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斜视手术会有危害吗

    斜视手术是常见眼科手术但有潜在危害,术中可能出血、眼外肌损伤;术后可能矫正不足或过矫、感染、干眼症、复视;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且关注视力发育等,成年患者要注意自身基础健康状况,该手术相对安全有效,患者应充分了解风险收益并与医生沟通。 一、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1.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血管损伤导致出血,但一般量较少,通过手术操作可有效处理,严重大出血情况较为罕见。这是因为眼科手术操作精细,医生会在手术中密切关注血管情况,尽量避免严重出血。 2.眼外肌损伤:斜视手术是对眼外肌进行操作,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眼外肌,不过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眼外肌损伤可能会影响眼球的运动控制,导致术后眼球运动异常等问题,但通过精准的手术操作可以将这种风险降到很低。 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1.矫正不足或过矫:这是斜视手术较常见的术后问题。矫正不足是指术后斜视情况仍未完全纠正,过矫则是指术后出现了相反方向的斜视。其发生原因与患者的斜视类型、病情复杂程度以及医生的手术技巧等有关。例如,一些复杂的斜视病例,如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等,术后矫正不足或过矫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矫正不足或过矫,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调整,但再次手术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2.感染:术后眼部有感染的风险,虽然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感染可能是由于术后眼部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医生会在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并叮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 3.干眼症:斜视手术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导致术后出现干眼症。这是因为手术操作可能会对眼部的泪腺或相关结构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方法缓解,但严重的干眼症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 4.复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复视现象,即看东西重影。这是因为术后眼球的运动协调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视。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复视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少数患者复视会持续较长时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进行斜视手术时,由于其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特点,需要特别谨慎。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术后恢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眼部情况和视力发育情况,因为儿童的视力发育处于关键时期,任何眼部问题都可能对视力发育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术后护理,避免儿童用手揉眼等不良行为,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来说配合度较好,但也需要注意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如果成年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术后感染等风险可能会增加。所以成年患者在术前需要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 斜视手术总体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斜视的方法,虽然存在一定危害,但在规范的医疗操作下,其危害发生概率较低,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斜视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危害的发生。

    2025-09-29 13:14:08
  • 右眼玻璃体混浊怎么办

    右眼玻璃体混浊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年龄、用眼过度等有关,非药物干预可观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病理性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儿童、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右眼玻璃体混浊的常见原因及分类 右眼玻璃体混浊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玻璃体混浊通常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逐渐发生液化,这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另外,长期用眼过度、高度近视等也可能导致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则是由眼部疾病引起,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玻璃体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从而引发混浊。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观察与随访:对于生理性玻璃体混浊且不影响视力的情况,首先要定期观察,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以监测玻璃体混浊的变化情况。如果是年龄相关性的生理性玻璃体混浊,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只要没有出现突然加重等异常情况,定期随访即可。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建议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更要注意合理用眼,因为高度近视本身就增加了玻璃体混浊以及其他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眼部也有一定的益处,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可能导致眼部受到撞击的运动,以免加重玻璃体混浊相关的病情。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胡萝卜等)和水果(橙子、蓝莓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可能对玻璃体混浊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三、病理性玻璃体混浊的处理 如果是病理性玻璃体混浊,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体混浊,需要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视网膜裂孔,可能需要进行激光封闭治疗;如果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眼内注射药物、视网膜光凝等治疗措施。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右眼玻璃体混浊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等有关。儿童玻璃体混浊需要及时就医,详细检查排除先天性眼部疾病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密切观察儿童眼部症状变化以及全身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是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高发人群,在观察随访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的依从性,帮助老年人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相关眼部情况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本身眼部结构存在一定异常,发生玻璃体混浊的风险较高。这类患者要更加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到外伤,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定期眼部检查,一旦发现玻璃体混浊相关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因为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而玻璃体混浊可能是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先兆表现。

    2025-09-29 13:11:35
  • 眼睛红肿疼痛是怎么回事

    眼睛红肿疼痛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病毒性结膜炎(由病毒感染,具传染性,分泌物水样等)、角膜炎(由多种病菌感染,有视力下降等表现);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有瘙痒等表现)、眼外伤(眼部受外力,有淤血等表现)、干眼症(多种因素致,有干涩等表现)、青光眼(病理性眼压升高致,急性发作有视力下降等表现)。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眼睛红肿疼痛 (一)细菌性结膜炎 成因:通常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行为易导致细菌侵入结膜引发炎症。例如,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细菌性结膜炎。 表现:眼睛会出现明显红肿,伴有较多脓性分泌物,疼痛较明显,可能还会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等。儿童可能会频繁眨眼,因为眼部不适。 (二)病毒性结膜炎 成因:由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与患者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在夏季、秋季等病毒活跃季节,感染风险较高。 表现:眼睛红肿,分泌物一般为水样或浆液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伴有流泪、畏光等症状。儿童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如低热等情况。 (三)角膜炎 成因: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外伤、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且不注意护理等都可能诱发角膜炎。比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如果护理不当,容易让病菌侵入角膜导致感染。 表现:眼睛红肿疼痛较为明显,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儿童若发生角膜炎,可能会因为表述不清而表现为频繁用手揉眼、眼部不适等。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眼睛红肿疼痛 (一)过敏因素 成因:当眼睛接触到过敏原时,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会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例如,春季花粉传播时,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后易出现眼睛过敏。 表现:眼睛红肿,伴有明显瘙痒感,可能还会有流泪、灼热感等。儿童过敏时可能会不断用手揉眼,因为眼部瘙痒难忍。 (二)眼外伤 成因: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擦伤等情况。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慎碰到眼睛,或者工作中眼部被异物击中等。 表现:受伤部位的眼睛会出现红肿疼痛,根据外伤程度不同,可能还会有淤血、出血、视物模糊等情况。儿童眼外伤需要特别重视,因为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此类情况。 (三)干眼症 成因:多种因素可导致干眼症,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处于空调环境、年龄增长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更容易患干眼症。 表现:眼睛红肿、干涩、疼痛,还可能有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儿童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可能引发干眼症相关症状,但相对较少见。 (四)青光眼 成因: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类型。原发性青光眼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表现:急性发作时眼睛红肿疼痛明显,同时伴有视力急剧下降、头痛、恶心等症状。老年人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眼压等情况。儿童青光眼相对少见,但也有先天性青光眼等情况,需要通过眼部检查早期发现。

