戒烟后可能出现尼古丁戒断症状、吸烟渴求、体重增加、咳嗽和呼吸困难、口腔问题等不适,可通过心理支持、健康生活方式、应对吸烟渴求、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 戒烟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戒烟戒断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戒烟戒断症状: 1.尼古丁戒断症状:戒烟后,身体会缺乏尼古丁,从而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焦虑、烦躁、抑郁、失眠、头痛、疲劳等。 2.吸烟渴求:戒烟后,吸烟者可能会感到强烈的吸烟欲望,这是由于身体对尼古丁的依赖导致的。 3.体重增加:戒烟后,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变慢,食欲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4.咳嗽和呼吸困难:戒烟后,呼吸道可能会出现炎症和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 5.口腔问题:戒烟后,口腔可能会出现干燥、口臭、口腔溃疡等问题。 对于戒烟者来说,了解这些症状的原因和应对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应对戒烟戒断症状的方法: 1.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医生交流,寻求心理支持和鼓励。 2.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缓解戒烟戒断症状。 3.应对吸烟渴求:可以通过深呼吸、喝水、吃零食等方式来缓解吸烟渴求。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戒烟戒断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戒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定的决心和耐心。如果戒烟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戒烟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8-08 14:53:26
  • 心里难受,有点不知道自己怎么办

    心里难受且迷茫时,可采取以下应对建议: 1.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感受。 2.关注身体,确保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3.思考问题根源,找出导致难受的原因。 4.寻找解决方案,如改变思维方式、采取积极行动、寻求专业帮助等。 5.培养积极心态,关注美好事物,学会感恩和珍惜。 6.若难受持续且严重影响生活,寻求专业帮助。 当你心里难受且感到迷茫时,不要惊慌,以下是一些应对建议: 1.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理解、安慰和支持。 2.关注自己的身体:心里难受可能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确保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有助于改善你的情绪和身体状态。 3.思考问题的根源:试着找出导致你心里难受的原因。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困扰还是其他因素?了解问题的根源可以帮助你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4.寻找解决方案:一旦你确定了问题的根源,就可以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这可能包括改变你的思维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寻求专业帮助等。 5.培养积极的心态:尝试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感恩和珍惜。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改善你的情绪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6.专业帮助:如果你的心里难受持续时间较长且严重影响你的生活,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治疗。 记住,你并不孤单,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采取积极的行动,寻求支持,相信你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2025-08-08 14:53:17
  •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如何

    产后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上持续显著低落、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伴过度焦虑且情绪波动大,认知上注意力难集中、难决策、有自责自罪及无价值感观念,躯体上有睡眠障碍(入睡难或早醒)、持续疲劳感、食欲或减退或亢进且可能致体重异常波动。 一、情绪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且显著的情绪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悲伤、沮丧状态,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难以从以往喜爱的事物中获得愉悦感,还可能伴有过度焦虑,如对婴儿健康过度担忧、莫名紧张不安等,情绪波动较大,易因小事出现情绪爆发。 二、认知症状表现 患者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难以进行日常的思考和决策,比如照顾婴儿时难以专注完成相关事务。同时,常伴随自责自罪观念,过度贬低自身作为母亲的能力,觉得自己无法胜任照顾婴儿及家庭的责任,严重时可能产生无价值感,认为自己对家庭和社会毫无贡献。 三、躯体症状表现 1.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即使身体疲惫也难以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或者出现早醒,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长期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情绪和认知方面的症状;2.疲劳感:持续存在无精打采、浑身乏力的感觉,即使经过短暂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感会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3.食欲改变:部分产妇会出现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而另一部分产妇可能出现食欲亢进,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问题,但长期的食欲改变可能导致体重异常波动。

    2025-08-08 14:52: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