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做激光近视手术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激光近视手术有诸多条件要求,年龄一般18-50周岁,近视度数需稳定两年以上且每年增长不超50度,眼部要角膜厚度达标、无严重疾病、泪液分泌正常,全身要健康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孕期哺乳期女性、特定全身性疾病活动期及精神疾病未控人群等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年龄条件 一般来说,18周岁至50周岁是比较常见的激光近视手术适用年龄范围。18周岁之前,眼球还处于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手术效果难以预测;而50周岁之后,眼部会出现老花等退行性变化,也不太适合进行激光近视手术。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还需要结合个体的眼部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例如,有些特殊职业人群可能对视力要求较高,即使超过50周岁,但眼部检查符合一定条件,在医生评估后也可能会考虑手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二、近视度数稳定 近视度数要稳定两年以上,每年的度数增长通常不超过50度。如果近视度数不稳定,术后很可能会再次出现近视,影响手术效果。比如,一些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近视度数可能会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马上进行激光近视手术,需要等度数稳定后再评估。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近期近视度数仍有明显变化,也需要进一步观察,暂缓手术。 三、眼部健康状况 1.角膜厚度:角膜厚度是激光近视手术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准分子激光手术要求角膜厚度至少达到450-500微米以上,飞秒激光手术对角膜厚度的要求相对稍低一些,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厚度标准。角膜过薄的话,手术中切削角膜后可能会导致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例如,通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可以精确测量角膜厚度,医生会根据测量结果来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眼部无其他严重疾病:眼部不能患有严重的角膜炎、青光眼、圆锥角膜、眼底病变等疾病。比如,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形态异常,进行激光近视手术会加重病情;青光眼患者眼压异常,手术可能会影响眼压控制,甚至导致病情恶化。需要通过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来排除这些眼部疾病。 3.泪液分泌功能:泪液分泌要正常,眼部没有干燥综合征等影响泪液分泌的疾病。因为泪液对眼睛有润滑和保护作用,如果泪液分泌不足,术后可能会出现干眼等不适症状,影响恢复和视力稳定。可以通过泪液分泌试验等检查来评估泪液分泌功能。 四、全身健康状况 身体要健康,没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眼部伤口的愈合,增加手术感染等风险;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累及眼部,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需要进行全身的健康评估,包括血糖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相关检查。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眼部的生理状态,哺乳期女性需要考虑药物等因素对婴儿的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在孕期和哺乳期进行激光近视手术,最好在停止哺乳后,经过眼部检查符合条件再考虑。 2.患有某些特定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需要等病情稳定后,在医生评估下再决定是否能进行手术。另外,有精神疾病病史且未控制稳定的人群,由于手术时需要患者配合,也不适合进行激光近视手术。

