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史瑞明,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委员。于199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承担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儿科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多次参加院、校级授课比赛并获奖。熟练掌握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儿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专长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及参与省级和院校基金1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展开
  • 女性做完胸透多久能要孩子

    女性做胸透后一般三个月以后才可以要孩子。 一、胸透,即荧光透视,是一种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其可用于观察器官的运动和功能。然而,X线在临床上具有较大辐射,可能导致生殖细胞受损,引起卵子发育异常,进而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基于优生优育的考量,最好在三个月之后再计划怀孕,所以女性做胸透后通常要等三个月以后才可要孩子。 二、女性在准备怀孕之前,需要口服叶酸片。叶酸片属于西药中的抗贫血药物,能够治疗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叶酸缺乏以及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病症,对于慢性溶血性贫血引发的叶酸缺乏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孕前补充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血管畸形。 三、女性在孕前应强化体育锻炼,让身体状态调整至良好,要做到忌烟忌酒,保持营养均衡,坚持早睡早起,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如此将有助于实现优生优育。 总之,女性在胸透后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备孕,同时要做好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保障生育健康的宝宝。

    2025-10-20 11:42:07
  • 6个月宝宝耳屎怎么清理

    6个月宝宝外耳道娇嫩狭窄,一般不需特意清理耳屎,其可随下颌运动等自行排出,若耳屎过多形成耵聍栓塞致宝宝不适,要带宝宝就医由医生处理,日常护理要保持耳部清洁卫生,洗澡洗头防进水,避免宝宝处灰尘多环境。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宝宝外耳道的耳屎过多,形成了耵聍栓塞,引起了宝宝不适,如出现哭闹、抓耳等表现,这时候需要专业医生来处理。家长不要自行用棉签等工具去掏挖,因为操作不当风险很大。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由医生使用专业的器械,如耳镊或耵聍钩等,在耳内镜的辅助下安全地取出耵聍。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宝宝耳部的清洁卫生,但不要过度干预耳屎的情况。给宝宝洗澡、洗头时,要注意避免水流进入宝宝耳道,若有少量水进入,可用干净的棉球轻轻吸干。同时,要避免让宝宝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减少外耳道异物及过多耳屎堆积的风险。

    2025-10-20 11:41:28
  • 17岁儿子晚上睡觉身体不老实怎么回事怎么办

    17岁儿子晚上睡觉身体不老实是正常现象,无需干预。 17岁正处于青春期,这是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首先,会出现诸多第二性征,比如喉结明显、阴囊变大等。其次,精力较为旺盛,性活动可能较为频繁,还可能出现遗精现象,这些都会导致晚上睡觉身体不老实。再者,此阶段身高会迅速增长,由于身体发育快,可能在晚上睡觉时会有一些不适,进而造成睡觉身体不老实。平时可以通过食用奶制品、肉制品等食物来补充营养,以防出现因身体发育过快而营养跟不上的情况。对于青春期的男性,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消耗过剩的体力,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身体发育是很有利的。 总之,17岁儿子晚上睡觉身体不老实是青春期常见表现,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和引导即可。

    2025-10-20 11:40:41
  • 40天宝宝睡觉哼唧使劲怎么回事

    40天宝宝睡觉哼唧使劲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像饥饿或过饱、环境因素;还可能是疾病因素,比如胃肠功能紊乱、维生素D缺乏、皮肤问题等,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要关注宝宝状态、创造良好环境促其成长。 一、正常生理现象 1.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40天的宝宝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大脑皮层对肌肉的控制还不够协调。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哼唧、使劲的情况。这是因为宝宝的神经细胞之间的髓鞘化还未完成,神经冲动传导不够稳定,就可能表现为睡眠不踏实,出现哼唧、使劲的现象。这种情况随着宝宝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2.生长发育阶段 40天的宝宝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骨骼、肌肉等组织在不断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宝宝可能会通过哼唧、使劲来促进身体的伸展和发育。例如,骨骼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感,宝宝通过使劲来缓解这种生长带来的轻微不适,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可能的非疾病因素 1.饥饿或过饱 若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通过哼唧、使劲来表达需求;而如果宝宝过饱,胃肠道不适也可能导致睡眠时哼唧、使劲。对于40天的宝宝,要注意合理喂养,按需哺乳。一般来说,宝宝饥饿时会有找乳头、嘴巴做吸吮动作等表现,过饱时可能会有吐奶、腹胀等表现。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整喂养量,保证宝宝既不饥饿也不过饱,以维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2.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温度不适宜,过冷或过热都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哼唧、使劲。例如,室温过高时,宝宝会感觉燥热,影响睡眠;室温过低时,宝宝会因为寒冷而身体不适。另外,睡眠环境过于嘈杂、光线过亮等也会干扰宝宝的睡眠,导致宝宝出现哼唧、使劲的情况。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相对湿度50%-60%,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 三、可能的疾病因素 1.胃肠功能紊乱 40天宝宝的胃肠功能还比较弱,如果喂养不当,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例如,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在进食母乳或配方奶后,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导致宝宝睡眠时哼唧、使劲。另外,消化不良也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宝宝可能会有吐奶、大便异常等表现。如果怀疑胃肠功能紊乱,可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无吐奶等表现,必要时可咨询医生。 2.维生素D缺乏 40天的宝宝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哼唧、使劲,还可能伴有多汗、易惊等表现。因为维生素D缺乏会使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从而影响睡眠状态。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一般出生后15天左右就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国际单位,以促进钙的吸收,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3.皮肤问题 宝宝皮肤娇嫩,若有尿布疹、湿疹等皮肤问题,会引起局部瘙痒、不适,导致宝宝在睡眠中哼唧、使劲。例如,尿布疹多发生在尿布包裹的部位,宝宝会因为局部的疼痛、瘙痒而睡眠不安。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当发现皮肤有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护臀膏等缓解尿布疹症状,对于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外用药物。 如果40天宝宝睡觉哼唧使劲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呕吐频繁、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状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2025-10-17 14:36:37
  • 孩子爱趴着睡觉是怎么回事

