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鼻咽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颈肿瘤、肺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鼻咽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颈肿瘤、肺癌。展开
  • 肺癌患者应该进食哪些食物

    肺癌患者需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西兰花、胡萝卜、柑橘类水果,食用全谷物、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吃具抗癌作用的香菇、芦笋、蓝莓等,老年患者选易消化蛋白质来源,化疗患者吃清淡易消化蔬果,伴糖尿病者控碳水摄入优先低升糖指数全谷物。 一、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肺癌患者常因机体消耗及治疗影响导致营养流失,需补充优质蛋白质以维持体力与组织修复。瘦肉(如鸡肉、牛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蛋白质,研究显示充足蛋白质摄入可维持患者肌肉量、增强免疫力;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兼具蛋白质补充与抗炎作用;蛋类含有人体易吸收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素;豆类(如黄豆、黑豆)属植物蛋白优质选择,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约36克,可制成豆浆、豆腐等易消化食品供患者食用。 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维生素对肺癌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维持至关重要。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及膳食纤维,其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抗癌潜力,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每100克胡萝卜约含胡萝卜素8285微克;橙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含维生素C约33毫克,具抗氧化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患者每日适量摄入。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可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预防便秘。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含丰富膳食纤维,每100克燕麦含膳食纤维约10.6克,能增加饱腹感、延缓血糖上升且促进肠道蠕动,其富含的β-葡聚糖具调节免疫作用;红薯亦为膳食纤维良好来源,每100克红薯含膳食纤维约1.6克,可促进肠道健康,且热量较低,适合替代部分精制谷物作为主食。 四、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 香菇含香菇多糖等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其具免疫调节与抗肿瘤作用,可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可通过凉拌、煲汤等方式食用;芦笋含天冬酰胺、微量元素硒等,硒具抗氧化与抗癌特性,研究显示硒可降低癌症发病风险,芦笋可清炒或焯水后凉拌;蓝莓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具抗炎与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可作为加餐水果供患者食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肺癌患者因消化功能减退,宜选择易消化蛋白质来源,如将肉类做成肉泥、鱼做成鱼丸等;化疗期间患者若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可选择清淡易消化蔬果,做成蔬果泥、过滤果汁等,保证营养摄入同时减轻胃肠道负担;伴有糖尿病的肺癌患者,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时需控制摄入量,优先选低升糖指数全谷物等,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病情。

    2025-10-17 12:49:24
  • 前列腺癌能治好么

    前列腺癌能否治好取决于疾病相关因素(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相关因素(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及患者个体相关因素(年龄、身体一般状况、基础病史),早期前列腺癌有较大治愈可能,中晚期难以完全治愈,但规范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患者应积极配合个体化治疗并保持良好心态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限。 一、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临床分期:早期前列腺癌(如局限性前列腺癌)相对预后较好,通过手术等治疗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例如,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的前列腺癌,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而中晚期前列腺癌(如已发生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治疗难度较大,总体预后相对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也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病理分级:高分化的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低分化的前列腺癌恶性程度高,更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预后相对不佳。 二、与治疗相关的因素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如果手术成功且切除彻底,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人群和风险,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状况等因素不能耐受手术。 放疗:包括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等。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患者或中晚期患者的局部控制等有重要作用。放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合适的放疗也有较高的治愈率。 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生长往往依赖雄激素,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雄激素水平或阻断雄激素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可延长生存时间,但一般难以达到完全治愈。 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且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但总体治愈率较低。 三、与患者个体相关的因素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更强,在治疗后恢复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 身体一般状况:身体一般状况良好、体能状态评分较高的患者更能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而身体状况较差、体能状态评分低的患者,治疗相关风险增加,预后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基础病史: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比如手术风险增加、药物选择受限等,进而影响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总体而言,早期前列腺癌有较大的治愈可能性,中晚期前列腺癌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限。

    2025-10-17 12:48:26
  • 肝癌做介入能治好吗

    肝癌做介入能否治好需综合肿瘤情况(如大小、数目、部位)和患者自身状况(如肝功能、全身状况与基础疾病)多方面因素判断,早期肿瘤较小局限时单一介入可能有治愈效果,中晚期等情况常需结合其他手段综合治疗,肿瘤大小、数目、部位及患者肝功能、全身状况等都会影响,多数需个体化综合治疗才有治好可能。 从肿瘤特征角度 肿瘤大小与数目:当肝癌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数目为单个时,介入治疗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部分患者有治愈可能。若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或者数目较多,介入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相对较高,完全治好的难度增大。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对于单发、直径≤3cm的小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常用介入方式)后5年生存率可达50%-70%左右,有一定治愈希望;而对于较大肿瘤或多发肿瘤,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肿瘤部位:如果肝癌肿瘤位于肝脏相对局限、容易通过介入操作进行栓塞等处理的部位,介入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如果肿瘤靠近大血管等重要结构,介入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且完全治好的概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肿瘤紧邻肝门静脉主干,介入治疗中发生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风险增加,同时肿瘤完全控制难度加大。 从患者自身状况角度 肝功能情况: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及能否治好有重要影响。Child-PughA级的患者,肝功能较好,能够较好地耐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快,治疗效果相对理想,有更大可能通过综合治疗实现一定程度的病情控制,甚至接近临床治愈。而Child-PughB级或C级的患者,肝功能较差,介入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肝衰竭等,而且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相对更高,完全治好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例如Child-PughA级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能够较好地支持后续可能的联合治疗,而Child-PughC级患者往往身体状况较差,难以承受多种治疗带来的负担。 全身状况与基础疾病:患者的全身一般状况,如年龄、是否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也会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及能否治好。年轻、全身状况良好且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相对更好,在接受综合治疗后有更多机会控制肿瘤,向临床治愈靠近。而年老、全身状况差且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风险增大,完全治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等情况,限制了治疗的深入开展和预后。 总之,肝癌做介入治疗有治好的可能,但要依据肿瘤具体特征和患者自身状况综合判定,多数情况下需结合多种治疗手段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5-10-17 12:47:22
  • 癌症有哪些前兆症状

