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疾病等内科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肥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用药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学前沿杂志》《药品评价》《国际糖尿病》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疾病等内科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展开
  • 一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一型糖尿病是指1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1.多饮 由于血糖水平升高,肾脏无法完全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导致多余的糖分随尿液排出,进而引起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产生强烈的口渴感,使患者频繁饮水。 2.多食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来产生能量,导致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所以患者常常感到饥饿,食欲亢进。 3.多尿 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增加,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使患者产生排尿的冲动,导致尿量增多。 4.体重下降 虽然患者食欲亢进,但由于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导致身体开始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造成体重下降。

    2025-04-01 21:23:38
  • 甲减有哪些症状表现

    甲减的症状表现包括代谢率降低、记忆力衰退、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心动过缓等。 1.代谢率降低 患者经常感觉疲劳、行动迟缓、体力和精力不足,活动后会感觉不适甚至出现肌肉疼痛。代谢率降低会导致热量消耗减少,从而使体重增加。皮肤缺乏油脂,变得干燥、粗糙。 2.记忆力衰退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 3.情绪低落 情绪容易波动,常感到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 4.睡眠障碍 可能出现睡眠过多或失眠等问题。 5.心动过缓 心率比正常人慢,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甲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4-01 21:23:38
  • 晚餐后两小时血糖标准

    了解血糖正常标准范围很重要,需咨询医生获得个性化建议,如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孕妇的正常范围等。同时,注意饮食、保暖、运动和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因此,在测量血糖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按时服用药物。如果对血糖控制情况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您属于此类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糖监测和管理。 总之,了解晚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标准范围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血糖控制的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4-01 21:23:38
  • 糖尿病能吃牛排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牛排,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摄入量。 牛排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牛排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烹饪方式 建议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烤、煮或蒸,避免使用过多的油和调味料。 2.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牛排的摄入量。 3.搭配其他食物 牛排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以保证营养均衡。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牛排,但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和摄入量,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如果患者有其他健康问题或饮食限制,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

    2025-04-01 21:23:38
  • 桑葚能降血糖吗

    桑葚不能直接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需采取综合方法,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合理药物治疗等,饮食应低糖、高纤维,注意均衡和多样性,同时需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想控制血糖,应该采取综合的方法,包括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在饮食方面,建议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桑葚虽然不能直接降低血糖,但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物,它可能对健康有一些益处。如果您有其他健康问题或正在服用药物,建议在食用桑葚或其他食物之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4-01 21:23: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