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还有微重症的救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还有微重症的救治。展开
  • 新生儿吃母乳拉稀黄水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吃母乳拉稀黄水可能与生理性腹泻、乳糖不耐受、过敏或感染等有关,若不严重可继续观察,严重则应就医。 1.生理性腹泻 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2.乳糖不耐受 宝宝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就会出现腹泻。 3.过敏 宝宝对母乳中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过敏,也可能导致腹泻。 4.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等,也会引起宝宝腹泻。 如果宝宝腹泻不严重,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可以继续观察。但如果腹泻严重,出现水样便、蛋花样便、脓血便,或伴有呕吐、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哺乳期妈妈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着凉。

    2025-04-15 10:23:24
  • 37周算早产儿吗

    37周出生的婴儿不属于早产儿。 1.呼吸功能:37周的胎儿肺部已经发育得较好,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2.体温调节: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也更强,能够更好地保持体温稳定。 3.吸吮和吞咽能力:婴儿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进食。 4.免疫系统:相对早产儿,37周出生的婴儿免疫系统更为健全,能够更好地抵抗感染。 当然,每个婴儿的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即使是37周出生的婴儿,也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对于37周出生的婴儿,医护人员通常会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危孕妇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胎儿,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以确保胎儿的安全。如果对胎儿的发育情况存在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家人也应该给予新生儿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025-04-15 10:22:49
  • 21天新生儿呛奶肺炎的早期症状

    21天新生儿呛奶肺炎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呛奶、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等,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 1.呛奶 新生儿吃奶时容易呛咳,有时会出现奶液从鼻腔中喷出的情况。 2.呼吸急促 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3.咳嗽 呛奶后可能会引起咳嗽,但咳嗽通常不是很剧烈。 4.发热 部分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但体温一般不会很高。 5.精神状态 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吃奶减少等症状。 如果家长发现新生儿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新生儿呛奶。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新生儿来说,呛奶肺炎可能会比较严重,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情况,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

    2025-04-15 10:22:33
  • 早产儿眼底筛查要做几次

    早产儿眼底筛查通常需进行2到4次,原因是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未发育完全,易病变,早筛可避免失明。具体筛查次数和时间依医院和医生建议而定,家长应按时带早产儿筛查并注意眼部护理。 早产儿眼底筛查通常需要进行2到4次。 原因: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失明。首次筛查一般在早产儿出生后4到6周进行,如果首次检查正常,通常在矫正胎龄32周左右进行第二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也正常,矫正胎龄44周左右再进行第三次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如极低出生体重、超低出生体重、吸氧史等,可能需要进行更多次的眼底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筛查次数和时间可能因医院和医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安排,按时带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并注意早产儿的眼部护理,避免感染。

    2025-04-15 10:22:02
  • 新生儿从鼻子里面喷奶怎么处理

    当新生儿从鼻子里喷奶时,应立即侧卧,清理口腔,拍打背部,观察呼吸,保持安静。若喷奶频繁、量大或伴有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喂奶时应注意正确姿势,避免过度喂食和频繁更换奶嘴。 1.立即侧卧 将新生儿侧卧,防止奶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清理口腔 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擦拭新生儿的口腔,清除口中的奶液。 3.拍打背部 轻轻拍打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排出气管内的奶液。 4.观察呼吸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通畅。 5.保持安静 保持新生儿的安静,避免过度哭闹。 6.及时就医 如果新生儿喷奶频繁、量大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早产儿或有健康问题的新生儿,喷奶可能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同时,在喂奶时,应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过度喂食和频繁更换奶嘴。如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4-15 10:22: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