    2025-09-29 13:09:49
  • 白内障术后头晕

    白内障术后头晕可能由血压波动、麻醉因素、体位变化、精神心理因素、低血糖等原因引起,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应对措施,如监测并调整高血压患者血压、观察麻醉恢复情况、指导患者缓慢改变体位、进行心理疏导及检测调整血糖等。 一、血压波动 原因分析:白内障手术属于局部手术,但手术应激可能引起患者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术中术后血压可能升高或降低,血压异常波动可导致头晕。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头晕。 应对措施:术前需密切监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整降压药物至合适状态。术后也要定期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异常,需及时请心内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调整血压至平稳范围。对于老年患者,血压调节能力较差,更要谨慎对待血压变化。 二、麻醉因素 原因分析:白内障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但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在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退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症状。局部麻醉药物一般作用时间较短,通常数小时内可代谢完毕,但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度不同。 应对措施:术后让患者在安静环境下休息,密切观察麻醉恢复情况。一般随着麻醉药物代谢,头晕症状会逐渐缓解。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成人不同,更要加强术后监护,确保麻醉药物完全代谢后再让其活动,避免因头晕导致摔倒等意外。 三、体位变化 原因分析:患者在白内障术后需要适当平卧休息,但部分患者可能因不习惯平卧体位,或过早改变体位,导致头部供血一时不足而出现头晕。例如从卧位突然变为坐位或站位时,重力作用使血液淤积在下肢,脑部供血减少。 应对措施:告知患者术后应遵循医生建议的体位,逐渐改变体位。卧床时可适当调整头部位置,起身时要缓慢,先坐于床边片刻,无头晕等不适后再缓慢站立行走。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更要协助其缓慢改变体位,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引发头晕导致跌倒。 四、精神心理因素 原因分析:患者对白内障手术存在担忧、紧张等情绪,术后可能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一些初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手术效果、预后等过度担心,导致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发头晕。 应对措施:医护人员在术后要主动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常规预后情况,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在术后多给予安抚和陪伴,营造轻松的氛围,减轻患儿的紧张感。 五、低血糖 原因分析:部分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因进食减少或术后身体应激导致血糖降低,引发头晕。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术后饮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若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低血糖时血糖低于2.8mmol/L,会影响脑部能量供应,导致头晕。 应对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需调整好血糖控制方案,术后密切监测血糖。若患者出现头晕且怀疑低血糖,可先快速检测指尖血糖,若血糖低于正常范围,可让患者适当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糖水等,以缓解低血糖症状。同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物方案。

    2025-09-29 13:08:40
  • 近视400度严重吗

    近视400度属中度近视,会致裸眼视力下降,影响生活与职业选择,还增加眼轴延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健康风险。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近视矫正手术)、视觉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应对。儿童青少年需家长督促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期检查,可考虑角膜塑形镜;成年人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眼部检查。 对生活的影响 日常活动:在一些需要良好远视力的活动中会受限,例如进行户外运动时,看远处的景象可能不如视力正常者清晰;在观看电影、电视时,也可能需要靠近屏幕才能看清画面内容。 职业选择:部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如飞行员、军人、某些精细操作的医疗岗位等可能无法从事。 眼部健康风险 眼轴延长:近视度数越高,眼轴通常会越长,眼轴过长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高度近视(600度及以上)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显著高于中度近视,但400度近视也会使眼轴有一定程度的延长,进而增加视网膜病变的潜在风险。 青光眼风险:中度近视患者患青光眼的几率也可能高于视力正常人群,因为近视会导致眼部结构发生改变,影响眼内房水的循环等,从而干扰眼压的正常调节,使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上升。 应对措施 光学矫正:可以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框架眼镜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佩戴方便且相对安全;隐形眼镜则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成年人,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考虑近视矫正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来评估是否适合。 视觉训练:适度的视觉训练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提高视觉功能。例如一些眼部肌肉的锻炼方法等,但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择正规的机构和合适的训练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关重要,要注意合理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连续看书、玩手机、电脑等超过1小时应适当休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因为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进展,这是被大量研究证实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延缓眼轴的延长。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青少年:400度近视在儿童青少年中相对常见,由于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近视度数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家长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果孩子近视进展较快,还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但需要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并且要注意佩戴的卫生和规范。 成年人:成年人的近视度数相对稳定,但400度近视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度数进一步加深或者出现眼部并发症。如果是从事长时间用眼工作的成年人,更要注意间隔休息,做眼保健操等缓解眼部疲劳。同时,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眼部病变。

    2025-09-29 13:06: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