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6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肿瘤医院工作,一直从事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对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尤其对于难治性,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于M.D. anderson肿瘤中心作为访问学者进行了1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于如何优化乳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并取得了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归国后持续进行传统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如何更好的结合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目前有14篇论著在核心期刊发表,参与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1一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担任“癌症进展”杂志审稿专家。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协会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展开
  • 胸太大怎么瘦胸

    瘦胸可通过运动、饮食调整、手术及穿戴合适内衣来实现。运动方面有氧运动能消耗全身脂肪,胸部针对性运动可锻炼胸部肌肉;饮食要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手术可选乳房缩小整形术但有风险需术前评估;要选择合适内衣并注意穿戴时间及不同人群的适配。 一、运动瘦胸 1.有氧运动:像慢跑、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能消耗全身脂肪,包括胸部脂肪。以慢跑为例,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燃烧胸部多余脂肪,但要注意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运动内衣,减少胸部晃动带来的不适。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强度应适中;成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增加运动强度;老年人则要选择较为平缓的慢跑速度和时间。 2.胸部针对性运动:平板支撑、俯卧撑等运动可以锻炼胸部及周围肌肉,在一定程度上使胸部线条更紧实。平板支撑每次保持30-60秒,可重复3-5组;俯卧撑根据个人能力进行,逐渐增加次数。不同性别在运动时可能面临的身体差异也需考虑,男性和女性胸部肌肉组成不同,但这些运动都能对胸部起到一定的塑形作用。 二、饮食调整 1.控制热量摄入:保持热量摄入小于热量消耗是瘦胸的关键。要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它们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注意饮食搭配,久坐办公室的人群要尤其注意控制主食量,增加蔬菜摄入比例;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则要保证足够能量供应的同时注意营养均衡。 2.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例如每天摄入一定量的鸡胸肉或鱼虾,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在减脂过程中保持胸部肌肉的紧实,避免胸部松弛。对于有不同病史的人群,如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三、手术瘦胸 1.乳房缩小整形术:这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去除胸部多余脂肪、乳腺组织和皮肤来缩小乳房的方法。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瘢痕形成等。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不同年龄的人群适合手术的情况不同,一般成年后乳房发育基本稳定时可考虑,但青少年不建议进行手术,因为其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女性在手术前要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自己的期望和身体状况。 四、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合适尺码和支撑性好的内衣非常重要。不合适的内衣会压迫胸部,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导致胸部变形。每天要保证合理的穿戴时间,避免长时间穿戴过紧的内衣。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对内衣的需求不同,哺乳期女性要选择专门的哺乳内衣,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方便哺乳;有胸部疾病史的人群要选择对胸部无刺激、宽松舒适的内衣款式。

    2025-10-23 14:24:06
  • 遗传性乳腺癌能切除吗

    遗传性乳腺癌在符合手术指征时可切除,手术方式有乳房肿瘤切除术和乳房全切术,受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影响,术后需关注恢复并进行后续辅助治疗,由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遗传性乳腺癌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通常是可以进行切除的。对于早期的遗传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例如,当肿瘤处于较小的阶段,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时,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灶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如果肿瘤局限于乳腺组织内,没有侵犯胸壁等周围重要结构,手术切除是可行的选择。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 1.乳房肿瘤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小、有保乳意愿的患者。这种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乳房的外形。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确保切缘阴性等情况,以降低复发风险。例如,对于一些早期的遗传性乳腺癌且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乳房肿瘤切除术。 2.乳房全切术:如果肿瘤较大、病情较为严重或者患者没有保乳意愿等情况,可能会选择乳房全切术。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彻底切除乳腺组织内的肿瘤相关病变。 三、影响手术切除的因素 1.肿瘤分期:如果遗传性乳腺癌已经处于晚期,发生了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肺、肝、骨等部位,此时手术切除可能并不是首要的治疗措施,更多的是需要综合考虑全身治疗等手段。但如果转移病灶可以同时切除且对患者整体状况有利,也可能会进行手术。例如,当肺转移病灶为孤立性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可能会在全身治疗基础上考虑手术切除转移灶。 2.患者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对于年龄较大且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谨慎评估是否能够耐受手术。而年轻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需要综合考虑疾病情况来决定手术方案。 四、术后相关情况及后续治疗 1.术后恢复: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需要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有无并发症等。例如,乳房全切术的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乳房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要关注乳房外形恢复及局部有无异常等。 2.后续辅助治疗:手术后通常还需要根据病理结果等进行后续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对于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可能还需要考虑基因检测相关的靶向药物等治疗,以进一步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例如,如果患者存在特定基因变异,可能会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对于遗传性乳腺癌患者是否能切除以及具体手术相关情况,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包括乳腺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遗传咨询师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预后。