    2025-09-29 13:17:58
  • 做眼睛手术有什么危害

    眼睛手术存在多种风险,包括感染风险(术后护理不当等易致感染,免疫力低者风险更高)、视力回退或不稳定风险(术后不良用眼习惯等可致近视手术患者视力回退,青少年相对更高)、干眼症风险(超三成至五成患者术后出现,长期用电子设备等人群概率更高)、角膜并发症风险(角膜屈光手术有角膜瓣移位等并发症,从事剧烈运动等人群风险增加)、眼压异常风险(手术可致眼压异常,有相关家族史等人群需密切监测)。 一、感染风险 眼睛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术后若护理不当,比如未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眼部,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甚至更严重的眼内感染。例如,有临床研究显示,眼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约为0.5%-1%左右,这与手术环境的洁净程度、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术后的眼部卫生护理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他们自身抵抗病原体的能力较弱,更易受到细菌等的侵袭。 二、视力回退或不稳定 以近视手术为例,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这是因为近视手术只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来矫正近视,但如果患者术后仍然存在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等,可能会导致眼轴进一步变化或者角膜形态再次发生微小改变,从而引起视力回退。有研究表明,近视手术后1-2年视力回退的发生率约为5%-10%。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由于其身体仍在发育,眼轴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相对而言视力回退的风险可能更高一些,因为他们的眼部生理状态还不够稳定。 三、干眼症 很多眼部手术都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干眼症。例如,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操作可能会损伤泪腺或影响泪液的分泌、分布等。据统计,约有30%-50%的眼部手术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症状。对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本身泪液分泌较少的人群,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概率可能会更高,因为他们原本眼部的泪液状态就不太理想,手术进一步干扰了泪膜的平衡。 四、角膜并发症 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可能出现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如角膜瓣移位、褶皱等。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为例,角膜瓣移位的发生率约为0.1%-0.5%左右,这可能与手术操作过程中角膜瓣制作的技术、术后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因素有关。对于从事剧烈运动或者眼部容易受到外伤的人群,如运动员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相对增加,因为外力可能导致原本贴合的角膜瓣发生位置变化。另外,还可能出现角膜感染、角膜雾状混浊等并发症,这些都与手术的创伤、术后的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 五、眼压异常 眼部手术可能会影响房水的流出途径或产生炎症反应等,从而导致眼压异常。比如青光眼手术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眼压升高可能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而眼压降低可能会引起浅前房等并发症。有研究发现,眼部手术后眼压异常的发生率约为3%-8%。对于本身有青光眼家族史或者存在眼压调节异常风险的人群,术后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眼压,因为他们对眼压变化更为敏感,一旦出现眼压异常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视力的不可逆损伤。

    2025-09-29 13:17:04
  • 白内障后发障激光后注意事项

    白内障后发障激光术后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包括避免揉眼和保持眼部清洁的眼部护理、合理用眼及避免强光刺激的用眼休息、观察视力和眼部不适的症状观察、按时遵医嘱用药、注意营养均衡和避免刺激性食物的饮食注意以及按规定时间定期复查,以保障眼部恢复良好。 一、术后眼部护理 1.避免揉眼:白内障后发障激光术后要严格避免揉眼,因为揉眼可能导致眼部组织移位、损伤,影响手术效果,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告诫患者及家属注意防止揉眼动作,尤其是儿童,需加强看护,避免其不自觉揉眼。 2.保持眼部清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可按照医生指导使用眼药水等进行局部清洁,但要避免让污水、脏物进入眼内,防止引发感染。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清洁方式需适当调整,如儿童可能需要更温和的清洁方式,避免刺激眼部。 二、用眼休息 1.合理用眼时间:术后要注意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控制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长,一般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缓解疲劳。 2.避免强光刺激:术后眼睛对光线较为敏感,要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等防护用具,减少紫外线等对眼睛的伤害,不同年龄人群对强光刺激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儿童眼睛更娇嫩,更需要做好防护。 三、观察眼部症状 1.视力变化观察:密切观察视力变化情况,术后视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患者对视力变化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通过家长观察其日常行为来判断视力是否有异常,如是否出现行走碰撞等情况。 2.眼部疼痛等不适观察:留意是否有眼部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若出现眼部疼痛加剧、红肿明显等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并发症,需尽快复诊。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眼部出现异常症状时更要重视,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恢复,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四、遵循医嘱用药 1.按时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使用眼药水等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不同年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监督用药,确保用药规范。 2.了解药物注意事项:了解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如某些眼药水可能有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使用时要注意观察眼部反应,若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药物时需更谨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五、饮食注意事项 1.营养均衡: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不同年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保证营养全面;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 2.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眼部的不良刺激,防止影响眼部恢复。例如,年轻人可能更偏好辛辣食物,需提醒其术后暂时避免食用,老年人也要注意饮食清淡。 六、定期复查 1.按规定时间复查:要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眼部恢复情况,医生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或给出进一步的健康指导。不同年龄患者复查的配合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积极带其按时复查。

