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保健学会会员,《现代肿瘤医学》青年编委,《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特约外审专家。  从事乳腺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10余年,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等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横向研究课题三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第三参与人),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中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副主编《乳房保卫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乳腺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微创旋切治疗。展开
  • 乳腺癌为什么6至8年还会复发

    乳腺癌6至8年仍可能复发,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肿瘤细胞异质性及分子分型特点,治疗相关因素的手术不彻底与辅助治疗效果有限,机体因素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激素水平变化。 肿瘤细胞异质性:乳腺癌细胞具有异质性,在初始治疗时可能有一部分增殖活跃、侵袭性强的肿瘤细胞未被完全清除。这些细胞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学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后,可能在6-8年后重新增殖导致复发。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中存在不同的干细胞样亚群,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在初始治疗后可能存活并在较长时间后引发复发。 分子分型特点: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复发风险不同。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和基底样型乳腺癌通常恶性程度较高,复发风险相对较高。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细胞生长依赖HER2信号通路,即使初始接受了抗HER2治疗,仍可能存在一些对药物不敏感的肿瘤细胞,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细胞可能重新启动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在6-8年等较长时间后复发。基底样型乳腺癌由于其分子特征,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潜力,也容易在较晚时间复发。 治疗相关因素 手术治疗不彻底:手术时可能存在微小的癌灶残留,这些残留的癌灶在体内持续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当机体免疫等功能发生一定变化时,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增殖导致复发。例如,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残留有转移的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在6-8年后可能增殖并表现出复发迹象。 辅助治疗效果有限: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可能未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以内分泌治疗为例,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需要长期维持,但可能存在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逐渐产生耐药性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肿瘤细胞增殖得到一定抑制,但仍有少数肿瘤细胞能够耐受药物作用并存活下来,经过数年的积累后,在6-8年等时间点复发。化疗药物也可能无法完全杀灭所有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化疗后可能重新增殖,导致复发。 机体因素 免疫功能状态: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在6-8年这样相对较长的时间后,免疫监视肿瘤细胞的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但当免疫功能减弱时,对残留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清除作用减弱,使得肿瘤细胞有机会增殖复发。例如,老年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乳腺癌在6-8年后的复发。 激素水平变化: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在6-8年的时间跨度内,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可能发生改变,如绝经后激素水平的波动等,这些变化可能为残留的肿瘤细胞提供生长的微环境,促使其复发。比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对于依赖雌激素生长的肿瘤细胞来说,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刺激其增殖,导致复发。

    2025-10-23 14:33:45
  • 如何提高胸部松弛期的恢复速度

    运动锻炼方面有针对性胸部肌肉训练如俯卧撑、哑铃飞鸟及有氧运动辅助,饮食营养要保障蛋白质摄入并充足供给维生素,生活习惯需保持良好姿势和保证充足睡眠,产后女性恢复要避免过度劳累等专业指导且营养均衡,老年人群运动要温和并注意补充钙与维生素D等。 一、运动锻炼促进恢复 1.针对性胸部肌肉训练: 俯卧撑:分为标准俯卧撑与跪姿俯卧撑,标准俯卧撑可有效锻炼胸大肌等胸部肌群,增强肌肉支撑力,一般每周进行3-4次,每次以15-20个为一组,做2-3组;跪姿俯卧撑适合力量较弱人群,能逐步提升胸部肌肉力量。 哑铃飞鸟:仰卧于平板,手持哑铃向两侧打开,每组12-15次,进行3-4组,通过规范动作促进胸部肌肉恢复。不同年龄人群可依自身体能调整强度,年轻人群可适当增加组数与次数,年长人群需循序渐进。 2.有氧运动辅助: 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次左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胸部组织修复提供良好代谢环境。不同性别运动时需注意,女性应选择合适运动内衣保护胸部。 二、饮食营养助力恢复 1.蛋白质摄入保障: 每日从瘦肉(如鸡胸肉、牛肉等)、鱼类、蛋类等食物中摄取足够蛋白质,每千克体重约需1-1.5克蛋白质,蛋白质是肌肉修复与生长的重要原料,有助于维持胸部肌肉健康状态。不同年龄人群蛋白质需求有差异,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需求相对更高,成年人需维持平衡摄入;若有特殊病史(如肾病)需遵循医嘱调整蛋白质摄入。 2.维生素充足供给: 多食用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与水果(如橙子、苹果),其中维生素C、E等对皮肤及组织修复有益,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助力维持胸部皮肤弹性。糖尿病患者等特殊病史人群需依据病情控制水果糖分摄入。 三、生活习惯规范管理 1.保持良好姿势: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均应挺胸抬头,避免弯腰驼背,成年人每日需保证6-8小时以上正确姿势,中老年人因骨骼肌肉功能衰退更需注重姿势维持,以减轻胸部松弛程度。 2.充足睡眠支持: 每晚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时身体分泌生长激素等促进组织修复,胸部组织可在睡眠中获更好恢复。不同年龄人群睡眠需求有别,婴幼儿睡眠时长更长,老年人睡眠时长相对减少但需保障质量,孕妇产后睡眠时要注意正确睡姿,避免压迫胸部。 四、特殊人群恢复要点 1.产后女性:产后胸部松弛期恢复需避免过度劳累,产后6周内可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开展适度胸部恢复训练,不可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产后需注重营养均衡摄入以支持身体修复,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促进胸部肌肉与组织恢复。 2.老年人群:老年胸部松弛期恢复要考虑骨骼肌肉退化状况,运动时选择温和方式,如散步结合简单胸部拉伸运动,饮食中注意补充钙与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肌肉健康,助力改善胸部相关组织状态,同时需关注自身身体反应,不适时及时调整恢复计划。

