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擅长: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6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肿瘤医院工作,一直从事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对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尤其对于难治性,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于M.D. anderson肿瘤中心作为访问学者进行了1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于如何优化乳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并取得了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归国后持续进行传统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如何更好的结合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目前有14篇论著在核心期刊发表,参与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1一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担任“癌症进展”杂志审稿专家。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协会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整体结合治疗。展开
  • 乳腺增生结节怎么消除

    乳腺增生结节可通过观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多数良性结节定期观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充足作息、情绪管理,伴症状可药物治疗,怀疑恶性、结节大或药物无效影响生活质量则手术,特殊人群手术需谨慎评估。 一、观察随访 对于大多数乳腺增生结节,尤其是没有明显症状且超声等检查提示为良性的结节,定期观察随访是重要的措施。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因为乳腺增生结节的变化通常较为缓慢,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随访频率可能会有所调整,例如年轻女性可以相对更密切地观察,而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如果结节变化不大,随访间隔可以适当延长。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二、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有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水平,对乳腺增生结节可能有一定益处。例如多吃西兰花、苹果等食物,其中的营养成分可能对乳腺健康有积极影响。 作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关键。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习惯可能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平衡,进而对乳腺产生不利影响,每天应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乳腺增生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促使乳腺增生结节的发展。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三.药物治疗 如果乳腺增生结节伴有明显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评估后考虑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一些中药可能对缓解乳腺增生结节相关症状有一定作用,例如逍遥丸等,但其具体疗效和作用机制需要基于临床研究证据。不过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且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 四、手术治疗 当乳腺增生结节经过评估高度怀疑为恶性或者结节较大、药物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旋切术等,手术可以直接切除结节,明确病理性质。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发现乳腺增生结节,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结节的变化,若考虑手术需充分权衡妊娠阶段手术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对于老年女性,手术风险的评估要更加全面,需综合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整体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025-10-23 13:55:05
  • 平胸怎么才能变大

    胸部增大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按摩护理及手术方法实现。饮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质、脂肪及能促进雌激素分泌食物摄入;运动可做扩胸运动、俯卧撑;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手术有假体隆胸术和自体脂肪隆胸术,不同方法有不同特点及风险,需根据自身情况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未成年人胸部随发育自然变化,不建议用非自然有创方式改变。 一、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脂肪及能促进雌激素分泌食物的摄入。蛋白质是胸部发育的重要营养基础,像瘦肉、鱼虾、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能为胸部提供一定的脂肪储备,可适当吃些坚果、橄榄油等;而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有助于刺激胸部发育,日常可多吃些豆腐、豆浆等。不过,饮食调整对胸部增大的作用相对有限,且需长期坚持。 二、运动锻炼 1.扩胸运动:通过有规律地进行扩胸动作,能锻炼胸部肌肉,使胸部看起来更挺拔。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10-15次。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肩部放松,缓慢进行扩胸和回收动作。 2.俯卧撑:俯卧撑可以增强胸大肌力量,对胸部形态的改善有一定帮助。对于不同体能基础的人,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俯卧撑方式,如标准俯卧撑、跪姿俯卧撑等。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4次,每次根据自身情况做10-20个。 三、按摩护理 适当的胸部按摩可以促进胸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胸部发育。按摩时可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从胸部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胸部损伤。不过,按摩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 四、手术方法 1.假体隆胸术:是通过手术将硅胶等假体植入胸部,以达到增大胸部的效果。这种方法效果较为显著,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假体移位、包膜挛缩等。手术适合胸部发育不良、对胸部形态不满意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女性。未成年人由于身体还在发育阶段,不适合进行此类手术。 2.自体脂肪隆胸术:是将自身其他部位多余的脂肪抽吸出来,经过处理后再注射到胸部。该方法相对自体材料,但需要身体有足够的脂肪储备,且可能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样,未成年人不适合进行手术相关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胸部增大的方式效果和风险也不同。在考虑任何方法时,都应充分了解其利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节食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对于未成年人,胸部会随着身体发育自然变化,不建议通过非自然、有创的方式去改变胸部大小。

