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6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肿瘤医院工作,一直从事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对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尤其对于难治性,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于M.D. anderson肿瘤中心作为访问学者进行了1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于如何优化乳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并取得了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归国后持续进行传统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如何更好的结合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目前有14篇论著在核心期刊发表,参与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1一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担任“癌症进展”杂志审稿专家。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协会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展开
  • 乳腺有结节需要治疗吗

    乳腺结节分良性与恶性,良性可通过影像学观察边界等特征初步判断,小且无症状良性结节定期复查,较大或有变化良性结节可手术,恶性乳腺癌需综合治疗,不同人群如年轻女性、绝经后女性、有家族乳腺癌病史及有乳腺疾病既往史人群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乳腺结节的性质分类及初步判断 乳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结节常见类型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恶性结节主要为乳腺癌。通过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观察结节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特征来初步判断性质。一般来说,良性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明显血流异常;恶性结节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血流丰富等。 二、良性结节的处理原则 1.小且无症状的良性结节:若结节较小(直径通常<1cm)且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这是因为此类结节恶变风险极低,通过定期监测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较大或有变化的良性结节:当良性结节直径>1cm,或在复查过程中发现结节有逐渐增大趋势,或怀疑有恶变倾向时,可考虑手术切除。例如乳腺纤维腺瘤,若体积较大影响美观或有生长迹象,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处理方式。 三、恶性结节(乳腺癌)的治疗要点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需采取综合治疗。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能根据病情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方式有保乳手术、乳房全切术等,具体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决定;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放疗利用放射线局部照射肿瘤区域;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精准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乳腺结节多以良性纤维腺瘤等为主,但也需重视,定期体检观察结节变化,若有异常及时进一步检查。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乳腺的影响。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乳腺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高,更应密切关注结节情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结节需及时评估处理。 有家族乳腺癌病史人群:这类人群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除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外,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筛查(如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检查等),且在生活中需格外注重乳腺健康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增强对自身乳腺状况的关注度。 有乳腺疾病既往史人群:如既往有乳腺增生等疾病的人群,其乳腺结节发生异常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更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及时发现乳腺结节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23 14:12:15
  • 乳晕能够变小吗

    非手术方面可通过维持稳定体重、皮肤保湿来维护乳晕状态,特定波长激光可改善乳晕色素及外观;手术通过切除部分乳晕组织缩小乳晕但有风险,禁忌人群为瘢痕体质、凝血异常、孕期哺乳期、儿童青少年,孕期哺乳期因生理现象不宜手术,儿童青少年因发育未稳不适合,特殊健康状况人群需谨慎评估。 一、非手术相关因素及措施 1.体重管理影响:体重波动可能与乳晕大小变化相关,保持稳定健康体重有助于维持身体各部位形态相对稳定。例如,体重急剧增加或减少可能导致包括乳晕在内的身体局部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变化,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维持稳定体重,从整体身体状态层面可能对乳晕大小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绝对直接改变乳晕结构。 2.皮肤护理作用: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保持乳晕部位皮肤保湿,可维持皮肤正常生理状态。若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可能影响其弹性等,而适度保湿有助于皮肤维持相对良好的状态,但这对乳晕大小的直接改变作用有限,主要是从皮肤健康角度进行维护。 3.激光相关干预:特定波长的激光治疗可用于改善乳晕色素沉着及外观,有临床研究表明,一定疗程的激光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乳晕颜色变浅、外观趋于更理想状态,但激光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需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操作,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对乳晕皮肤造成损伤。 二、手术干预方式及要点 1.乳晕缩小术原理: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部分乳晕组织来达到缩小乳晕的目的。该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感染、瘢痕形成等。 2.手术禁忌人群:有瘢痕体质者进行手术可能导致瘢痕过度增生,增加手术风险;凝血功能异常者术后出血风险增高;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性,由于身体生理状态特殊,手术可能影响哺乳功能及自身恢复,一般不建议此时行乳晕缩小术;儿童及青少年因乳晕尚未发育稳定,手术可能干扰正常生理发育进程,不适合进行此类手术。 三、不同人群特殊考量 1.孕期哺乳期女性:此阶段乳晕大小变化是正常生理现象,是为哺乳做准备的生理改变,不建议在该时期进行乳晕缩小相关操作,以免对哺乳功能及自身身体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2.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乳晕形态尚未稳定,进行改变乳晕大小的操作可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因此不适合对该人群实施乳晕缩小相关干预措施。 3.特殊健康状况人群:患有皮肤疾病(如乳晕部位有感染性皮肤病等)、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控制不佳等)的人群,进行乳晕缩小相关操作需谨慎评估。皮肤疾病患者手术易导致感染扩散等问题;内科疾病患者身体状态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及术后恢复,需在医生全面评估健康状况后再决定是否可行相关手术。

