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翁深宏副主任医师(11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翁深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翁深宏,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75年生,医学博士,国家新药审评外聘专家,湖北省精神医学会委员兼秘书。在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1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多项科研项目。除药物治疗常见精神障碍外,对强迫症、抽动症、睡眠障碍有多种治疗方式。目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广州军区陆军总院、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上述疾病的rTMS、CES、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展开
  •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二者在症状上有区别。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手抖等。此外,焦虑症还可能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此外,抑郁症还可能出现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等。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和抑郁症可能同时存在,称为共病。此外,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04-01 20:21:43
  • 孤独症的介绍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社交互动、沟通、兴趣和行为,症状、原因、诊断、治疗如下: 1.症状 孤独症的症状在儿童早期就会出现,可能包括社交互动困难、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问题、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感官敏感或过敏等。 2.原因 孤独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有关。 3.诊断 孤独症的诊断通常基于行为观察和专业评估。医生会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以确定有没有孤独症谱系障碍。 4.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特殊教育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交技能、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025-04-01 20:21:43
  • 什么是吞咽强迫症

    吞咽强迫症是一种涉及吞咽行为的心理障碍。 吞咽强迫症通常与焦虑、压力等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患者可能由于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等原因而引发这种强迫症状。 患者会过度关注自己的吞咽动作,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的吞咽想法和行为。可能会在吞咽时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对正常的吞咽产生恐惧。 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比如在进食或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不适,影响正常的饮食和人际交往。 需要专业医生通过详细的评估和诊断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即使症状缓解后,也需要注意预防复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定期复诊和进行心理疏导等。

    2025-04-01 20:21:40
  • 人际交流恐惧症是什么

    人际交流恐惧症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对与他人交流、互动或受到他人审视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恐惧往往超出了一般人的正常反应范围。 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控制,常常所以避免或逃避社交活动,导致社交功能受损。患者在社交活动中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过度紧张、没有自信、沮丧难过等。常常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会被他人评价,害怕出错或出丑。与人交流时容易出现脸红、心慌、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人际交流恐惧症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和心悸等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问题。

    2025-04-01 20:21:40
  • 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核心特征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或愉悦感。患者常体验到深刻的悲伤、无望和无助,这些情绪远超过正常的情绪波动,且持续时间长,至少两周以上。 抑郁障碍还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如体重变化、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精力减退、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我否定、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 该病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生物因素包括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心理因素则涉及个人的应对机制和认知模式;社会环境因素,如经历创伤性事件、长时间压力或缺乏社会支持,也都可能触发或加重抑郁症状。

    2025-04-01 20:21: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