    2025-10-23 14:33:19
  • 乳房纤维瘤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乳房纤维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恶变几率低但严重程度有个体差异。无需特殊治疗情况包括瘤体小无症状及绝经后纤维瘤;需要治疗情况有瘤体大、生长快、有症状等,特殊人群如妊娠期、有家族乳腺疾病史女性处理需特殊考虑。 一、乳房纤维瘤的严重程度 乳房纤维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来说其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乳房纤维瘤生长缓慢,恶变几率非常低,据相关研究统计,乳房纤维瘤恶变的发生率不足1%。不过,其严重程度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瘤体较大时可能会对乳房外观及局部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整体健康风险角度,相比恶性肿瘤等情况,其严重程度相对可控。 二、是否需要治疗的情况 1.无需特殊治疗的情况 瘤体较小且无症状: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如疼痛、乳头溢液等的乳房纤维瘤,通常可以定期观察。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观察瘤体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年轻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相对稳定,瘤体生长缓慢甚至长期无明显变化。例如,一位20岁左右的女性,体检发现乳房纤维瘤,瘤体较小且无任何不适,通过定期超声监测即可。 绝经后女性的纤维瘤: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乳房纤维瘤有自行缩小甚至消退的可能。所以对于绝经后的乳房纤维瘤患者,如果瘤体无明显变化且无不适,可选择继续观察,无需急于进行手术等积极治疗。 2.需要治疗的情况 瘤体较大:当乳房纤维瘤直径大于3厘米时,瘤体可能会对乳房组织产生较明显的压迫等影响,或者影响乳房外观,此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因为较大的瘤体在乳房内占据空间,可能会引起局部不适,而且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例如,一位35岁女性,乳房纤维瘤直径达到4厘米,经过评估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瘤体生长较快:在短时间内(如6-12个月内)瘤体明显增大的乳房纤维瘤,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瘤体快速生长可能提示有一些特殊情况,虽然大多仍为良性,但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明确诊断并消除潜在风险。比如一位28岁女性,半年内乳房纤维瘤体积增大了近一倍,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手术。 有症状的纤维瘤:如果乳房纤维瘤伴有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手术切除瘤体可以缓解症状。例如,一位30岁女性,乳房纤维瘤伴有周期性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可考虑手术。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乳房纤维瘤在妊娠期可能会随着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迅速增大,所以妊娠期发现乳房纤维瘤需要密切观察,若有明显增大等情况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妊娠阶段考虑手术;对于有家族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其乳房纤维瘤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加积极一些,因为这类人群相对来说发生乳腺相关病变的风险可能略高,需要更密切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2025-10-23 14:32:31
  • 胸部过小可能有何病理原因

