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史瑞明,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委员。于199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承担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儿科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多次参加院、校级授课比赛并获奖。熟练掌握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儿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专长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及参与省级和院校基金1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展开
  • 小孩跳绳前一分钟的心跳和呼吸频率是多少

    不同年龄段小孩跳绳前心跳频率从新生儿的120-140次/分钟到8-14岁的70-90次/分钟逐步变化,呼吸频率从新生儿的40-45次/分钟到8-14岁的18-20次/分钟逐渐改变,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小孩跳绳前要先咨询医生,若出现心跳异常加快、呼吸急促难缓解等情况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一、不同年龄段小孩跳绳前一分钟心跳频率 1.新生儿(0~28天):心跳频率通常为120~140次/分钟,此阶段新生儿身体各项机能尚在发育初期,心率相对较快以满足基础代谢需求。 2.1岁以内婴幼儿:心跳频率约为110~130次/分钟,随着月龄增长,心率较新生儿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3.2~3岁幼儿:心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此阶段身体机能进一步完善,心率趋于稳定但仍高于年长儿童。 4.4~7岁儿童:心跳频率80~100次/分钟,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持续推进,心率逐步接近成人低限。 5.8~14岁儿童:心跳频率70~90次/分钟,此阶段心率接近成人正常范围,与身体发育渐趋成熟相关。 二、不同年龄段小孩跳绳前一分钟呼吸频率 1.新生儿(0~28天):呼吸频率40~45次/分钟,新生儿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频率相对较快。 2.1岁以内婴幼儿:呼吸频率30~40次/分钟,随着月龄增加,呼吸频率较新生儿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年长儿。 3.2~3岁幼儿:呼吸频率25~30次/分钟,此阶段呼吸调节功能逐步完善,频率趋于稳定。 4.4~7岁儿童:呼吸频率20~25次/分钟,该年龄段儿童呼吸功能进一步发展,频率接近儿童期正常范围上限。 5.8~14岁儿童:呼吸频率18~20次/分钟,此阶段呼吸频率接近成人正常范围,与身体生理功能成熟相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小孩,跳绳前的心跳和呼吸频率可能异于正常范围,建议此类小孩在跳绳前先咨询医生,评估身体状况是否允许进行跳绳活动,以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身体不适。同时,不同个体间存在一定生理差异,若小孩在跳绳前出现心跳异常加快、呼吸急促难以缓解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医疗帮助。

    2025-10-17 11:26:58
  • 小孩子的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

    小儿支原体感染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干咳(多无痰或少量黏稠痰、咳嗽剧烈、持续久、夜间或清晨加重)及可能伴少量黏痰、严重时现喘息气促等且听诊有干啰音或少许湿啰音,发热多为中等度(也有高热)且持续时长个体差异大,全身有乏力、年长儿可诉头痛、婴幼儿以哭闹烦躁体现、部分有食欲减退及少数有肌肉酸痛,婴幼儿需关注精神状态,年长儿干咳不缓解或发热反复要警惕并尽早做支原体抗体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 一、呼吸系统典型症状 1.刺激性干咳:是小儿支原体感染较为突出的呼吸系统表现,多为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稠痰的干咳,咳嗽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1~3周甚至更久,常在夜间或清晨时加重,这是因为支原体感染后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反射持续存在。 2.可能伴随的呼吸道相关表现: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少量黏痰,少数严重者可能出现喘息、气促等症状,若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病情较重时,气促表现会更明显,听诊肺部可能闻及干啰音或少许湿啰音。 二、发热表现 1.发热程度:多为中等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但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短则数天,长则可达3周左右,有的患儿退热后可能再次出现发热。 三、全身症状 1.乏力:患儿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相较于平时活泼好动的状态,会显得较为慵懒,不愿意过多活动。 2.头痛:年长儿可能会明确诉说头痛,婴幼儿则可能通过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来体现,这是因为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导致头部不适。 3.其他全身表现: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少数患儿可能有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过相对乏力、头痛等症状出现概率稍低。 四、特殊人群及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支原体感染时除上述典型症状外,更需关注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而年长儿虽然能较清晰表达不适,但也不能忽视其症状变化,若刺激性干咳持续不缓解或发热反复,都要警惕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如支原体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7 11:25:50
  • 三岁宝宝咳嗽怎么办速效办法

    为缓解宝宝咳嗽可采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温水、垫高头部睡眠、生理盐水滴鼻等措施,三岁宝宝特殊,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按要求采取措施时要格外注意安全和适度并密切观察宝宝反应。 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这样能减轻干燥空气对宝宝呼吸道的刺激,缓解咳嗽症状。因为干燥的空气会使宝宝呼吸道黏膜干燥,容易引发咳嗽,而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减少咳嗽发作。 二、多喝温水 让宝宝适量多喝一些温水,温水可以湿润宝宝的呼吸道,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一般来说,每天可以根据宝宝的需求饮用适量温水,少量多次饮用效果较好。 三、垫高头部睡眠 宝宝睡觉时可将上半身适当垫高,比如用毛巾将宝宝的床垫头部一侧稍微垫高一些。这样能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喉咙引起咳嗽,有助于保持呼吸通畅,减轻夜间咳嗽症状。 四、生理盐水滴鼻 如果宝宝咳嗽是由于鼻腔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将适量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然后轻轻按压鼻翼,帮助分泌物排出,改善鼻腔通气,缓解因鼻塞导致的咳嗽。但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宝宝鼻腔黏膜。 五、就医评估 如果宝宝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急促、喘息、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听诊肺部等,以明确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等)等引起,然后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治疗,但需由专业医生判断后进行合理治疗,家长切勿自行给宝宝使用药物。 特殊人群(三岁宝宝)温馨提示 三岁宝宝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格外注意安全和适度。比如使用加湿器时要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时要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宝宝鼻腔;当需要就医时,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向医生详细描述宝宝咳嗽的具体情况,包括咳嗽的频率、程度、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在采取各种缓解措施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2025-10-17 11:25:14
  • 宝宝睡觉时打呼噜如何处理

