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春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围产医学、产科超声;早产的诊治及相关研究和胎儿畸形的超声产前诊断;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时春艳,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97年获得德国LUEBECK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博士学位,博士课题是“胎儿心脏的超声研究”。199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从事产科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学术秘书,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委员及秘书。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多部教科书等专业书籍的编写,主(副)编和翻译5部产科专著。在临床方面对各种高危妊娠的识别和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结合临床实践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比如妊娠期糖尿病领域的大样本诊断研究,早产的预测研究等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产科超声诊断方面重点进行了胎儿畸形、胎儿体重测量方面的研究,建立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和诊断巨大儿的方法被国内同道广泛应用,建立的通过宫颈长度和胎儿纤连蛋白检测的预测早产研究也被我国产科界广泛认同,同时开展了基于超声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治疗,对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也有很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围产医学、产科超声;早产的诊治及相关研究和胎儿畸形的超声产前诊断;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展开
  • 四个月引产后胎儿的状况如何

    四个月引产时胎儿具基本形态骨骼渐硬化皮肤有色泽变化头发生长身体结构部分成型器官初步未全熟引产后需关注子宫复旧因体质差异恢复时间不同且心理易受冲击有悲伤抑郁等情绪需家人医护关怀个体承受力不同有心理病史要加强监测干预。 一、胎儿发育大体状况 1.体长与体重:四个月引产时胎儿体长约16~18厘米左右,体重约100~150克。此时胎儿已具备胎儿阶段的基本形态,骨骼开始逐步硬化,皮肤有一定色泽变化,头发开始生长等。 2.身体结构特征:胎儿的头部、四肢等部位已发育成型,头部相对身体比例有一定特点,四肢可活动但活动幅度有限,各器官已初步形成但尚未完全成熟至足月出生时的状态,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尚未完善到能独立维持胎儿在宫外的生存。 二、对引产女性的相关影响及考虑因素 1.身体恢复角度:女性引产后需关注自身子宫复旧等情况,胎儿排出后子宫需要时间恢复至未孕状态,不同女性因体质等差异恢复速度不同,一般需要一定时间的休养来保障身体恢复正常。 2.心理层面:引产对女性心理可能带来较大影响,由于经历了胎儿排出的过程,可能会产生悲伤、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医护人员给予充分的心理关怀和支持,尤其要考虑到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部分女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缓解心理创伤。同时要考虑既往是否有心理疾病史等情况,若有相关病史需加强心理监测与干预。

    2025-08-15 12:05:12
  • 孕期胎儿频繁打嗝是怎么回事

    胎儿频繁打嗝是因孕期吞咽羊水练习肺部呼吸的正常生理活动其正常频率约为每分钟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密切观察其频率节律等变化可知晓胎儿宫内状况孕妇需保持良好心态与稳定情绪定期产检发现异常遵医嘱处理。 一、胎儿频繁打嗝的原因 胎儿频繁打嗝主要是因孕期胎儿会不断吞咽羊水,借此练习肺部呼吸功能,吞咽羊水时膈肌规律收缩,便出现类似打嗝现象,此为胎儿发育中正常生理活动,是呼吸系统发育的表现。 二、胎儿打嗝频率的正常范围 胎儿打嗝频率约每分钟3-5次,每次持续时间通常2-5分钟,此属正常生理现象范围,若打嗝频率、持续时间无突然明显异常改变,一般无需过度担忧。 三、观察胎儿打嗝的意义 密切观察胎儿打嗝情况可助孕妇知晓胎儿宫内状况,若胎儿打嗝频率、节律等突显著变化,如频率明显加快或减慢、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等,可能提示胎儿宫内异常,需及时就医行相关检查,像胎心监护、B超等,以进一步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四、孕期应对及注意事项 孕妇需保持良好心态与稳定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孕妇情绪变化可能影响胎儿。要定期产检,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若发现胎儿打嗝异常,应遵医生建议行相应处理,如进一步检查或采取必要干预措施等。不同孕周胎儿打嗝情况可有一定差异,总体属正常生理范畴,孕妇应依科学产检结果综合判断胎儿发育情况,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2025-08-15 12:04:37
  • 母乳不够怎么办啊

