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保健学会会员,《现代肿瘤医学》青年编委,《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特约外审专家。  从事乳腺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10余年,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等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横向研究课题三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第三参与人),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中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副主编《乳房保卫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乳腺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展开
  • 哺乳期文胸下垂该如何处理

    选择支撑性良好尺码合适材质透气亲肤的哺乳文胸,日常轻柔清洁乳房并定期按摩,产后依恢复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哺乳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均衡且避免过度节食,以预防乳房下垂。 一、选择合适的哺乳文胸 选择支撑性良好且尺码合适的哺乳文胸至关重要。哺乳文胸应具备稳固的肩带和下围设计,能提供均匀的支撑力,减轻乳房重量对乳房悬韧带的牵拉。同时,要确保文胸尺码准确,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建议定期根据乳房变化调整文胸尺码。材质方面应优先选择透气、亲肤的面料,以保证乳房皮肤的舒适状态。 二、做好乳房护理 日常需注意乳房的清洁与保养,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揉搓乳房。可定期进行乳房按摩,按摩时以乳头为中心,用温热的毛巾湿敷后,采用环形按摩手法,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这有助于促进乳房血液循环,维持乳房组织的弹性,对预防下垂有一定帮助。 三、进行适度运动 产后可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开展适度运动,如瑜伽中的一些针对胸部肌肉锻炼的体式,或简单的扩胸运动等。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对乳房造成不必要的冲击。适度的运动能增强胸部肌肉力量,进而对乳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延缓下垂趋势。 四、保证营养均衡 哺乳期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乳房组织修复和维持的重要营养成分,可通过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获取;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有助于维持乳房组织的健康状态,可通过新鲜蔬菜、水果等补充,均衡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乳房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预防下垂有积极意义。同时需注意避免过度节食,以免因营养不足影响乳房健康。

    2025-10-14 12:36:32
  • 正常乳房摸上去啥感觉

    正常乳房质地柔软均匀乳腺组织呈片状条索状或颗粒状边界不清无固定硬块青春期乳房发育稍韧无异常结节育龄期受激素波动经前可能轻度胀感无异常硬结绝经后组织松弛仍均匀质地异常有硬结不对称增厚乳头溢液等需就医哺乳期乳房红肿胀热伴硬结可能乳腺炎妊娠期乳房增大现异常硬块尽早就诊。 一、正常乳房的一般触感特征 正常乳房摸起来质地柔软且均匀,乳腺组织呈现类似柔软的片状、条索状或颗粒状触感,边界通常不清晰但无固定的硬块。例如,青春期女性乳房发育阶段,乳房组织稍具韧性,但无异常包块;育龄期女性因月经周期中激素波动,可能有轻度胀感,但乳房内无异常硬结;绝经后女性乳房组织相对松弛,触感仍为柔软均匀状态。 二、不同生理阶段的触感差异及考量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乳房开始发育,此时乳房组织处于生长阶段,触感稍韧,但整体柔软且无异常结节或硬块,若发现异常硬疙瘩需警惕。 (二)育龄期女性 受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孕激素变化影响,部分女性乳房可能在经前出现轻度胀感,但乳房内组织仍为柔软均匀状态,无固定不移的硬结,若经后胀感未缓解且触及异常包块需就医。 (三)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乳房组织趋于松弛,触感较年轻时期更为柔软,但仍应保持均匀质地,无异常增厚或硬结。 三、异常触感的提示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正常乳房不应有异常硬结、不对称增厚、乳头异常溢液等情况。若自我触摸发现上述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对于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伴硬结,可能提示乳腺炎,需及时处理;妊娠期女性乳房增大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硬块,也应尽早就诊明确情况,以保障自身健康。

