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春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围产医学、产科超声;早产的诊治及相关研究和胎儿畸形的超声产前诊断;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时春艳,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97年获得德国LUEBECK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博士学位,博士课题是“胎儿心脏的超声研究”。199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从事产科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学术秘书,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委员及秘书。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多部教科书等专业书籍的编写,主(副)编和翻译5部产科专著。在临床方面对各种高危妊娠的识别和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结合临床实践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比如妊娠期糖尿病领域的大样本诊断研究,早产的预测研究等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产科超声诊断方面重点进行了胎儿畸形、胎儿体重测量方面的研究,建立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和诊断巨大儿的方法被国内同道广泛应用,建立的通过宫颈长度和胎儿纤连蛋白检测的预测早产研究也被我国产科界广泛认同,同时开展了基于超声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治疗,对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也有很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围产医学、产科超声;早产的诊治及相关研究和胎儿畸形的超声产前诊断;诊断和处理各种难产、早产及各种高危妊娠;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和产前诊断。展开
  • 怀孕hpv感染怎么办

    怀孕发现HPV感染需区分低危和高危型,结合孕周、病史等综合评估,孕期要监测局部病变和病毒载量,单纯HPV感染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产后6-12个月需复查,目前无证据表明新生儿会通过正常分娩感染HPV,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管理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一、怀孕发现HPV感染的情况评估 怀孕时发现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首先要区分是低危型还是高危型HPV感染。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引起生殖器疣等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但在孕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HPV感染的进程可能会有一定特殊性。需要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如孕周、是否有相关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一般会通过妇科检查等了解局部情况,如果没有明显的病变表现,可能主要是观察随访。 (一)孕周因素影响 不同孕周时,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孕早期发现HPV感染,由于胎儿还处于比较脆弱的发育阶段,一般不做特殊的针对HPV的治疗,主要是密切观察孕妇局部是否有异常病变迹象。而到了孕中晚期,相对来说胎儿发育已较为稳定一些,但仍要谨慎处理可能的局部病变情况。 (二)病史相关影响 如果孕妇既往有过宫颈病变的病史,那么在怀孕发现HPV感染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宫颈情况。因为有既往宫颈病变病史的孕妇,在孕期发生宫颈病变进展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二、孕期HPV感染的监测与随访 (一)局部病变监测 孕期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宫颈局部是否有异常的赘生物等情况。如果发现有可疑的赘生物,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孕周(一般建议在孕中晚期相对稳定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通过醋酸白试验等初步判断是否有病变,但要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影响。 (二)HPV病毒载量监测 目前虽然对于孕期常规进行HPV病毒载量的监测证据不是非常充分,但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如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情况,可以考虑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关病毒载量的监测,以了解病毒感染的活跃程度等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处理。 三、分娩方式的考虑 一般来说,单纯的HPV感染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果没有因为HPV感染导致宫颈局部有严重的病变,如没有发生严重影响分娩的宫颈病变等情况,通常可以经阴道分娩。但如果在分娩时发现有因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如宫颈病变严重影响产道等情况,则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剖宫产等分娩方式。不过最终的分娩方式选择还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医生和孕妇共同商议决定。 四、产后的处理及新生儿相关情况 (一)产后孕妇的处理 产后6-12个月,孕妇需要进行HPV复查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检查),以了解HPV感染是否已经清除,以及宫颈是否有发生病变的情况。因为产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到非孕期状态,身体的免疫状态也可能会有变化,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新生儿相关情况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生儿会通过正常的分娩过程感染HPV。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但一般来说,单纯的经阴道分娩不会导致新生儿感染HPV。不过对于孕妇有特殊情况,如产道有明显的HPV相关病变时,可能需要医生更加谨慎地评估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总之,怀孕发现HPV感染后,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孕周、局部病变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估和管理,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能忽视相关情况的监测,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3 13:32:33
  • 胎盘有血窦什么意思

