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亲子教育。展开
  • 精神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精神科疾病表现具多维度多样性不典型等复杂性,诊断依赖临床访谈具主观性,治疗需药物、心理、物理等综合且定制化,其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病程预后多样,且儿童青少年、老年、女性、有特定病史者有不同考量。 一、疾病表现的复杂性 精神科疾病的症状涵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维度,且表现多样不典型。例如抑郁症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同时常伴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失眠等,症状还受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影响而动态变化,不同患者间差异显著。 二、诊断的主观性较强 主要依赖临床访谈收集病史、症状表现等信息,缺乏如实验室检查般的客观指标,需医生综合评估患者主观体验、行为表现及病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诊断,不同医生因经验与方法差异可能存在一定判断分歧。 三、治疗的综合性 包含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药物治疗用于调节神经递质等生理机制;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冲突、认知偏差等开展干预;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适用于特定严重情况,且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定制。 四、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 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与心理创伤、家庭关系、社会压力等密切相关。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治疗中需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社会背景并予以干预。 五、病程和预后的多样性 不同精神疾病病程差异大,如部分焦虑障碍经规范治疗可较快缓解,而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病程迁延,预后受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社会功能缺损。 六、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青少年:需关注其心理发展阶段,避免过早使用不适合药物,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游戏治疗等。 老年患者:常伴随躯体疾病,治疗时需考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女性患者:孕期、围产期等特殊时期易受激素变化影响精神状态,需谨慎评估与治疗。 有特定病史者:如曾有药物滥用史者,精神科治疗中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滥用的药物。

    2025-10-10 10:00:56
  • 引起神经官能症发病的精神应激因素有哪些

    神经官能症可由工作压力、家庭环境、情感挫折、重大生活事件等精神应激因素引发,工作压力大需合理规划时间并通过运动冥想等减压,家庭环境不良要营造和谐氛围,情感挫折需心理支持疏导调整,重大生活事件需专业心理干预度过创伤期。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可能引发神经官能症。例如,长期处于父母频繁争吵、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儿童和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其心理会受到较大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等情况,长期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家长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而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也需要积极调整家庭关系,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神经官能症风险。 情感挫折因素 情感方面的挫折也是重要的精神应激因素。比如失恋、婚姻破裂等情况。当个体经历重大情感挫折时,会陷入强烈的悲伤、失落、焦虑等情绪中。研究发现,这种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对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产生影响,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加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几率。对于经历情感挫折的人群,需要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进行情绪的疏导和调整,通过社交活动等方式逐渐走出情感阴影,维护心理健康。 重大生活事件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也属于精神应激因素。以亲人离世为例,当个体遭遇亲人突然离世的重大打击时,会产生极度的悲痛情绪,这种长期的悲痛情绪会对身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会超过人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神经官能症。对于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人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来帮助其度过心理创伤期,例如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5-10-10 09:59:43
  • 心里难受死了

    心里难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情绪问题、身体健康问题、药物副作用、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可尝试放松技巧、调整生活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需特别关注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里难受。建议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适度的运动。此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也是一个好主意。 2.身体健康问题:某些身体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胃肠问题等,也可能引起心里难受。如果难受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心里难受的副作用。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缺乏睡眠、饮食不规律、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休息。 5.环境因素: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问题、生活中的重大变故等都可能导致心里难受。尝试改变环境或寻找支持系统,如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或加入支持小组。 6.自我关爱: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学会照顾自己。可以尝试一些自我关爱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泡温泉、旅行等,放松身心。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或严重的心里难受,尤其是伴随其他严重症状的情况,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心理健康专家的建议。他们可以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他们感到心里难受,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妥善处理。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最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心里难受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2025-10-10 09:59:30
  • 老是胡思乱想往坏处想,担心各种事情

    老是胡思乱想往坏处想,担心各种事情可能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可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放松、改变思维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压力和寻求支持等方式应对。 老是胡思乱想往坏处想,担心各种事情,可能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表现。以下是关于这种情况的一些信息: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过度和不切实际地担心各种事情,这种担心往往持续很长时间,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患者可能会对未来的事情感到担忧,对日常琐事过度担心,甚至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过分关注。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应对这种情况的建议: 1.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可以评估你的症状,并提供适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2.学会放松: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担忧。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放松练习,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3.改变思维方式:注意自己的思维模式,尝试挑战和改变那些过度消极和灾难性的想法。学会用更现实和理性的方式看待事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4.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焦虑很重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时间管理。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和其他兴奋剂。 5.管理压力:学会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兴趣爱好、与朋友交流、旅行等。 6.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参加支持小组或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感到担忧或困扰,应尽快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025-10-10 09:59:04
  • 如何进行精神分裂症手术

    精神分裂症手术前需全面进行神经系统等医学检查并多学科会诊评估符合标准,手术为局限性神经外科手术针对特定脑核团毁损,术后要密切观察及综合康复干预,儿童青少年一般不首选,老年患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女性患者围手术期要关注相关情况。 一、手术前评估 1.全面医学检查:需进行神经系统详细检查,包括神经心理测试评估认知功能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等明确脑内是否存在适合手术干预的特定病灶,如明确的脑结构异常部位等。 2.多学科会诊评估:由精神科、神经外科等多科室专家共同会诊,评估患者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程度,确认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同时排除药物治疗禁忌及手术禁忌等情况。 二、手术方式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手术主要为局限性的神经外科手术,如立体定向毁损术,通过精准定位脑内特定核团(如杏仁核、扣带回等)进行毁损操作,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但该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范围,仅针对符合术前评估标准的特定患者。 三、手术后管理 1.术后密切观察: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如有无新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等,同时密切关注精神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 2.综合康复干预:术后需配合康复治疗,包括精神康复训练等,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同时需继续进行药物维持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巩固手术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因其脑发育尚未成熟,手术可能对脑发育产生未知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及规范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2.老年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权衡。 3.女性患者:需考虑生理期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在围手术期需特别关注其生理及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确保恢复过程顺利。

    2025-10-10 09:57: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