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深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翁深宏,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75年生,医学博士,国家新药审评外聘专家,湖北省精神医学会委员兼秘书。在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1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多项科研项目。除药物治疗常见精神障碍外,对强迫症、抽动症、睡眠障碍有多种治疗方式。目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广州军区陆军总院、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上述疾病的rTMS、CES、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心理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展开
  • 抑郁症初期表现症状是什么

    抑郁症初期表现多样,情绪方面常持续低落、对以往活动提不起劲;认知方面有思维迟缓、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受影响;躯体方面睡眠、食欲及躯体有问题;行为方面活动减少或无序增多、自我评价降低,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认知方面 出现思维迟缓的情况,表现为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反应变慢,比如原本能迅速做出的决策,此时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去考量,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健忘的情况,比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等。 躯体方面 睡眠出现问题,可能表现为失眠,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浅、易醒,也有可能出现嗜睡的情况,总是睡不够、睡不醒;还可能出现躯体不适,比如头痛、背痛、腹痛等各种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且这种疼痛往往没有明确的躯体疾病作为诱因;食欲也会有变化,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吃得很少,体重随之下降,也有可能出现食欲亢进,吃得过多,体重增加。 行为方面 活动减少,变得很懒散,不想动弹,不爱参与社交活动,疏远家人朋友,也有可能出现活动增多的情况,但这种增多是无序的、没有目的的活动增加;还可能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觉得自己拖累家人、给家人带来负担等。 不同年龄段人群抑郁症初期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上学、情绪易激惹等;老年人可能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更明显、躯体不适主诉更多等;女性在抑郁症初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情绪波动相对更明显;有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的人群在抑郁症初期可能症状表现更易被诱发等。对于抑郁症初期表现,一旦发现有相关疑似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早期干预对病情的转归非常重要。

    2025-07-21 17:37:33
  • 心慌焦虑怎么办

    应对心慌焦虑可以采取深呼吸和放松技巧、调整生活方式、应对压力、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儿童和青少年的治疗方法需特别关注,有特定健康问题或服用药物的人群需调整治疗方法,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深呼吸和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方法来减轻身体的紧张感,帮助放松身心。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心慌焦虑非常重要。这包括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避免过度饮酒或使用药物。 3.应对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时间管理、解决问题的技巧、寻求支持等。 4.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焦虑症状。 5.心理治疗:如果心慌焦虑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 6.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心慌焦虑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慌焦虑问题时,应特别关注他们的年龄、发展阶段和特殊需求。儿科医生或儿童心理专家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有特定健康问题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治疗方法可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 总之,应对心慌焦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5-07-21 17:33:43
  • 抑郁症是阵发性的吗

    抑郁症不具有阵发性特点,其核心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往往持续存在,病程具多样性,部分患者虽有反复发作,但非严格阵发性,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等不改变其症状持续特性,特殊人群亦然,需持续关注与治疗干预。 抑郁症症状的持续特性 抑郁症的情绪低落通常不会呈阵发性的短暂出现。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往往会持续2周及以上时间,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造成持续影响。例如,患者可能会长期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是偶尔发作,而是相对稳定地存在一段时间。 抑郁症病程的特点 抑郁症的病程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可能会呈现出反复发作的特点,但这也不同于阵发性。有些患者可能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缓解后,又会再次复发抑郁症状,但每次复发的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整体的病程发展都有其相对稳定的规律,并非是像阵发性那样突然发作又突然缓解且没有明显规律。比如,一些患者可能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反复出现抑郁相关症状的波动,但这种波动是基于病情本身的发展变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阵发性。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抑郁症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整体的症状持续性特点是较为一致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社交孤立等可能会影响抑郁症的发展,但并不会改变抑郁症症状持续存在的基本特性。对于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其复发时的症状往往也具有持续存在的倾向,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治疗干预。特殊人群如孕妇等,抑郁症的症状同样不会是阵发性的,而是会对孕妇的身心以及胎儿的发育等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需要特别的医疗关注和支持。

    2025-07-21 17:28:11
  • 孕妇忧郁症的前兆

    孕妇忧郁症前兆有情绪变化、兴趣减退、睡眠问题、食欲改变、自我评价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消极想法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 1.情绪变化:孕妇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易激动、情绪低落等。 2.兴趣减退: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 3.睡眠问题: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 4.食欲改变:食欲可能会增加或减少,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5.自我评价降低:对自己的能力、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6.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7.身体不适:可能会出现头痛、胃痛、肌肉疼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8.消极想法:出现消极的想法,如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不起家人、对未来感到绝望等。 如果孕妇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医生会通过评估和诊断,确定是否存在忧郁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药物治疗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给予孕妇关心、理解和鼓励,帮助她度过难关。同时,孕妇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忧郁症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孕妇对自己的情绪或身体状况有任何疑虑,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2025-07-21 17:24:43
  • 抑郁症的种类有哪些

    抑郁症主要有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非典型抑郁症、季节性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等类型,其类型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诊断和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1.单相抑郁症:单相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症类型,患者只有抑郁发作,没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2.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而抑郁发作时则与单相抑郁症相似。 3.环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患者的情感变化介于正常和抑郁之间,有时情绪高涨,有时情绪低落,但没有明显的抑郁或躁狂发作。 4.恶劣心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两年,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但没有达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5.非典型抑郁症:非典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与典型抑郁症不同,例如体重增加、食欲增加、嗜睡等。 6.季节性情感障碍: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季节有关,通常在冬季或秋季发作,夏季或春季缓解。 7.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产后出现的抑郁症,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 8.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与成人不同,例如情绪波动大、学习困难、自杀倾向等。 9.隐匿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疲劳等,而情绪问题不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的类型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诊断和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抑郁症的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心理医生,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7-21 17:15: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