    胎盘有血窦是胎盘常见超声表现,为胎盘实质内由绒毛中心间质血管扩张形成的近圆形无回声区,分孤立性和多发性。其形成机制不明,对妊娠影响分对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两方面,小血窦影响小,大或多血窦可能影响胎儿血供、增加分娩出血风险。通过超声监测,小血窦无特殊不适时定期产检观察,大血窦或异常时需及时就医,不同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处理。 胎盘血窦的形成原因 目前其具体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胎盘局部的血管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胎盘血窦的分类及特点 孤立性血窦:单个较小的血窦,对妊娠影响相对较小。一般超声下可见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内部可有细弱回声光点。 多发性血窦:多个血窦存在,可能在胎盘内分布较广。其大小、形态各异。 胎盘血窦对妊娠的影响 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较小的胎盘血窦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如果血窦较大或数量较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进而对胎儿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获取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孕妇出现胎盘血窦后对胎儿影响的机制基本相似,但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密切监测。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的孕妇,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胎盘功能的潜在风险,此时胎盘血窦可能会协同增加对胎儿的不利影响风险。有妊娠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孕妇,胎盘血窦可能会与妊娠合并症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胎儿状况。 对分娩的影响:大多数胎盘血窦在分娩过程中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胎儿可以顺利娩出。但在少数情况下,较大的胎盘血窦可能会影响胎盘的剥离,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对于高龄产妇,由于其子宫收缩力可能相对较弱,较大胎盘血窦导致产后出血的风险相对更高。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产妇,其身体状况可能相对较差,在面对胎盘血窦相关的分娩风险时,需要更加谨慎处理。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本身凝血功能等可能已存在一定异常,胎盘血窦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时,处理起来更为复杂。 胎盘血窦的监测 超声监测: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胎盘血窦的大小、形态、数量等变化情况。一般在孕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如孕中期、孕晚期都需要关注胎盘血窦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超声监测的频率和重点基本一致,但高龄孕妇可能需要更频繁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在监测时要格外注意胎盘血窦相关指标,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胎盘血窦的发展。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超声监测胎盘血窦时要结合妊娠合并症的情况综合判断。 胎盘血窦的处理 一般情况:如果胎盘血窦较小,孕妇没有特殊不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产检,密切观察即可。对于不同人群,一般处理原则相同,但需要考虑各自的特殊情况。高龄孕妇要更积极配合产检,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需要在监测的同时努力改善生活方式;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要在控制妊娠合并症的基础上关注胎盘血窦情况。 特殊情况:如果胎盘血窦较大,或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怀疑有胎盘早剥等可能,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需要住院观察等。例如,当超声发现胎盘血窦周围有异常血流变化等提示可能有不良事件发生迹象时,要及时处理。对于不同人群,特殊情况的处理会根据其自身整体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整,高龄孕妇可能需要更综合的评估和更谨慎的处理方案,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要在控制合并症的基础上处理胎盘血窦相关特殊情况。

    2025-10-13 13:32:19
  • 孕妇糖筛是检查什么的

    孕妇糖筛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法,通过OGTT检测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有相应正常范围,检查前要准备,流程包括禁食后抽血等,高龄、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过重的孕妇需特别注意。 一、糖筛的定义 孕妇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是一种通过检测孕妇血糖水平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二、检查内容及指标意义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血糖: 正常范围一般为3.1-5.1mmol/L。空腹血糖主要反映孕妇基础的血糖代谢情况,若空腹血糖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孕妇本身存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问题,如孕前就有潜在的糖尿病倾向等。在妊娠期,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 服糖后1小时血糖: 正常范围一般应小于10.0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是观察孕妇摄入葡萄糖后血糖的快速上升情况。因为孕妇在摄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会迅速升高,通过检测服糖后1小时的血糖,可以了解孕妇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在短时间内的反应。如果服糖后1小时血糖过高,提示孕妇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不能很好地应对短期内大量葡萄糖的刺激,存在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服糖后2小时血糖: 正常范围一般为小于8.5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是评估孕妇整个糖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在正常妊娠情况下,孕妇服糖后2小时血糖会逐渐下降并恢复到接近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小时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就高度怀疑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因为此时孕妇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调节出现了障碍,不能像正常孕妇那样在摄入葡萄糖后有效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三、检查流程 1.检查前准备 一般要求孕妇在检查前3天正常饮食,不需要刻意节食,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检查前8-12小时需要禁食,但可以适量饮水。 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周、既往病史等情况,如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评估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2.检查过程 首先抽取孕妇的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然后让孕妇在5分钟内口服含有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左右。之后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水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糖筛检查。因为高龄孕妇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糖代谢调节能力可能不如年轻孕妇,一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可能更大,如更容易出现子痫前期、羊水过多等并发症,胎儿也更易出现早产、胎儿畸形等情况。所以高龄孕妇要重视糖筛,积极配合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如果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那么她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史的孕妇要高。这类孕妇在进行糖筛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检查流程。一旦糖筛结果异常,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孕期管理,如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3.体重过重的孕妇:体重过重的孕妇体内脂肪含量较高,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等,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所以体重过重的孕妇更要重视糖筛,在检查前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活动,通过糖筛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2025-10-13 13:31:50
  • 怀孕期间怀孕要注意的事项