    2025-10-14 12:36:00
  • 乳房呈圆锥形是怎么回事

    乳房呈圆锥形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分布及乳房悬韧带等支撑结构协作形成受遗传影响,不同女性因身体组成个体差异乳房呈圆锥形,单纯圆锥形属正常生理形态,青春期需正确认识乳房发育变化,成年女性乳房形态无诱因突改需警惕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一、正常生理结构相关成因 乳房呈圆锥形是常见的正常形态表现,主要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的分布及乳房悬韧带等支撑结构共同协作形成。在正常生理发育过程中,青春期时雌激素等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增生、脂肪沉积,乳腺组织与脂肪组织的分布模式决定了乳房的外观轮廓,圆锥形是多种正常形态中的一种,其形成是身体自然发育过程中各组织合理分布的结果,受遗传因素影响,若家族中女性普遍呈现圆锥形乳房形态,后代出现类似形态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个体差异因素影响 不同女性的乳房形态存在个体差异,这与自身身体组成密切相关。部分女性由于体内脂肪含量分布、乳腺组织量的不同,乳房会呈现圆锥形外观。只要乳房无异常的红肿、疼痛、肿块等症状,单纯的圆锥形乳房属于正常的生理形态表现,无需过度担忧,这是个体间身体特征多样性的体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乳房逐渐从扁平状态发育为圆锥形等不同形态,应正确认识乳房发育的正常变化过程,避免因过度关注乳房形态而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了解正常乳房发育知识来建立正确认知。 成年女性:若成年女性乳房形态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发生改变,如原本的圆锥形乳房出现不对称加重、局部隆起或凹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乳腺疾病等病理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025-10-14 12:34:26
  • 哺乳期如何正确贴乳贴

    哺乳期使用乳贴需先清洁乳房并检查乳贴状况,贴合时精准对位调整稳固,定期检查乳贴贴合情况并保持透气,乳头敏感者选安全材质且异常时及时处理保障乳房健康。 一、准备阶段 1.清洁乳房:用温水轻柔清洗乳头及周围皮肤,待皮肤干燥后再进行乳贴贴合操作,确保乳房局部洁净,避免污垢等影响乳贴贴合效果及引发皮肤问题。 2.检查乳贴:查看乳贴表面是否洁净无破损,选择适合哺乳期皮肤的乳贴,优先选用柔软、透气且不过敏材质的乳贴,保障贴合过程中皮肤舒适。 二、贴合步骤 1.精准对位:展开乳贴,将带有粘性的一面精准对准乳头及乳晕区域,缓慢均匀地贴合,使乳贴完全覆盖乳头及乳晕部分,保证贴合平整无褶皱,让乳贴能有效发挥作用且不造成局部过度压迫。 2.调整稳固:贴合过程中注意调整位置,确保乳贴稳固附着,同时需关注乳房血液循环情况,以不影响正常泌乳及乳房舒适感为原则,避免因贴合过紧导致乳头血液循环受阻。 三、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由于哺乳期乳房可能出现体积、形状变化,需定期检查乳贴贴合情况,若发现乳贴移位或粘性下降,应及时更换新的乳贴,维持良好的贴合状态。 2.保持透气:注意保持乳房局部透气,避免长时间不更换乳贴致使局部潮湿闷热,降低因潮湿引发皮肤感染等问题的风险,保障哺乳期乳房健康环境。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乳头较为敏感的哺乳期妈妈,选择乳贴时要特别留意材质安全性,贴合过程中若出现乳头疼痛加剧、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取下乳贴并咨询医生,遵循专业建议保障哺乳期乳房健康,充分体现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确保哺乳期各方面状况得到妥善处理。

    2025-10-14 12:33:53
  • 乳头黑色什么原因

    乳头变黑的原因包括青春期发育时体内激素波动刺激乳头乳晕部位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孕期哺乳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显著升高促进色素沉着、长期穿着过紧内衣等致乳头受摩擦局部色素沉积,还可能由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影响激素平衡致黑及极少数恶性肿瘤伴随色素异常但少见需结合进一步检查明确。 一、生理性因素 1.青春期发育:女性进入青春期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开始波动,这些激素会刺激乳头、乳晕部位的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从而导致乳头逐渐变黑,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孕期与哺乳期:女性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会进一步促进乳头、乳晕的色素沉着,使得乳头颜色加深变黑,这是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的生理变化,哺乳期结束后部分女性乳头颜色可能不会完全恢复至孕前状态,但也属正常现象。 3.长期摩擦:若穿着过紧的内衣或乳头经常受到衣物等外界因素的摩擦刺激,也可能导致乳头局部色素沉积逐渐增多,出现变黑情况,通过选择合适宽松的内衣可一定程度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内分泌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可影响激素平衡进而导致乳头变黑,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表现,包括乳头颜色变黑;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异常也可能间接影响相关激素水平,引发乳头色素改变,但相对少见。 2.恶性肿瘤:极少数情况下,某些恶性肿瘤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异常,如艾迪生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相关肿瘤等,但此类情况较为罕见,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典型的肿瘤相关症状,需结合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025-10-14 12:33: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