    2025-10-23 14:11:35
  • 女孩子胸部痛是什么原因

    女孩子胸部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青春期发育、月经周期、怀孕和哺乳期、乳房疾病、外伤、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建议自我观察,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注意乳房护理。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子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1.生理原因: 青春期发育:在青春期,女孩子的乳房开始发育,可能会感到疼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穿着舒适的内衣,避免过度运动和碰撞。 月经周期:在月经前后,乳房可能会肿胀和疼痛,这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 怀孕和哺乳期:怀孕期间和哺乳期,乳房会发生变化,可能会有疼痛和不适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哺乳期顾问。 2.乳房疾病: 乳腺炎:乳腺炎是乳房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除了疼痛,还可能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房组织的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导致乳房疼痛和肿块。建议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可能会导致乳房肿块。建议就医,进行手术切除。 3.其他原因: 外伤:乳房受到外伤,如撞击、挤压等,可能会导致疼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乳房疼痛。建议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导致乳房疼痛。建议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对于女孩子胸部痛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自我观察:注意疼痛的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如有无肿块、乳头溢液等。 2.就医检查: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乳房检查、超声、激素水平测定等相关检查,以确定疼痛的原因。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吸烟等。 4.注意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避免过度刺激和摩擦,选择合适的内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子胸部痛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例如,青春期的女孩子乳房痛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哺乳期的女孩子乳腺炎较为常见,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哺乳。此外,怀孕和哺乳期的乳房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女孩子胸部痛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缓解乳房疼痛。

    2025-10-23 14:10:20
  • 来月经前胸部胀痛无法触碰是怎么回事

    经前乳房胀痛因月经前雌激素孕激素失衡致乳腺组织水肿增生,激素波动差异、个体乳腺组织特性及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咖啡因摄入多、精神压力大可引发,应对需穿戴合适内衣、调整饮食(低盐控咖啡因)与适度运动,青春期多为生理现象随周期规律可缓解,育龄女严重可就医排查,更年期需警惕乳腺疾病及时检查。 一、生理机制相关因素 月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相对不足,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增生,孕激素促进乳腺小叶腺泡发育,二者失衡致使乳腺组织水肿、增生,进而引发胸部胀痛,严重时可出现无法触碰的情况,此为经前期乳房胀痛的基本生理病理基础,激素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是关键诱因。 二、常见引发原因剖析 (一)激素波动差异 正常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动,部分女性对激素变化敏感度高,经前激素波动时,乳腺组织受影响更为显著,易出现明显胀痛;而激素水平波动相对平稳的女性,经前乳房胀痛症状可能较轻或不明显。 (二)个体乳腺组织特性 不同女性乳腺组织对激素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若乳腺组织本身较为敏感,经前受激素影响后,增生、水肿等病理改变更易发生,从而导致胸部胀痛明显且可能无法触碰。 (三)生活方式影响 1.饮食方面:长期高盐饮食会使体内水钠潴留加重,乳腺组织水肿情况加剧,进而加重乳房胀痛;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干扰激素代谢,影响内分泌平衡,增加经前乳房胀痛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 2.精神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大可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使得经前乳腺组织增生、水肿等病理变化更突出,引发或加重胸部胀痛。 三、应对与注意事项 (一)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支撑性良好、材质舒适的棉质内衣,避免过紧内衣对乳房产生压迫,以减轻胀痛感,为乳房提供合理的外部支撑。 (二)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调整:保持低盐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可减轻体内水钠潴留,缓解乳腺水肿;控制咖啡因摄取量,避免过多饮用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品,维持激素代谢稳定。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内分泌,对减轻经前乳房胀痛有一定帮助。 (三)特殊人群提示 1.青春期女性:经前乳房胀痛多为正常生理现象,随年龄增长、月经周期渐趋规律,多数可自行缓解,日常需注意选择合适尺码、舒适的内衣,减少对乳房的不良刺激。 2.育龄女性:若经前乳房胀痛严重且明显影响生活,可咨询医生评估,排查是否存在其他乳腺相关问题,但一般优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同时需关注自身激素及乳腺健康状况。 3.更年期女性:出现经前乳房胀痛时需警惕乳腺疾病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乳腺病变等异常情况,保障乳腺健康。

    2025-10-23 14:09:45
  • 乳腺癌感冒咳嗽怎么治疗

    乳腺癌患者感冒咳嗽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适宜环境,有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不同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出现高热不退、咳嗽剧烈影响生活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针对性治疗。 一、一般处理原则 乳腺癌患者感冒咳嗽时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适当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痰液排出。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50%-60%为宜。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咳嗽的缓解:对于轻度咳嗽,可以通过吸入温热的水蒸气来缓解,比如使用加湿器产生的湿润空气,或者用热水蒸汽熏蒸,但要注意避免烫伤。如果是因鼻塞导致咳嗽加重,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来减轻鼻腔充血,改善通气。 感冒症状的缓解:对于轻度的感冒症状,如轻微的流涕、鼻塞等,可以用湿毛巾热敷鼻根部来缓解鼻塞症状。另外,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适度的呼吸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因感冒咳嗽带来的呼吸不适,例如腹式呼吸,每天可进行数次,每次5-10分钟,通过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需谨慎) 儿童乳腺癌患者:儿童乳腺癌非常罕见,但如果发生感冒咳嗽,应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有其他潜在风险的药物。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经过严格安全性评估的缓解感冒咳嗽症状的药物剂型,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 老年乳腺癌患者: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相互作用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组合。对于缓解咳嗽的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肝肾功能情况调整潜在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药物对患者胃肠道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很多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正在进行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放化疗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感冒咳嗽时用药需格外注意。要避免使用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进一步降低免疫力的药物。例如,一些含有某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可能不适合正在进行放化疗的患者,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当前的血象、肝肾功能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防止药物对放化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或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乳腺癌患者感冒咳嗽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咳嗽剧烈,影响日常生活、睡眠;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感冒症状持续超过1周无改善甚至加重;或者出现咳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可以通过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10-23 14:09: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