    2025-10-23 14:22:19
  • 乳腺结节怎样治疗好

    乳腺结节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观察随访适用于良性可能性大且无症状的结节,定期超声检查;药物治疗如内分泌治疗用于与内分泌相关的结节,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手术治疗针对怀疑恶性、有压迫症状或患者强烈要求等情况,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中医中药治疗需辩证论治,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 一、观察随访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良性可能性大且无明显症状的乳腺结节,如BI-RADS分类为2类的结节,可定期观察随访。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大小、形态、边界等变化情况。 考虑因素:年龄方面,年轻女性的乳腺结节良性可能性相对较高,但仍需密切观察;生活方式上,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持乳腺健康,对结节观察随访期间的身体状态有积极影响;病史方面,如果有家族乳腺疾病史等情况,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监测。 二、药物治疗 内分泌治疗:如果乳腺结节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如乳腺增生相关结节,当疼痛等症状较明显时,可考虑内分泌调节药物。例如,对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的乳腺增生结节,可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不同药物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考虑因素:年龄因素,育龄期女性内分泌变化较大,使用内分泌药物需更谨慎评估;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状态,进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所以在药物治疗同时需调整生活方式;病史方面,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使用某些药物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三、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乳腺结节怀疑为恶性(如BI-RADS分类为4类及以上)、结节较大且有压迫症状、结节经观察随访考虑为良性但患者心理负担重强烈要求手术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麦默通微创手术等。 考虑因素: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等情况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手术对乳房外观的影响;生活方式中,术后的康复等与生活方式调整密切相关,如术后需要适当休息、合理饮食等促进恢复;病史方面,如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手术需充分评估出血风险等。 四、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辩证论治:中医可根据乳腺结节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辩证,如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等,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例如,一些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的中药可能对部分乳腺结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需在正规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 考虑因素: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患者对中药的耐受性等有差异;生活方式上,中药治疗期间的生活习惯等会影响疗效,如保持心情舒畅等对肝郁气滞型结节的治疗有帮助;病史方面,如有过敏史等情况,使用中药需注意药物成分过敏风险等。

