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眼外伤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圆锥角膜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圆锥角膜有视力进行性下降等症状表现,裂隙灯检查早期可见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呈锥形突出,中期可见角膜前弹力层破裂等;角膜地形图可发现角膜不规则散光等特征性改变及相关量化指标;角膜厚度测量可见病变区域角膜厚度变薄,不同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患圆锥角膜。 一、症状表现 圆锥角膜患者可能出现视力进行性下降,初期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矫正,但随着病情发展,框架眼镜矫正效果不佳。还可能有散光度数进行性增加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症状可能因生长发育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期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视力下降可能被误认是近视度数增长等情况。 二、裂隙灯检查 1.早期表现 裂隙灯下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呈锥形突出是重要特征。青少年时期若发现角膜局部变薄趋势需高度警惕,因为此阶段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圆锥角膜可能有进展风险,不同性别患者在这一阶段表现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可能因个体角膜发育等不同而有细微表现差异。 2.中期表现 可见角膜前弹力层破裂,出现线状混浊等。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通过裂隙灯检查监测,因为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需更频繁观察。 三、角膜地形图检查 1.特征性改变 角膜地形图可发现角膜不规则散光,呈现典型的圆锥角膜形态,如角膜中央区域曲率半径明显变小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本身角膜健康风险可能增加,通过角膜地形图能更精准发现早期圆锥角膜的曲率变化情况,对于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不佳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定期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很有必要,以便早期发现圆锥角膜。 2.量化指标 角膜中央前表面曲率半径是重要量化指标,正常角膜中央前表面曲率半径一般在一定范围,圆锥角膜患者该指标会明显小于正常范围;角膜散光度数也是关键指标,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散光度数往往高于正常情况且进行性增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角膜还在发育,角膜地形图的量化指标需结合年龄阶段进行综合判断,因为儿童角膜曲率等有其自身发育特点,与成人不同。 四、角膜厚度测量 1.厚度变化 圆锥角膜患者病变区域角膜厚度变薄。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可辅助测量角膜厚度,不同病史的患者,若有眼部其他疾病史等,需综合考虑对圆锥角膜判断的影响,比如曾有眼部外伤史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可能有其他因素干扰,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圆锥角膜。

    2025-09-28 11:35:37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眼部和全身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眼部初发期有畏光等刺激症状及视力减退,可见角膜相应浸润病灶,复发期症状相对初发期较轻但角膜病变沿previous感染部位复发,全身原发性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且全身症状明显,复发性感染全身症状较轻,儿童原发性感染全身症状突出、眼部病变可能较严重,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病情恢复慢易复发,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严重、病变易反复发作难控制。 复发期:复发时症状相对初发期可能有所不同,但仍以眼部刺激症状为主,如再次出现畏光、流泪等,角膜病变多沿previous感染部位复发,表现为类似于初发期的角膜上皮损害,但病变往往较局限,患者的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但如果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复发时全身可能会有轻度不适,如低热等。 全身症状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全身症状相对较明显,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咽喉肿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同时眼部可出现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眼睑红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等。 复发性感染: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成年人复发性感染时全身症状通常不明显,而儿童复发性感染时如果免疫力较差,可能会有轻度的发热等全身表现,但相较于原发性感染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患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时,原发性感染的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如发热等全身症状较明显,眼部病变也可能相对较严重,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眼部及全身表现,及时发现异常就医。而复发性感染时,儿童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免疫力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较成年人明显,需要注意与其他儿童眼部疾病鉴别诊断。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无论是原发性还是复发性感染,眼部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全身抵抗力低可能导致病情恢复较慢,且容易复发,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免疫力,进而影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状往往更严重,病变容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眼部病变范围可能更广,角膜溃疡较深,治疗难度大,需要综合治疗,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免疫缺陷疾病,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025-09-28 11:34:25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有哪些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会引发眼部和全身相关症状,眼部有疼痛、畏光、流泪、充血及角膜边缘病变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 畏光:眼睛对光线敏感,见到强光时会不自主闭眼,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了眼部的感觉神经,导致眼部对光线的耐受性降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都可能出现畏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能需要佩戴墨镜等防护措施。 流泪:炎症刺激泪腺分泌增加,同时眼部的不适也会导致流泪增多。患者会不自觉地流泪,影响视力和眼部的舒适感。对于儿童患者,流泪可能会使眼部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容易引起皮肤发红、湿疹等问题,需要及时清理眼部的泪水,保持眼部周围皮肤的清洁。 眼部充血:眼部的球结膜等组织会出现明显的充血现象,表现为眼部发红。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眼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流量增加。充血的程度可以从轻度的眼白部分轻微发红到较为严重的整个眼白明显发红不等。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充血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薄,可能充血看起来更为明显。 角膜边缘病变:病变主要发生在角膜边缘部位,可出现角膜边缘的浸润、溃疡等改变。初期可能表现为角膜边缘的局限性混浊,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形成溃疡,溃疡边缘较为清晰,周围有炎症反应。这种角膜边缘的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角膜边缘病变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全身相关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至37.5℃-38.5℃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升高较为明显。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热可能相对较为常见,而且儿童对发热的耐受性较差,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成人患者如果出现发热,也需要及时评估病情,判断是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相关。 全身不适:患者可能感到全身乏力、疲倦,精神状态不佳。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同时毒素吸收等因素也会导致全身不适。在儿童患者中,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等。成人患者可能会感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需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来帮助身体恢复。

