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斜视、弱视、近视、复视、眼肌麻痹、视疲劳、先天性眼球震颤、小儿眼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及眼视光专业,尤其擅长各类疑难斜视、复视、弱视及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向 Ta 提问
-
什么原因会引发黑眼圈
黑眼圈形成原因包括眼部皮肤因遗传或年龄渐薄致血管显露、长期日晒或眼部炎症后致色素沉着、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吸烟或全身性疾病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年龄增长致眼睑皮肤松弛使眼周暗沉。 一、眼部皮肤薄导致血管显露:眼部皮肤相较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更为轻薄,皮下血管中的血液颜色容易透过皮肤显现出来,从而形成黑眼圈。这一情况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部分人群天生眼周皮肤较薄,更容易出现此类状况;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变薄,也会使血管显露更为明显。二、色素沉着:1.长期日晒:紫外线会刺激眼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促使其产生更多黑色素,进而导致眼周皮肤色素沉着,形成黑眼圈。例如长期在户外活动且未做好眼周防晒的人群,更易出现因日晒引发的黑眼圈。2.炎症后色素沉着:眼部皮肤发生炎症性疾病,如眼部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现象,从而形成黑眼圈。三、眼周血液循环不畅:1.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眼周血液循环,使得血液瘀滞在眼周,导致黑眼圈的出现。这在经常熬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2.吸烟:烟草中的成分会影响血管收缩功能,减少眼部血液循环,进而容易引发黑眼圈。3.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异常,如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新陈代谢,使得眼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黑眼圈。四、眼睑皮肤松弛:随着年龄增长,眼睑皮肤逐渐松弛,形成褶皱,会使眼周看起来暗沉,从而形成黑眼圈,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2025-10-29 11:00:45 -
弱视应进行何种训练
弱视治疗包含准确验光佩戴合适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为基础,单眼弱视用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的遮盖疗法,利用反差强不同空间频率条栅刺激的视觉刺激疗法,让患儿进行穿珠子等精细活动的精细目力训练,借助电脑软件等的多媒体视觉训练,儿童患者需把控训练强度时间、家长监督引导并定期复查评估。 一、光学矫正 弱视患者首先需进行准确验光,佩戴合适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此为治疗基础。不同年龄及屈光状态患儿验光要求与眼镜选择有差异,儿童视觉发育阶段验光需谨慎准确,清晰物像刺激是视觉发育关键。二、遮盖疗法 适用于单眼弱视患儿,通过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以促进其视觉发育。遮盖时间需依患儿年龄调整,如年龄较小者遮盖时间相对短,较大患儿可适当延长,需注意避免遮盖眼出现遮盖性弱视。三、视觉刺激疗法(CAM疗法) 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刺激弱视眼,激发视锥细胞活动以促进视力提高。治疗时需根据患儿年龄与视力情况选择合适条栅频率等参数。四、精细目力训练 让患儿进行穿珠子、描图、剪纸等精细活动,锻炼弱视眼精细视觉功能。不同年龄段患儿精细目力训练内容与难度需适配,低龄儿童可选择简单色彩鲜艳穿珠等游戏。五、多媒体视觉训练 借助电脑软件等进行多种视觉刺激训练,含立体视训练等,可增加训练趣味性与患儿依从性,训练中需关注患儿使用情况与反应。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需把控训练强度与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家长应监督引导患儿正确训练并定期复查评估效果。
2025-10-29 10:58:54 -
近视手术可以用医保吗
目前近视手术一般不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因其属选择性屈光矫正手术,不符医保疾病治疗性保障定位,儿童等特殊人群近视先考虑非手术干预,特殊人群合并眼部疾病时近视手术通常也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一、近视手术的医保覆盖情况 目前,近视手术一般不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近视手术属于选择性的屈光矫正手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视力以满足个人的视觉需求,并非是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医疗项目。 二、原因分析 1.医保政策定位:医保主要是针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进行保障,而近视手术是基于改善视力的美容或功能性矫正手段,不符合医保对于疾病治疗性保障的核心定位。 2.手术性质:近视手术是一种elective(选择性)手术,它不是因疾病导致视力问题而必须进行的治疗。例如,对于因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等导致视力下降)所进行的必要治疗相关费用可能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但单纯为了矫正近视的手术不在此列。 三、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眼部还处于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近视手术。儿童近视应首先考虑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干预,如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等)、增加户外活动等。如果是患有眼部疾病同时合并近视的特殊人群,需要先针对眼部疾病进行治疗,再根据眼部整体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近视手术以及相关的费用等情况,但总体来说近视手术本身通常仍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2025-10-29 10:56:02 -
结膜炎会导致失明吗
结膜炎多数预后较好不致失明,但特殊严重病原体引发的结膜炎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会增加失明风险,如淋球菌性结膜炎可致角膜溃疡穿孔失明,新生儿、成人感染途径不同,需正确用药;衣原体性结膜炎的沙眼晚期有多种并发症可致失明,儿童感染与环境、卫生习惯有关,需改善环境、及时规范治疗,多数结膜炎及时正确治疗可愈,特殊严重型需重视早期治疗降并发症风险。 淋球菌性结膜炎:病情发展迅猛,若不及时治疗,数日内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最终引发失明。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多因分娩时产道感染所致,成人则可通过自身或他人的生殖器-眼接触传播。对于新生儿,需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等,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考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确保用药安全。 衣原体性结膜炎:包括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沙眼,在沙眼的晚期,可出现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睑球粘连、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等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视力,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导致失明。沙眼在儿童中的感染与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儿童一旦感染沙眼,需注意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眼部清洁,并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总之,大多数结膜炎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治愈,不会导致失明,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严重结膜炎,应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以降低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10-29 10:52:08 -
加替沙星滴眼液是激素药吗
加替沙星滴眼液不是激素药,属喹诺酮类抗菌药,抑制细菌DNA相关酶活性抗菌,可治敏感菌致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等,特殊人群使用有注意事项,其抗菌谱及与激素药作用机制不同。 加替沙星滴眼液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例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与激素药的区别 激素药通常是指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其作用机制与加替沙星滴眼液完全不同。激素药主要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而加替沙星滴眼液是通过抗菌作用来治疗眼部感染。 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需谨慎,由于儿童的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的吸收、代谢等过程与成人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应权衡利弊,只有在潜在受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但应密切关注其眼部反应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2025-10-29 10:5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