    2025-10-23 14:21:11
  • 乳腺增生比结节严重吗

    不能简单判定乳腺增生比结节严重,乳腺增生是常见良性乳腺疾病,结节分良性(如纤维腺瘤、囊肿等)和恶性(乳腺癌),良性结节一般预后好,恶性结节威胁生命健康,且不同人群对乳腺增生和结节的应对有差异,需通过规范检查明确结节性质来综合评估病情并制定处理方案。 乳腺增生的特点 发病机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与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乳房疼痛程度个体差异大,有的仅为轻度胀痛,有的疼痛较剧烈,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乳腺可触及片状增厚,边界不清,质地中等。 良性乳腺结节的特点 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为单发,也可多发,肿块大多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生长缓慢,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超声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其性质。 乳腺囊肿:可表现为乳房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囊性感,部分患者可伴有疼痛,囊肿形成多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 恶性乳腺结节(乳腺癌)的特点 发病风险因素:与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未哺乳等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乳房无痛性小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后期可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乳头溢血等症状。乳腺癌若不及时治疗,会发生远处转移,影响多个脏器功能,危及生命。 从疾病预后角度比较 乳腺增生:多数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可缓解症状,一般不会发生癌变,预后良好,但有少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可能合并乳腺不典型增生,这是癌前病变,需要密切随访。 良性乳腺结节:纤维腺瘤等良性结节通过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好;乳腺囊肿若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较大囊肿可通过穿刺抽吸等治疗,预后也较好。 恶性乳腺结节:乳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效果等相关,早期乳腺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较高,但中晚期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 不同人群的差异及应对 青年女性:乳腺增生多与内分泌波动有关,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对于乳腺结节,青年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时,无论乳腺增生还是结节,都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钼靶等检查明确结节性质,良性结节定期复查,恶性结节尽早手术等治疗。 中年女性:乳腺增生要关注症状变化,结节需更谨慎对待,因为中年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对增加,对于乳腺结节要进一步行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 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结节更要警惕恶性可能,老年女性发现乳房异常时,就医检查要全面,以便准确判断病情。 总之,不能简单说乳腺增生比结节严重,乳腺结节的良恶性是关键,需要通过规范的检查手段明确结节性质后,综合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025-10-23 14:20:54
  • 我才20岁胸部就松弛下垂怎么办怎么才能

    20岁胸部松弛下垂可由体重变化、未及时佩戴合适胸罩、遗传、不良姿势、过度减肥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选择合适胸罩、胸部锻炼、饮食调整、保持良好姿势来改善,有乳房相关疾病史等特殊情况者采取措施前应咨询医生。 一、原因分析 20岁胸部松弛下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一是体重变化较大,短期内体重迅速减轻,会导致乳房内脂肪组织减少、皮肤松弛,从而出现胸部松弛下垂;二是青春期发育后未及时佩戴合适的胸罩,乳房缺乏有效支撑,随着身体活动等,乳房组织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三是遗传因素,家族中女性乳房有容易松弛下垂的倾向,个体也可能受此影响;四是不良姿势,长期含胸驼背等姿势,会影响胸部的形态,导致松弛下垂;五是过度减肥,快速节食减肥会使乳房脂肪储备不足,影响乳房的饱满度和支撑结构。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选择合适胸罩 20岁女性应选择大小合适、具有良好支撑性的胸罩。胸罩的肩带不宜过细,宽度适中能更好地分散肩膀承受的压力;罩杯要能完全包裹住乳房,下围的松紧度要合适,以能容纳一根手指为宜,这样可以在日常活动中为乳房提供有效的支撑,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胸部进一步下垂。 (二)胸部锻炼 1.俯卧撑:可锻炼胸大肌等胸部相关肌肉,增强胸部支撑力。做法是双手撑地,间距与肩同宽,身体保持直线,缓慢下降身体至胸部接近地面,然后推起身体,每组10-15次,每次做3-4组。 2.哑铃飞鸟:坐在椅子上或站立,手持哑铃,两臂向两侧打开呈飞鸟状,再缓慢合拢,每组12-15次,做3-4组。通过锻炼胸部肌肉,使胸部更加紧实,改善松弛下垂状况。 (三)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乳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乳房的弹性和饱满度;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E等对皮肤和乳房组织的健康有益,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维持胸部皮肤弹性。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脂肪,虽然不能过度减肥,但适量健康脂肪的摄入对乳房的正常形态维持有一定作用,可选择坚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来源。 (四)良好姿势保持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挺胸抬头,避免含胸驼背。日常走路时也要注意收紧腹部和胸部肌肉,长期坚持良好姿势有助于改善胸部的位置和形态,减轻胸部松弛下垂的程度。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20岁女性来说,一般不存在特殊人群的禁忌情况,但如果有乳房相关疾病史等特殊情况,应在采取上述措施前咨询医生。例如,若本身有乳腺纤维瘤等疾病,进行胸部锻炼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乳房,选择合适的锻炼强度和方式,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胸部的保健和形态改善。同时,在选择胸罩和进行饮食调整时,也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灵活调整,确保在保障乳房健康的前提下改善胸部松弛下垂问题。

    2025-10-23 14:19: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