    身体某些部位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肿块可能是癌症前兆如乳腺、淋巴结、腹部等部位,异常出血包括鼻出血、咯血、便血、阴道异常出血分别可能与鼻咽癌、肺癌、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等相关,短期内无诱因显著体重下降可能是癌症信号,不同癌症可引发相应部位疼痛,不明原因持续低热经抗感染无效可能与肿瘤有关,长期乏力难缓解可能与癌症相关,老年人需关注细微变化,女性留意乳腺妇科筛查,长期吸烟酗酒人群警惕相关症状,有家族史人群提高警惕并筛查。 一、身体肿块 身体某些部位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是癌症常见前兆之一。例如乳腺部位发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的肿块,可能与乳腺癌相关;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淋巴结;腹部触及异常肿块,可能提示胃肠道肿瘤等。 二、异常出血 1.鼻出血:无明确诱因的反复鼻出血,尤其是单侧鼻出血,可能与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有关。 2.咯血: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咯血,可能是肺癌的前兆表现。 3.便血:大便带血,颜色暗红或黑便,可能与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相关。 4.阴道异常出血:非经期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需排查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 三、体重变化 短期内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如3个月内体重下降5%以上),可能是癌症的信号。肿瘤细胞消耗身体能量,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体重减轻。 四、疼痛 不同部位的癌症可能引发相应部位的疼痛。例如肺癌可导致胸痛;骨肿瘤会引起病变部位的骨痛;胰腺癌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等。疼痛往往是肿瘤生长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所致,但需注意部分肿瘤早期可能无明显疼痛表现。 五、发热 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体温37.5℃~38℃左右),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等因素有关,如肝癌、肾癌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六、乏力 长期感到疲惫不堪,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仍无法缓解,可能是癌症消耗机体能量、影响正常代谢等导致的。例如白血病患者常伴有乏力、贫血等表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锐,更需密切关注身体细微变化,如体重变化、不明原因疼痛等,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癌症。 女性:除关注乳腺肿块、阴道异常出血外,还需留意月经周期、经量等变化,定期进行乳腺、妇科相关筛查。 长期吸烟酗酒人群:肺癌、肝癌等发病风险较高,应尤其警惕咳嗽、咯血、肝区不适等前兆症状,定期进行胸部CT、肝癌标志物等检查。 有癌症家族史人群:由于遗传易感性,对身体出现的异常前兆症状应提高警惕,必要时提前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及肿瘤筛查。

    2025-10-17 12:46:18
  • 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什么

    胃癌主要转移途径包括直接浸润(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淋巴转移(最常见,癌细胞先转移局部淋巴结后向远处转移)、血行转移(癌细胞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肝、肺、骨、脑等部位)、腹膜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后种植于腹膜及脏器表面,女性可致Krukenberg瘤),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转移情况有差异。 直接浸润:胃癌细胞可以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生长,不断扩大癌灶范围。例如,胃癌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的邻近器官,如肝、胰腺、大网膜等。癌细胞从原发部位出发,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浸润并破坏邻近正常组织和器官。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直接浸润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更易发生癌细胞的直接浸润;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病史的患者,其胃黏膜本身存在病理改变,也可能影响癌细胞浸润的进程。 淋巴转移:这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胃癌细胞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然后可逐渐向远处淋巴结转移。胃周淋巴结有不同的分站,按照距离胃的远近分为第一站、第二站等。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会沿着淋巴管转移到更远处的淋巴结,如左锁骨上淋巴结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淋巴转移的速度和范围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淋巴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可能减弱,淋巴转移可能相对更快或范围更广;男性和女性在淋巴转移方面可能没有显著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会产生影响,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患者,可能导致机体免疫调节紊乱,影响淋巴系统对癌细胞的防御功能,从而影响淋巴转移情况。 血行转移:癌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其次是肺、骨、脑等。癌细胞进入血管后,随血流到达远处器官,在适宜的组织环境中定植生长,形成转移灶。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血行转移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内环境紊乱,可能更有利于癌细胞在血管内的存活和转移;年龄较大的患者,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癌细胞的血行转移过程。 腹膜种植转移:当胃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外后,可脱落至腹膜腔,种植于腹膜及脏器表面形成转移结节。女性患者在腹膜种植转移方面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胃癌细胞种植到卵巢时,可形成转移性卵巢肿瘤,称为Krukenberg瘤。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经常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质的人群,可能腹膜种植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有胃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腹膜的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也会影响腹膜种植转移的发生概率。

    2025-10-17 12:44: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