    2025-10-23 13:54:41
  • 怎么让胸部坚挺

    通过针对性胸部肌肉锻炼增强支撑力如俯卧撑、哑铃飞鸟等不同人群调整强度,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健康脂肪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选择合适内衣根据自身情况穿戴孕期老人有特殊选择,保持良好体态、充足睡眠、健康减肥及特殊人群哺乳注意来维护胸部状态。 一、运动锻炼助力胸部坚挺 通过针对性的胸部肌肉锻炼可增强胸部支撑力,使胸部更显坚挺。例如俯卧撑,可利用自身体重进行训练,能有效锻炼胸大肌,每日可分组进行,每组10-15次,根据自身体能逐渐增加组数;哑铃飞鸟也是不错的选择,手持哑铃,仰卧于平板上,双臂伸直向上,然后缓慢向两侧打开再收回,每组8-12次,坚持锻炼有助于塑造胸部线条。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需适度调整,年轻人可根据身体耐受情况增加运动量,老年人则应选择轻柔的胸部拉伸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二、合理饮食促进胸部健康 饮食中保证营养均衡对胸部坚挺至关重要。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胸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胸部肌肉和腺体的健康;同时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E等,新鲜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富含此类维生素,可促进胸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此外,适量摄入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坚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有助于维持胸部的丰满度。不同性别在饮食上虽无本质差异,但孕期女性需额外关注营养补充以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三、正确穿着塑造胸部形态 选择合适的内衣是保持胸部坚挺的关键。应根据自身胸围选择尺码合适、具有良好支撑性的内衣,内衣的肩带和下围需能均匀分散胸部压力,避免过紧或过松。日常穿着时要注意正确穿戴方式,确保胸部被均匀包裹。孕期女性需选择专门的孕妇内衣,其设计更贴合孕期胸部变化,既提供支撑又不会过度束缚胸部影响血液循环;老年人可选择材质柔软、宽松适度的内衣,减少对胸部皮肤的摩擦。 四、良好生活习惯维护胸部状态 保持良好体态是胸部坚挺的基础,应避免含胸驼背,日常站立或坐姿时尽量挺胸收腹,长期坚持可改善胸部外观。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睡眠过程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等,有助于胸部组织的修复和生长,成年人每晚建议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另外,避免过度减肥,快速减肥可能导致胸部脂肪流失,影响胸部形态,减肥应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循序渐进进行。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因哺乳不当影响胸部坚挺度,同时哺乳后及时清洁胸部并穿戴合适内衣。

    2025-10-23 13:53:51
  • 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是什么

    免疫组化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及化学显色原理确定组织细胞内特定抗原应用于乳腺癌病理报告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适合内分泌治疗阴性效果可能差,孕激素受体阳性支持内分泌治疗且反映分化程度,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或扩增可靶向治疗阴性效果不佳,Ki-67数值高提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预后相对差,通过这些指标检测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助预测预后需依结果全面评估优化诊疗决策。 一、免疫组化的基本概念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显色等方法确定组织细胞内特定抗原(如蛋白质等)的技术,应用于乳腺癌病理报告中是为了辅助病理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等。 二、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意义 1.雌激素受体(ER) 意义:ER阳性提示乳腺癌细胞存在雌激素结合位点,这类肿瘤细胞的生长可能受雌激素调控,患者适合接受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ER阴性则内分泌治疗效果可能较差。不同年龄患者中,ER状态的临床指导意义类似,但年轻乳腺癌患者中ER阴性比例可能有一定特点,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判断。 2.孕激素受体(PR) 意义:PR与ER常伴随表达,PR阳性也支持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同时PR状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情况。对于有生育史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PR状态的判断同样服务于治疗方案选择。 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意义:HER-2过表达或基因扩增时,提示肿瘤侵袭性较强,但可针对性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HER-2阴性则靶向治疗效果不佳。不同性别患者中,HER-2状态的临床处理原则基本一致,但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更需精准评估HER-2状态来制定个性化诊疗策略。 4.Ki-67 意义:Ki-67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数值越高表示肿瘤细胞增殖越活跃,通常预后相对较差。不同年龄患者中,Ki-67高表达时对病情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调整的指导作用相同,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患者预后及治疗方向。 三、免疫组化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综合价值 免疫组化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检测,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例如,根据ER、PR、HER-2及Ki-67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同时,免疫组化结果也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发展趋势,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均需依据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以优化诊疗决策。

    2025-10-23 13:53:13
  •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30-40岁非哺乳期女性,与内分泌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乳房肿块、局部炎症表现;检查可用超声、钼靶X线;治疗有非手术的抗感染、热敷、中药等,需据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关注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早期常表现为乳晕周围或乳腺内的肿块,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可伴有轻微疼痛或无明显疼痛,部分患者肿块可与皮肤粘连,但一般无乳头溢液或仅有少量浆液性溢液。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女性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年轻女性可能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发现时肿块可能相对较小;而中年女性可能因乳腺组织相对致密等因素,肿块触诊时感觉可能略有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从而增加发病风险,有乳腺相关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局部炎症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乳房局部皮肤发红、温度略升高,有轻度压痛,但一般无全身发热等严重感染表现。 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可发现乳腺内的异常肿块,表现为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助于初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表现基本类似,但儿童一般不会患此病,需注意区分。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对超声图像无直接影响,但会影响疾病发生,在检查时要结合患者整体情况综合判断。 钼靶X线检查:可见乳晕下或乳腺内有密度增高的肿块影,有时可伴有导管扩张等表现,但对于年轻女性乳腺腺体较致密,钼靶X线检查可能不如超声敏感。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抗感染治疗:早期如果考虑有炎症反应,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的化脓性炎症,所以抗生素治疗效果可能有限。不过对于合并有局部轻度感染征象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要考虑患者年龄因素,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局部热敷:适当的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均可采用,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生活方式中避免长时间局部过热等情况。 中药治疗: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可能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用药,但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包括年龄、体质等因素。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需要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2025-10-23 13:52: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