    需留意宝宝打呼噜频率、程度结合年龄分析,尝试让宝宝采取侧卧位睡眠,排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鼻窦炎等病因,定期用婴儿专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通畅,超重或肥胖宝宝要合理规划饮食并开展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若打呼噜伴呼吸暂停、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表现需立即就医完善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并采取针对性医疗干预。 一、观察与初步判断 需留意宝宝打呼噜的频率、程度,结合年龄分析,婴儿期打呼噜可能与鼻腔狭窄等生理结构特点相关,幼儿期则要关注是否存在呼吸暂停、白天精神萎靡等情况,同时观察有无伴随张口呼吸、鼻塞、流涕等表现,若持续或加重需警惕。 二、调整睡眠姿势 尝试让宝宝采取侧卧位睡眠,因仰卧位可能致舌根后坠加重气道梗阻,通过调整姿势可一定程度改善气道通畅性,可借助合适枕头等辅助维持侧卧位,不同年龄段宝宝可根据其舒适度选择合适方式。 三、排查常见病因及应对 (一)腺样体肥大 若宝宝长期鼻塞、面容逐渐呈现特殊“腺样体面容”(如上颌骨变长、上切牙突出等),需及时就医行鼻咽镜等检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严重时可能需医学干预。 (二)扁桃体肥大 观察扁桃体肥大程度,若影响呼吸且频繁打呼噜,需评估后考虑是否手术干预,同时注意区分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肥大。 (三)鼻炎鼻窦炎 清理鼻腔分泌物,可使用婴儿专用生理盐水鼻喷剂轻柔清理鼻腔,保持鼻腔通畅,若炎症明显需针对鼻炎鼻窦炎进行相应抗炎等处理(遵医嘱)。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用婴儿专用生理盐水滴鼻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分泌物,维持鼻腔通气,避免因鼻腔堵塞加重打呼噜情况,操作时需注意轻柔,防止损伤宝宝鼻腔黏膜。 五、关注肥胖因素 超重或肥胖宝宝易因上气道脂肪堆积引发打呼噜,需合理规划饮食,避免过度喂养高热量、高糖食物,根据宝宝年龄开展适当运动,如婴儿期进行被动操、幼儿期鼓励散步等,控制体重以改善上气道状况。 六、特殊情况处理 若宝宝打呼噜伴呼吸暂停、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表现,应立即带其就医,完善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病情,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及时采取针对性医疗干预,以保障宝宝健康,充分考虑年龄、体重等因素对医疗措施的影响。

    2025-10-17 11:24:24
  • 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是什么

    六个月宝宝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发育、认知发育、社交行为及体重身高方面有相应表现,大运动能较稳抬头,精细运动可主动抓握,语言会发咿呀声等,认知注意力延长,社交有表情互动,体重身高有范围且存个体差异,需关注个体差异及营养等因素,异常及时就医。 精细运动方面 抓握:宝宝的精细运动有明显发展,能主动伸手抓握眼前的物体,并且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可能会用双手去抓握玩具等物品,开始尝试用手指去捏取小的东西,这是手部小肌肉群逐渐发育成熟的表现,手部神经控制能力增强使得能做出抓握等精细动作。 语言发育方面 发声:宝宝会发出一些咿呀声,能发出爸爸、妈妈等类似音节的声音,但可能还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只是一种发声练习,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来探索自己的发声能力,同时对周围的语音环境有一定的感知。 认知发育方面 注意力:宝宝对周围的事物注意力有所延长,能够关注到更多的物体和人,会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注视,比如看到熟悉的家人会表现出兴奋等情绪,开始有一定的视觉追踪能力,能够跟随移动的物体转动眼睛,表明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认知能力在发展。 社交行为方面 表情互动:宝宝能够与家人进行表情互动,看到熟悉的人会露出笑容,当被逗引时会有相应的反应,开始表现出社交性的情绪表达,能够识别亲近的人并对其有积极的反馈,这是社交情感发育的体现,开始建立初步的人际情感联系。 体重身高方面 体重:一般六个月男宝宝体重约6.9-8.8kg,女宝宝约6.3-8.1kg;身高男宝宝约65.1-70.5cm,女宝宝约63.3-68.6cm,存在个体差异,受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只要在正常的生长曲线范围内即可。 温馨提示 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会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受遗传因素影响,比如父母身高较高的宝宝可能在身高体重增长上有一定优势;营养状况也至关重要,母乳喂养的宝宝要保证妈妈营养均衡以提供充足优质的乳汁,奶粉喂养的宝宝要选择适合月龄的配方奶;同时要给宝宝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活动来促进其各方面发育,若发现宝宝在某个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宝宝较多,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发育异常等情况,以确保宝宝能健康发育。

    2025-10-17 11:23: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