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还有微重症的救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还有微重症的救治。展开
  • 新生儿应接种哪种预防针并如何接种

    乙肝疫苗分剂次于出生后24小时内等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可预防乙肝,卡介苗出生后24小时内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可预防结核,接种前需确保新生儿无急性疾病,早产儿需医生评估,接种后要观察30分钟,特殊人群需医生严格评估。 一、乙肝疫苗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需接种乙肝疫苗,分3剂次接种。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第2剂在1月龄接种;第3剂在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指南,通过按程序接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 二、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等,其接种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相关免疫规划政策,能使机体产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 三、接种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接种前需确保新生儿身体健康,无发热、感染等急性疾病症状。若新生儿为早产儿,需由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后,在适宜时机进行接种。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过敏等异常反应。对于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严重湿疹等特殊情况的新生儿,接种前需经医生严格评估,遵循个体化的接种建议,以保障新生儿安全,这是基于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及临床接种指南所要求的。

    2025-08-07 15:33:24
  •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需先检查是否因饥饿、尿布潮湿等生理需求未满足及时处理,调整室温湿度光线等营造舒适环境,用轻柔安抚方式如轻拍、哼歌、包裹等,若持续哭闹伴发热、呕吐等异常表现要警惕健康问题及时就医并遵循非药物干预原则。 一、排查生理需求因素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首先需检查是否因生理需求未满足,如饥饿、尿布潮湿等。新生儿胃容量小,需按需喂养,若处于饥饿状态应及时哺乳;尿布潮湿会使新生儿感觉不适,需及时更换干净舒适的尿布,保持皮肤干爽。 二、调整环境因素 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新生儿安稳入睡,室温应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光线宜柔和,避免过强光线刺激。可通过轻柔拉上窗帘或使用遮光帘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三、采用恰当安抚方式 可通过轻柔的安抚方式帮助新生儿平静入睡,如轻拍背部、哼唱轻柔的摇篮曲、采用包裹式安抚(模拟子宫内环境给新生儿安全感)等。需注意安抚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摇晃等不当操作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四、排查健康问题 若新生儿持续哭闹不睡觉且伴随发热、呕吐、精神萎靡、频繁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需警惕可能存在健康问题,如腹痛、感染等,此时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检查,由专业医护人员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通过非药物干预解决问题,避免随意给低龄新生儿使用药物。

    2025-08-07 15:31:50
  • 新生儿3天没大便正常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3天没大便是不正常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喂养不足 新生儿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奶量摄入,可能导致粪便形成较少,从而出现排便延迟。 2.水分摄入不足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新生儿都需要足够的水分来消化和排泄。如果水分摄入不足,粪便可能会变得干燥,难以排出。 3.消化系统问题 一些新生儿可能存在消化系统问题,如肠道发育不完善、肠蠕动减缓等,这可能导致排便困难。 4.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排便,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如果家长发现新生儿3天没大便,应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新生儿的表现 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哭闹、烦躁、腹胀等不适症状。 2.增加喂养量 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奶量摄入,可以尝试增加喂奶次数或增加每次喂奶的量。 3.补充水分 如果是母乳喂养,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频率;如果是人工喂养,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一些水。 4.轻柔按摩 用温热的手轻轻按摩新生儿的腹部,促进肠蠕动。 5.及时就医 如果新生儿出现腹胀、哭闹不止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之,新生儿3天没大便是不正常的,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2025-08-07 15:29:24
  • 新生儿肚脐突出怎么办

    新生儿肚脐突出通常称为脐疝,大多数在1岁内会自行痊愈,日常注意观察大小和症状,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安抚好新生儿,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疝气带或进行手术治疗。 1.了解脐疝:脐疝是由于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薄弱,腹腔内的小肠、网膜等组织经脐环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的。大多数脐疝在1岁内会自行痊愈,无需特殊治疗。 2.观察脐疝的大小和症状:如果脐疝较小,没有明显的症状,如红肿、疼痛、呕吐等,通常不需要处理。但需要密切观察脐疝的大小和症状变化,如果脐疝逐渐增大或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3.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天用温水清洗脐部,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4.避免摩擦和刺激:避免摩擦和刺激脐部,不要给新生儿穿太紧的衣服,避免脐部受到挤压。 5.注意安抚:如果新生儿哭闹或咳嗽,可能会导致脐疝突出加重,因此要注意安抚新生儿,避免哭闹和咳嗽。 6.就医治疗:如果脐疝较大或1岁后仍未痊愈,或者出现了感染、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疝气带或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早产儿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新生儿,脐疝的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对新生儿的脐疝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在处理新生儿的脐疝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脐部。

    2025-08-07 15:29:08
  • 新生儿脐带掉了后怎么护理

    新生儿脐带掉后要保持清洁干燥,用碘伏棉签从内向外环形擦拭;观察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异味等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选择宽松柔软衣物和不覆盖脐带残端、透气的尿布;若有异常情况立即带新生儿去医院新生儿科就诊处理。 观察脐带状况 密切观察脐带残端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异味等情况。如果发现脐带残端有较多渗血,可能是局部血管未完全闭合,需要进一步观察或就医处理;若出现渗液且伴有红肿、异味,提示可能发生了感染,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消毒和处理。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力相对较低,脐带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扩散,引起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选择合适的衣物和尿布 给新生儿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衣物摩擦到脐带部位。在使用尿布时,要注意尿布不要覆盖到脐带残端,防止尿液污染脐带。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尿布,能让脐带部位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潮湿的环境,降低感染风险。宽松柔软的衣物可以避免对脐带的物理刺激,而合适的尿布选择能从源头上减少尿液等对脐带的污染。 特殊情况的处理 若新生儿脐带掉了后出现异常情况,如长时间不愈合、感染加重等,应立即带新生儿前往医院新生儿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会进一步清创、抗感染等治疗。因为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2025-08-07 15:28: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