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深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翁深宏,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75年生,医学博士,国家新药审评外聘专家,湖北省精神医学会委员兼秘书。在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1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多项科研项目。除药物治疗常见精神障碍外,对强迫症、抽动症、睡眠障碍有多种治疗方式。目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广州军区陆军总院、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上述疾病的rTMS、CES、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展开
  • 怎么治疗焦虑恐惧症

    焦虑恐惧症通常指的就是焦虑症。对于焦虑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医治。 一、药物治疗:焦虑症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等表现,若持续时间长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如盐酸丁螺环酮片,其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复方地西泮片,可起到抗焦虑等作用;盐酸普萘洛尔片,对缓解焦虑引发的躯体症状有帮助。 二、心理治疗:患上焦虑症还需及时开展心理治疗以调节情绪,能显著缓解症状。患者可前往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科,通过支持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改善情绪,减轻紧张、焦虑、恐惧等状况。 三、适当运动:焦虑症患者可能存在过度焦虑的情况,精神会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这时可以通过适度运动来放松心情,像骑自行车、爬山、跑步等运动都可以进行,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对于焦虑症,可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适当运动等方式来改善病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6-16 17:31:24
  • 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区别

    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都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作用均能镇静及改善焦虑失眠等,但两者在作用侧重点上存在差异。艾司唑仑片是中效药物,半衰期通常在八小时以上,主要作用在于安眠,可用于治疗睡眠维持障碍,不过因其作用时间较长,可能产生嗜睡的副作用。阿普唑仑片是短效药物,作用时间较短,小于四个小时左右,主要针对焦虑、放松肌肉,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其副作用相对来说以头晕、宿醉感为主。 一、艾司唑仑片 1.属于中效药物。 2.半衰期在八小时以上。 3.主要作用是安眠,用于治疗睡眠维持障碍。 4.可能出现嗜睡的副作用。 二、阿普唑仑片 1.是短效药物。 2.作用时间小于四个小时。 3.主要针对焦虑、放松肌肉,用于治疗焦虑症。 4.副作用以头晕、宿醉感为主。 总之,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虽然都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在具体功效和副作用方面有各自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

    2025-06-16 17:29:31
  • 妄想症不治疗能自愈吗

    妄想症不治疗无法自行恢复。妄想症即妄想性障碍,患者通常存在非正常思维、情感淡漠、极力否认等表现。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患病时间越久,病情会越严重,也就越难自愈,所以妄想症不治疗是不可能自己恢复的。对于妄想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方面:一、要保证充足睡眠,这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利于病情康复;二、要加强防范,因患者缺乏自知力,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行为;三、要注意放松身心,避免过多压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室外活动,以转移注意力,有利于疾病恢复;四、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抽烟喝酒,尽量多吃易消化食物以及颜色鲜艳的水果蔬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改善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一旦确诊为妄想症,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妄想症是需要治疗的,患者及家属要重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治疗以促进病情好转。

    2025-06-16 17:28:47
  • 钟情妄想症有什么表现

    妄想症的特征包括患者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赖、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的能力等。其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即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且不存在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无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无明显幻视。他们一般缺乏对他人信赖,内心有攻击冲动,与他人关系不善,还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的能力且特别敏感。 一、对于妄想症患者来说,要放松心情,避免较大压力,因为在较大压力下病情常会加重。 二、平时需要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医生应鼓励其家人一同参与治疗计划,这对患者的治疗进度有帮助。 三、必要时需服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培酮、舒必利等。要注意,建议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加减药物剂量,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妄想症患者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治疗,包括自身的情绪调节、专业的治疗方法以及合理的药物使用等,家人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2025-06-16 17:27:51
  • 妄想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妄想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被害、关系、嫉妒、夸大、钟情、疑病、贫穷等妄想,会影响患者生活和社交功能,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 1.被害妄想:坚信自己会受到迫害,如被跟踪、监视、诽谤等。 2.关系妄想:认为他人的言行都与自己有关,如认为别人的咳嗽、微笑都是针对自己的。 3.嫉妒妄想:怀疑配偶不忠,对配偶的行为和言语过度敏感。 4.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权力、才华等。 5.钟情妄想:坚信自己被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所爱。 6.疑病妄想:过度关注自己的健康,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 7.贫穷妄想:坚信自己非常贫穷,即使拥有足够的财富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025-06-16 17:27: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