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围孕期营养(孕前肥胖、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的营养治疗)和肾病营养、肿瘤营养、营养性贫血、维生素营养障碍等各种营养不良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窦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任2018年第四届“全民营养周”健康形象大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分会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女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青年委员。被评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等4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参译书籍四部。主编著作一部。展开
个人擅长
围孕期营养(孕前肥胖、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的营养治疗)和肾病营养、肿瘤营养、营养性贫血、维生素营养障碍等各种营养不良性疾病。展开
  • 菠萝降火还是上火

    菠萝既不会降火也不会上火。 从营养成分来看,菠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族、纤维素等,这些成分对身体有一定益处,但并不会直接导致降火或上火的效果。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机体对抗自由基;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和新陈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纤维素则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然而,菠萝中含有一定量的菠萝蛋白酶,如果食用不当,比如过量食用或在口腔中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一些不适,如口腔发麻等,但这并不是上火的表现。同时,如果是过敏体质的人,食用菠萝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疹等,但这也不能与上火或降火简单划等号。

    2025-07-09 16:02:42
  • 鸡蛋黄一天能吃几个

    鸡蛋黄营养丰富,但食用量需要控制,以下是关于鸡蛋黄食用量的建议: 1.健康人群:一般人群每天食用1-2个鸡蛋黄较为适宜。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1个鸡蛋黄。 老年人:老年人的代谢能力下降,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1个鸡蛋黄。 高血脂人群:高血脂人群应严格控制鸡蛋黄的摄入量,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3-4个鸡蛋黄。 胆囊炎患者:胆囊炎患者应避免食用鸡蛋黄,以免刺激胆囊收缩,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黄的食用量还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营养均衡,建议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2025-07-09 16:02:28
  • 苹果醋减肥吗

    苹果醋可能有利于减肥,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苹果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饱腹感。其酸性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部,让人感觉不饥饿,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这种饱腹感往往是比较短暂的,不能完全替代健康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饮食习惯。苹果醋可能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有利于稳定血糖水平。稳定的血糖有利于减少因血糖波动导致的过度进食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摄入高糖食物。 需要注意,过量饮用苹果醋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比如对口腔和食道的刺激,引起不适甚至损伤。并且,某些人群,如胃肠道疾病患者,可能并不适合饮用苹果醋,以免加重病情。

    2025-07-09 16:02:11
  • 减肥吃哪种燕麦片

    减肥吃纯燕麦片。 纯燕麦片在减肥期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首先,纯燕麦片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从而有利于控制总热量。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益。其次,它的营养较为丰富,含有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避免因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再者,纯燕麦片升糖指数相对较低,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的急剧上升和下降,有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因血糖波动而引起的饥饿感和食欲增加。 减肥期间选择纯燕麦片,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帮助有效控制体重。

    2025-07-09 16:01:52
  • 每天吃香蕉会胖吗

    每天吃香蕉一般不会胖,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香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每100克香蕉含有约93千卡的热量,相对较低。此外,香蕉中的膳食纤维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然而,如果在食用香蕉的同时,还摄入了过多的其他高脂肪、高热量或高糖的食物,并且总体热量摄入超过了身体的消耗,就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建议在饮食中保持均衡,包括摄入适量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同时,结合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理想的体重。

    2025-07-09 16:01: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