    2025-09-28 11:31:09
  • 左下眼睑跳动什么原因

    左下眼睑跳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用眼过度、精神因素、眼部疾病(如结膜炎、倒睫)、神经系统问题、药物因素、全身疾病影响等,若频繁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查因并治。 一、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导致用眼过度,眼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从而引起左下眼睑跳动。例如,成年人长时间连续工作于电脑前,用眼负担重时,就较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若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也可能引发左下眼睑跳动。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让眼睛休息,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 二、精神因素 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左下眼睑跳动。比如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或者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眼部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易引发眼睑肌肉痉挛。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三、眼部疾病 1.结膜炎:眼部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结膜炎时,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睑肌肉异常收缩,出现左下眼睑跳动。除了眼睑跳动外,还常伴有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炎眼药水治疗。 2.倒睫: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眼睑皮肤和结膜,也会引起眼睑痉挛,出现左下眼睑跳动。儿童倒睫可能与睑缘发育不全等有关,成年人倒睫可能因睑缘炎、外伤等引起。若倒睫数量少,可拔除或电解毛囊;数量多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神经系统问题 如面神经炎早期,可能会出现眼睑肌肉的异常跳动。面神经炎多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除了眼睑跳动外,还可能伴有面部其他肌肉的异常,如口角歪斜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五、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眼睑跳动,如抗精神病药物等。如果正在服用可能有此副作用的药物,且出现左下眼睑跳动,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六、全身疾病影响 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影响眼部神经肌肉功能,导致眼睑跳动,如帕金森病等。帕金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除了眼睑跳动外,还会有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其他表现。对于此类情况,需要针对全身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左下眼睑跳动频繁且长时间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面部麻木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8 11:29:41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有多种表现,眼前段有角膜水肿(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单眼发病,程度轻重不一,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虹膜改变(包括萎缩、粘连、移位);眼压异常表现为部分患者眼压升高,引发眼痛、头痛等,机制与房角结构异常致房水流出受阻有关;还会出现视力下降,因多种因素致不同程度下降,影响不同年龄患者生活。 一、眼前段表现 角膜水肿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为单眼发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异常、密度改变等导致角膜水肿,患者可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水肿程度可轻可重,轻度时可能仅在裂隙灯下发现角膜基质轻度雾状混浊,重度时角膜明显增厚、混浊,严重影响视力。不同年龄患者角膜水肿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角膜代谢活跃等因素,水肿可能发展较快,但临床相对少见该综合征在儿童中的发病。 虹膜改变 虹膜萎缩:可见虹膜纹理紊乱、变薄,部分区域色素脱失,呈现萎缩表现。不同性别患者虹膜萎缩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虹膜改变的速度或程度可能有一定特点。虹膜萎缩可导致瞳孔变形,如瞳孔呈梨形、不规则形等。 虹膜粘连: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粘连,形成房角关闭等情况。这会影响房水的流出通道,进而可能导致眼压升高。 瞳孔移位:由于虹膜周边前粘连及瞳孔区虹膜组织的改变,可出现瞳孔向病变侧移位的现象。 二、眼压异常相关表现 眼压升高 部分患者会出现眼压升高,从而引发眼痛、头痛等症状。眼压升高可影响不同年龄患者的眼部功能,儿童患者眼压持续升高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导致眼球增大等类似先天性青光眼的表现;成年患者眼压升高则主要引起眼部的胀痛、头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类似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表现。眼压升高的机制主要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导致的房角结构异常,房水流出受阻有关。 三、其他表现 视力下降 由于角膜水肿、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等多种因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的程度因人而异,轻度的角膜水肿可能仅导致轻度的视力模糊,而严重的角膜混浊、眼压升高致视神经损伤等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不同年龄患者视力下降对生活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视力下降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可能导致弱视等问题;成年患者则会明显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

    2025-09-28 11:26: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