    2025-09-29 13:15:23
  • 斜视手术会有危害吗

    斜视手术是常见眼科手术但有潜在危害,术中可能出血、眼外肌损伤;术后可能矫正不足或过矫、感染、干眼症、复视;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且关注视力发育等,成年患者要注意自身基础健康状况,该手术相对安全有效,患者应充分了解风险收益并与医生沟通。 一、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1.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血管损伤导致出血,但一般量较少,通过手术操作可有效处理,严重大出血情况较为罕见。这是因为眼科手术操作精细,医生会在手术中密切关注血管情况,尽量避免严重出血。 2.眼外肌损伤:斜视手术是对眼外肌进行操作,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眼外肌,不过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眼外肌损伤可能会影响眼球的运动控制,导致术后眼球运动异常等问题,但通过精准的手术操作可以将这种风险降到很低。 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1.矫正不足或过矫:这是斜视手术较常见的术后问题。矫正不足是指术后斜视情况仍未完全纠正,过矫则是指术后出现了相反方向的斜视。其发生原因与患者的斜视类型、病情复杂程度以及医生的手术技巧等有关。例如,一些复杂的斜视病例,如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等,术后矫正不足或过矫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矫正不足或过矫,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调整,但再次手术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2.感染:术后眼部有感染的风险,虽然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感染可能是由于术后眼部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医生会在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并叮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 3.干眼症:斜视手术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导致术后出现干眼症。这是因为手术操作可能会对眼部的泪腺或相关结构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方法缓解,但严重的干眼症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 4.复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复视现象,即看东西重影。这是因为术后眼球的运动协调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视。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复视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少数患者复视会持续较长时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进行斜视手术时,由于其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特点,需要特别谨慎。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术后恢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眼部情况和视力发育情况,因为儿童的视力发育处于关键时期,任何眼部问题都可能对视力发育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术后护理,避免儿童用手揉眼等不良行为,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来说配合度较好,但也需要注意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如果成年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术后感染等风险可能会增加。所以成年患者在术前需要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 斜视手术总体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斜视的方法,虽然存在一定危害,但在规范的医疗操作下,其危害发生概率较低,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斜视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危害的发生。

    2025-09-29 13:14:08
  • 右眼玻璃体混浊怎么办

    右眼玻璃体混浊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年龄、用眼过度等有关,非药物干预可观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病理性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儿童、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右眼玻璃体混浊的常见原因及分类 右眼玻璃体混浊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玻璃体混浊通常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逐渐发生液化,这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另外,长期用眼过度、高度近视等也可能导致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则是由眼部疾病引起,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玻璃体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从而引发混浊。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观察与随访:对于生理性玻璃体混浊且不影响视力的情况,首先要定期观察,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以监测玻璃体混浊的变化情况。如果是年龄相关性的生理性玻璃体混浊,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只要没有出现突然加重等异常情况,定期随访即可。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建议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更要注意合理用眼,因为高度近视本身就增加了玻璃体混浊以及其他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眼部也有一定的益处,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可能导致眼部受到撞击的运动,以免加重玻璃体混浊相关的病情。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胡萝卜等)和水果(橙子、蓝莓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可能对玻璃体混浊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三、病理性玻璃体混浊的处理 如果是病理性玻璃体混浊,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体混浊,需要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视网膜裂孔,可能需要进行激光封闭治疗;如果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眼内注射药物、视网膜光凝等治疗措施。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右眼玻璃体混浊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等有关。儿童玻璃体混浊需要及时就医,详细检查排除先天性眼部疾病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密切观察儿童眼部症状变化以及全身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是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高发人群,在观察随访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的依从性,帮助老年人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相关眼部情况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本身眼部结构存在一定异常,发生玻璃体混浊的风险较高。这类患者要更加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到外伤,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定期眼部检查,一旦发现玻璃体混浊相关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因为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而玻璃体混浊可能是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先兆表现。

    2025-09-29 13:11: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