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徐顺生主任医师(1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徐顺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展开
  • 近段时间觉得自己心理有病,该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心理疾病,应寻求专业帮助,与亲朋好友坦诚沟通,关注自我保健,不要独自承受。心理疾病常见,且可治愈,专业人士能提供有效治疗和指导。 1.寻求专业帮助 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专业心理健康专家。他们可以进行评估、诊断,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 2.坦诚沟通 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他们可能无法提供专业的帮助,但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让你感到不那么孤单。 3.关注自我保健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4.不要独自承受 心理疾病是常见的,而且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困扰。不要害怕寻求帮助,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指导。 记住,你并不孤单,寻求帮助是恢复和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2025-05-16 13:34:34
  • 咬手指是什么心理

    咬手指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比如因紧张焦虑引发,但若是无法控制地咬手指,则可能是强迫症的表现。 一、正常情况:当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时,咬手指是常见的正常反应。一旦导致紧张和焦虑的因素消除,咬手指行为通常会自然停止,对此不必过度担忧。 二、强迫症:如果在紧张焦虑时会咬手指,而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仍不可控制地想要咬手指,那么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强迫症。在这种情形下,需要进行心理咨询以查找原因,并开展心理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刻意地去制止咬手指行为,一般情况下症状都能逐渐得到改善。而若是属于病理性的咬手指,就应当立即就医并接受治疗。 总之,咬手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

    2025-05-16 13:32:52
  •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一样的吗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不一样,虽然两者都属于精神疾病,但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而人格分裂症患者没有精神病性症状。人格分裂症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因此,在治疗和诊断上需要进行区分。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不一样。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特征是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分裂,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存在一定风险。而人格分裂症在学名上称为“解离症/间歇性人格分离”,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而人格分裂症患者并没有精神病性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因此,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区分和治疗。

    2025-05-16 13:31:37
  • 自恋型人格障碍能治好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难以治愈,但可通过治疗和支持管理和改善症状,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或有帮助,患者及家人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 自恋型人格障碍通常难以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和支持来管理和改善症状。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需要他人的钦佩以及缺乏同理心。这些特征使得患者难以接受自己的问题,并可能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药物治疗也可能用于缓解伴随的情绪问题。 然而,即使接受治疗,患者也可能需要长期的努力来改变根深蒂固的行为和态度。此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例,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和专业的支持。

    2025-05-16 13:31:09
  • 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情绪、行为、社交、学习、饮食和睡眠等方面,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家长和老师需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儿童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爱。 1.情绪问题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焦虑、恐惧等。 2.行为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攻击性强等。 3.社交问题 社交退缩、不合群、自卑、社交恐惧等。 4.学习问题 学习困难、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缺乏等。 5.饮食问题 挑食、厌食、暴饮暴食等。 6.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夜惊、梦魇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儿童也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2025-05-16 13:30: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