    患者母乳不够的治疗方法包括食用下奶食物、找推乳师推乳、让婴儿早吸吮多吸吮;母乳不够的原因有乳房护理不当或饮食不当、宝宝吸吮时间短次数少、产妇不良精神状态;患者母乳不够平时要注意保暖且不按压乳房、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情绪、保证营养充足多吃补母乳食物。 一、患者母乳不够的治疗方法: 1.食用下奶食物:如猪肉汤、牛肉汤、羊肉汤、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炖猪蹄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 2.找推乳师推乳:通过推乳来疏通乳腺管,从而改善乳汁不足的情况。 3.让婴儿早吸吮多吸吮:增加婴儿吸吮乳汁的次数和时间,能有效刺激乳腺分泌更多乳汁。 二、患者母乳不够的原因: 1.乳房护理不当或饮食不当:比如乳房清洁不及时、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2.宝宝吸吮时间短次数少:未能充分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3.产妇不良精神状态: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情绪会影响乳汁分泌。 三、患者母乳不够平时应注意: 1.注意保暖且不按压乳房:防止乳房受到不良影响。 2.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情绪:良好的作息和心态有利于乳汁分泌。 3.保证营养充足:均衡摄取营养,多食用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炖猪蹄等有助于补充母乳的食物。 总结概况提示:对于母乳不够的情况,要了解其治疗方法、原因及平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母乳不足的状况,以保障婴儿的喂养需求。

    2025-08-15 12:03:50
  • 临产时会有什么感觉和症状

    临产核心为宫缩渐趋规律且强度递增引发下腹痛初产妇宫缩感从腰部扩散至腹部经产妇集中于腹部,见红是临产前短时内宫颈附近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少量血性分泌物为可靠征象,破水是胎膜破裂大量液体不受控自阴道流出需立即平卧就医,高龄产妇临产需密切监测宫缩,合并妊娠合并症产妇要关注血压及宫缩变化,经产妇宫缩较剧烈需合理休息并配合宫缩用力。 一、宫缩逐渐规律且增强 临产时子宫收缩是核心症状,初期宫缩不规律、强度较弱,随产程进展,宫缩渐趋规律,间隔时间约5~6分钟,持续时长超30秒且强度递增,会引发下腹部疼痛,初产妇宫缩感多从腰部扩散至腹部,经产妇则更集中于腹部区域,宫缩是推动胎儿娩出的动力。 二、见红 临产前24~48小时内,宫颈内口附近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与宫颈管粘液混合排出,表现为少量血性分泌物,颜色可为粉红、暗红或褐色,是即将临产较可靠征象。 三、破水 胎膜破裂致羊水流出,多为突然大量液体不受控自阴道流出,破水后需立即平卧并尽快就医,因足月临产破水时需及时处理以防脐带脱垂等风险,不同孕周破水处理有别。 特殊人群需知:高龄产妇临产时宫缩不规律情况更需密切监测;合并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临产时要关注血压及宫缩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经产妇临产时宫缩较初产妇更剧烈,需注意合理休息并配合宫缩用力等。

    2025-08-15 12:03:24
  • 产后小腹多久恢复平坦

    产后小腹恢复平坦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6个月到1年左右,但孕前腹部状态、孕期体重增长、产后运动、饮食、个人体质等因素也会影响恢复时间。 产后小腹恢复平坦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6个月到1年左右,但以下因素也会影响恢复时间: 1.孕前腹部状态:如果孕前腹部就比较多肉,或者有过多次生育,腹部肌肉和皮肤可能会比较松弛,恢复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2.孕期体重增长: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腹部皮肤和肌肉被过度拉伸,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3.产后运动:产后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腹部肌肉恢复弹性,促进腹部脂肪燃烧,有助于小腹恢复平坦。 4.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有助于小腹恢复平坦。 5.个人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小腹恢复平坦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同时,如果产后小腹长期不能恢复平坦,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露不尽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此外,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同时,术后也需要适当运动,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产后小腹恢复平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孕前腹部状态、孕期体重增长、产后运动、饮食、个人体质等。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整,有助于小腹恢复平坦。

    2025-08-15 12:03: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