    胸部过小可由内分泌因素中雌激素分泌不足、垂体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卵巢疾病里的发育不良和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因素,以及全身性慢性疾病中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分别通过影响激素分泌、代谢、营养供应等干扰胸部正常发育进程。 一、内分泌因素 (一)雌激素分泌不足 雌激素是影响胸部发育的关键性激素之一,它能促进乳腺组织的增生以及脂肪在胸部的沉积。若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会直接阻碍乳腺的正常发育进程,使得胸部难以达到正常的发育形态与大小。例如,在青春期时,若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出现异常,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就可能引发胸部过小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发育迟缓的个体中较为常见。 (二)垂体疾病影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垂体疾病会影响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会间接导致性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影响乳房的正常发育;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干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异常又会通过激素调节网络影响胸部发育相关的激素平衡,最终可能导致胸部过小。 二、甲状腺功能相关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激素调节机制。甲状腺素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包括与胸部发育相关的激素代谢和组织生长调控,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整体代谢速率减慢,激素调节失衡,从而干扰乳房正常发育所需的激素环境,导致胸部过小。 三、卵巢疾病影响 (一)卵巢发育不良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若卵巢发育不良,其分泌雌激素等激素的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雌激素水平下降会直接影响乳腺组织的增生和脂肪沉积,使得胸部发育受限,出现胸部过小的状况。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疾病会导致卵巢功能异常,表现为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障碍等,同时也会影响雌激素的正常分泌与调节。异常的激素环境会干扰胸部正常的发育过程,进而可能导致胸部过小。 四、遗传因素影响 遗传基因在胸部发育中起到基础决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胸部发育普遍较小的遗传倾向,个体受到相关基因的影响,胸部发育可能会遵循家族性的模式,出现胸部过小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是由基因所决定的身体发育基础模式导致。 五、全身性慢性疾病影响 (一)营养不良 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时,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胸部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身体会优先保障重要器官的营养需求,胸部的脂肪储备等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胸部过小。例如,长期饮食摄入不足、挑食偏食等情况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影响胸部发育。 (二)慢性消耗性疾病 像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会使身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用于对抗疾病,无法为胸部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疾病本身也可能干扰激素调节等生理过程,从而导致胸部过小。

    2025-10-23 14:32:02
  • 乳腺癌哪种最严重

    乳腺癌严重程度需综合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患者个体情况等多因素考量,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若不规范干预复发转移风险仍高,晚期乳腺癌出现远处转移病情严重,年轻患者及身体基础状况差的患者预后等受影响,要多方面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一、病理类型方面 三阴性乳腺癌:这类乳腺癌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它具有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相对较差的特点。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复发转移几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转移情况,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较大。其侵袭性强体现在肿瘤细胞更容易侵犯周围组织以及发生远处转移,比如容易转移至肺部、脑部、骨骼等部位。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HER-2基因过度表达,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较为活跃,疾病进展相对较快。在过去,这类乳腺癌的预后较差,但随着抗HER-2靶向药物的应用,预后有所改善,但如果不进行规范的靶向治疗等干预,其复发转移风险依然较高。比如在没有靶向治疗的时代,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几率明显高于HER-2阴性的患者。 二、临床分期方面 晚期乳腺癌(Ⅳ期):即使是某些相对预后较好类型的乳腺癌,如果已经发展到晚期,出现了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肝、肺、骨、脑等重要脏器,病情也是非常严重的。此时患者的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例如,乳腺癌肝转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黄疸、腹水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存期限;脑转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三、患者个体情况方面 年龄因素: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小于35岁的乳腺癌患者,往往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且复发转移风险可能更高。这是因为年轻患者的身体代谢等生理特点可能更适合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年轻患者在面对乳腺癌治疗带来的身体变化(如乳房切除后的外形改变等)以及疾病对生育、未来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时,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身体基础状况: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增加乳腺癌治疗的难度和风险。例如,合并严重心脏病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化疗等治疗时,可能会因为心脏功能不能耐受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总体而言,不能单一地判定哪种乳腺癌最严重,而是要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患者个体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并且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来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23 14:28: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