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展开
  • 七天告别精神焦虑症,真的吗

    精神焦虑症治疗需个性化方案,含心理和可能的药物治疗等,是渐进过程,医学研究显示短期七天难根本解决,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宣称七天告别不符合科学规律,治疗是综合多因素循序渐进的过程。 精神焦虑症的治疗通常需要个性化的方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都可能不同。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可能的药物治疗等。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例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焦虑相关的思维和行为,并逐步进行调整,这个过程通常不是在七天内就能完全完成的。 从医学研究角度分析 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焦虑症的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例,有研究显示,一般需要经过数周甚至数月的持续治疗,患者才能逐步改善症状。短期的七天时间很难让患者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焦虑症的核心问题。药物治疗方面,药物的起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这也不是在短短七天内就能达到告别精神焦虑症的效果。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精神焦虑症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和个性化。由于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治疗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不能期望在七天内解决问题。而对于成年患者,虽然可能在心理承受和认知能力上相对更成熟一些,但精神焦虑症的治疗也需要遵循科学的步骤,七天内实现告别也是不现实的。 总之,宣称“七天告别精神焦虑症”不符合精神焦虑症治疗的科学规律,精神焦虑症的治疗是一个需要综合多种因素、经过一定时间循序渐进的过程。

    2025-09-09 12:11:29
  • 社交恐惧吃什么药有效果?

    临床用于社交恐惧治疗的SSRI类药物帕罗西汀可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缓解核心症状,苯二氮类药物阿普唑仑可短期缓解急性发作焦虑但有依赖风险需谨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能缓解躯体症状但特殊人群禁用,儿童青少年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女性患者需关注药物对月经影响,有基础病史患者用药要留意相互作用及对病情影响需医生全面评估规范用药。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帕罗西汀是临床常用于社交恐惧治疗的SSRI类药物,多项研究表明其能有效缓解社交恐惧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核心症状,通过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来改善情绪和社交相关的焦虑表现。 二、苯二氮类药物 阿普唑仑可短期用于缓解社交恐惧急性发作时的焦虑症状,能快速减轻紧张、不安等情绪,但因其有依赖风险,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应用。 三、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可用于缓解社交恐惧引发的躯体症状,如心悸、手抖等,通过阻断β受体减轻交感神经兴奋相关表现,但哮喘患者等特殊人群禁用,使用时需充分考虑个体基础病史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等,药物使用需极为谨慎,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 女性患者:需关注药物对月经等生理周期的可能影响,用药过程中若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使用相关药物时要特别留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病情的影响,需在医生全面评估后规范用药。

    2025-09-09 12:07:14
  • 治疗失眠的药物名称

    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包括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及非苯二氮类如佐匹克隆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不同类药物各有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如苯二氮类长期用有耐受性等问题,非苯二氮类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相对少,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依赖性风险低,具催眠效果抗抑郁药用于失眠基于其镇静等作用且需考虑相关因素及监测精神状态等。 苯二氮类:如地西泮,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受性、依赖性等问题,老年人对其敏感性较高,使用时需谨慎,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等。 非苯二氮类:包括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这类药物相较于传统苯二氮类,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起效较快,对睡眠结构影响较小,但也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头晕、口苦等不适,老年人使用时同样要关注药物对认知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通过选择性激动褪黑素MT1和MT2受体,调整睡眠-觉醒周期来发挥催眠作用,其不影响GABA受体,依赖性风险较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使用时需在医生评估利弊后谨慎决定。 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某些抗抑郁药在小剂量使用时可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如多塞平,但其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用于失眠治疗时是基于其镇静等作用,使用时要考虑抗抑郁药物本身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对于有抑郁病史或同时患有抑郁症的失眠患者可能适用,但需密切监测精神状态等变化。

    2025-09-09 12:04:41
  • 如何解决拖延症的方法

    拖延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效率。解决方法包括设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消除干扰、建立习惯、寻求支持、奖励自己、接受失败和寻求专业帮助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拖延,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 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效率。以下是一些解决拖延症的方法: 1.设定明确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为每个目标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展,并激发你的动力。 2.制定计划:为每个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每周或每月需要完成的任务。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并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它们。 3.消除干扰:减少干扰,例如关闭手机、电视和社交媒体等,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4.建立良好的习惯:将重要的任务变成习惯,例如每天早上锻炼或每天晚上阅读。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5.寻求支持:告诉家人、朋友或同事你的目标和计划,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监督。他们可以鼓励你,帮助你克服拖延。 6.奖励自己:当你完成一个任务或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样可以让你感到满足,并激发你继续前进的动力。 7.接受自己的失败: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接受自己的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拖延并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拖延症严重影响你的生活,你可以寻求专业帮助,例如心理咨询或治疗。 总之,解决拖延症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通过采取上述方法,你可以逐渐克服拖延,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2025-09-09 12:00:30
  • 老年人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抑郁症表现为情绪持续隐匿低落、易激惹且长期处于沮丧悲观超两周,认知上注意力难集中、近期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缓,躯体有睡眠障碍(入睡难、浅睡、早醒或过多)、食欲明显改变(减退或亢进致体重变化)及多处不明原因无器质性病变的躯体疼痛。 一、情绪症状 老年人抑郁症常表现为持续且较为隐匿的情绪低落,相较于年轻人更易被忽视,部分老人可出现易激惹现象,情绪波动较大,长期处于沮丧、悲观的情绪状态中,且这种情绪持续时间通常超过两周,例如常常唉声叹气、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等。 二、认知症状 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难以专注于日常事务,如阅读、工作等;记忆力减退较为明显,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突出,比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约定的时间等;思维反应相对迟缓,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度降低,表现为对他人的交流回应较慢、对环境变化的感知不敏锐等。 三、躯体症状 (一)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较为常见,包括入睡困难,即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睡眠浅,稍有动静就容易醒来;早醒也是常见问题,比平时提前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部分老人可能出现睡眠过多的情况。 (二)食欲改变 食欲出现明显变化,有的老人食欲明显减退,导致摄入食物减少,体重逐渐下降;而有的老人可能出现食欲亢进,进食量增加,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三)躯体疼痛 会出现身体多处不明原因的疼痛,如头痛、背痛、关节痛等,这些疼痛经过多种医学检查往往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但老人会持续感受到身体的不适。

    2025-09-09 11:55: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