    孩子爱趴着睡觉有多方面原因,生理因素包括胎儿时期记忆延续、消化系统特点;心理因素有寻求安全感、习惯养成;健康状况方面正常时多属生理或习惯现象,异常时可能与呼吸道、肠胃、心脏问题相关;不同年龄段孩子趴着睡觉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大部分是正常情况但需警惕健康问题,家长要观察处理保障孩子健康睡眠成长。 一、生理因素方面 (一)胎儿时期的记忆 胎儿在子宫内时是处于蜷缩的姿势,这种姿势类似趴着睡觉的状态,所以出生后部分孩子可能会延续这种习惯,继续喜欢趴着睡觉,这是一种本能的记忆延续,年龄较小的婴儿这种情况相对更常见,因为他们还保留着较多胎儿时期的身体记忆模式。 (二)消化系统特点 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相对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趴着睡觉可能会让孩子感觉更舒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腹部的不适感,比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胀气等情况。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孩子,趴着睡觉可能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舒适姿势选择,但相对婴儿来说,原因更多元化。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一)寻求安全感 孩子趴着睡觉可能会让自己有一种被包裹、被保护的感觉,类似于在子宫内的安全感体验,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特别是在面对陌生环境或者偶尔有焦虑情绪时,这种姿势能让他们感觉更安心,这种情况在性格相对敏感的孩子中可能更易出现。 (二)习惯养成 如果孩子在早期睡觉过程中经常处于趴着的状态且没有出现不良影响,就可能逐渐养成趴着睡觉的习惯。比如家长在孩子入睡时偶尔让孩子趴着,或者孩子自己在玩耍后不知不觉趴着入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睡眠姿势偏好。 三、健康状况相关因素 (一)正常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趴着睡觉但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生长发育指标正常,没有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大多属于正常的生理或习惯现象。例如很多健康的婴幼儿都会有趴着睡觉的阶段,只要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二)异常情况需警惕 1.呼吸道问题:如果孩子趴着睡觉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呼吸道方面的问题,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导致呼吸道不通畅,趴着睡觉会进一步加重呼吸不畅的状况。 2.肠胃不适疾病:当孩子患有某些肠胃疾病时,如肠梗阻等,趴着睡觉可能是身体试图缓解腹部疼痛等不适的一种表现,但通常还会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其他明显异常症状。 3.心脏问题:极少数情况下,孩子趴着睡觉可能与心脏方面的疾病有关,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往往还会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活动后气促等其他心脏相关的异常表现。 四、不同年龄段孩子趴着睡觉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儿期 婴儿趴着睡觉较为常见,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睡眠环境的安全,确保床铺平整、柔软度适中,周围不要有过多松软的被褥等可能堵住口鼻的物品,以防发生窒息风险。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趴着睡觉的呼吸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孩子的睡眠姿势。 (二)幼儿及儿童期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若仍频繁趴着睡觉且伴有不适表现,家长应带孩子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对于已经养成习惯的孩子,家长可以逐渐引导孩子尝试更换睡眠姿势,比如从趴着睡觉慢慢过渡到仰卧或侧卧等姿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度的抵触情绪。 总之,孩子爱趴着睡觉有多种原因,大部分是生理、习惯或心理因素导致的正常情况,但也需警惕潜在的健康问题,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处理,保障孩子的健康睡眠和成长。

    2025-10-17 14:35: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