    孕期需从饮食、生活方式、产检、环境与健康及特殊人群等方面注意。饮食要营养均衡且控制体重,生活方式要适度运动、充足休息,按时产检,远离有害物质并调节心理,高龄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孕妇需更特殊关注。 一、孕期饮食方面 1.营养均衡:孕早期需保证摄入足够的叶酸,可通过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等获取,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研究表明,孕妇每日叶酸摄入量应维持在400-600微克。孕中晚期要增加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从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中获取;钙对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牛奶、虾皮等是良好的钙来源;铁能预防孕妇贫血,动物肝脏、红肉等含铁丰富。 2.控制体重:孕期体重增长需合理控制。一般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1.5-16千克较为适宜。如果体重增长过多,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风险;增长过少则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要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度控制总热量。 二、生活方式方面 1.适度运动:孕妇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和促进顺产。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等情况。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有助于孕妇身体的恢复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夜间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白天也可适当安排短时间的午休。 三、孕期产检方面 1.按时产检:整个孕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产检。孕早期(12周前)需进行首次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检查,以确定孕周、排除宫外孕等情况。孕中期(13-27周)要进行唐氏筛查、四维彩超等检查,唐氏筛查可筛查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四维彩超能详细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孕晚期(28周后)要定期进行胎心监护、B超等检查,监测胎儿的胎位、胎心、胎盘等情况,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分娩方式等。 四、环境与健康方面 1.远离有害物质:孕妇要远离烟酒,吸烟和饮酒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同时要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油漆等,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影响胎儿健康。 2.心理调节:孕期孕妇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可以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孕妇的内分泌,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例如,长期焦虑可能导致孕妇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不利于胎儿的生长。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孕期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需更密切地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如羊水穿刺等检查。同时,高龄孕妇孕期要更注重血压、血糖的监测,因为高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2.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管理。例如,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和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如巨大儿、胎儿畸形等。同时要定期监测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如心脏病孕妇要监测心功能等情况。

    2025-10-13 13:31:31
  • 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怎么办

    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时,首先要明确具体异常情况并综合多因素评估,然后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和后续决策,根据情况采取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等相应措施,同时考虑高龄孕妇和有不良孕产史孕妇的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以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权益。 一、明确诊断与评估 当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时,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异常情况。例如,如果是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等情况,需要由专业的遗传咨询师和妇产科医生详细评估胎儿异常的严重程度、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未来健康的影响等。这需要结合孕妇的孕周、家族遗传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比如,若胎儿存在严重的染色体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等,其临床表现、对胎儿后续生活质量的影响等都需要清晰评估。 二、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 1.病情告知:医生要以专业、易懂的方式向孕妇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羊水穿刺结果异常的具体情况,包括异常的性质、可能导致的后果等。让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胎儿当前的状况,例如如果是严重的胎儿畸形等情况,要让他们明白这种异常对胎儿健康和未来生活的重大影响。 2.后续决策探讨:共同探讨下一步的处理方案。这可能包括继续妊娠并密切监测、终止妊娠等不同选择。在沟通中要充分尊重孕妇及家属的意愿,同时根据医学建议提供专业指导。比如,如果继续妊娠,需要制定详细的孕期监测计划,包括增加产检的频率、进行针对性的超声检查等,密切关注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考虑终止妊娠,要向孕妇及家属说明终止妊娠的相关流程、风险等。 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继续妊娠的情况 加强孕期监测:对于一些虽然羊水穿刺结果异常但孕妇及家属仍选择继续妊娠的情况,要加强孕期的各项监测。例如,增加超声检查的次数,详细观察胎儿的结构发育情况,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畸形等;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等专项检查,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的身体状况,确保孕妇在孕期有良好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为胎儿创造相对良好的宫内环境。 多学科会诊:可以组织产科、遗传科、儿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为胎儿的后续处理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建议。例如,多学科会诊可以综合评估胎儿的整体情况,为孕妇及家属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2.终止妊娠的情况 完善相关准备:如果决定终止妊娠,需要完善相关的术前准备。例如,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孕妇身体状况适合终止妊娠的操作;根据孕周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如孕中期可能采用引产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孕妇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四、特殊人群的考虑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情况的风险较高,当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时,高龄孕妇及家属可能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决策困难。此时,更需要医生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后续处理方案的利弊,帮助高龄孕妇及家属权衡利弊做出合适的选择。 2.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如果孕妇有过不良孕产史,如曾经分娩过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等,当本次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时,其心理负担往往更重。医生在沟通和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孕妇的既往病史对其心理和决策的影响,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个性化的指导,协助孕妇及家属应对当前的情况。 总之,羊水穿刺结果不好时,需要通过明确诊断评估、充分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以及考虑特殊人群等多方面来妥善处理,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和权益。

    2025-10-13 13:31: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