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史瑞明,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委员。于199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承担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儿科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多次参加院、校级授课比赛并获奖。熟练掌握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儿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专长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及参与省级和院校基金1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呼吸系疾病、免疫紊乱、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儿童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展开
  • 宝宝大便出血怎么办

    宝宝大便出血可能由肛裂、肠套叠、牛奶蛋白过敏、细菌性肠炎等原因引起,不同年龄宝宝有不同特点,家庭护理需观察记录、调整饮食、做好肛门护理,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一、可能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肛裂 原因:宝宝肛门皮肤较薄,如果大便干结,排便时容易撑破肛门皮肤导致出血,多为大便表面带鲜血,宝宝排便时可能会哭闹。 处理:要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可涂抹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肠套叠 原因: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宝宝,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表现为宝宝突发剧烈哭闹,伴有呕吐、果酱样大便等。 处理:这是急症,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空气灌肠等复位治疗。 (三)牛奶蛋白过敏 原因: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除了大便出血外,可能还伴有湿疹、腹泻等症状。 处理:如果考虑牛奶蛋白过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养。 (四)细菌性肠炎 原因:宝宝肠道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可出现大便出血,常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 处理:需要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二、不同年龄宝宝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 新生儿大便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要高度重视,可能是消化道畸形等严重问题,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等,需及时就医做详细检查,如腹部超声等,因为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 (二)婴儿期(1岁以内) 婴儿期宝宝大便出血要注意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原因。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性状改变伴有出血,要考虑是否是妈妈饮食等因素影响。同时,婴儿不会表达,主要通过哭闹、大便性状等表现来提示问题,所以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三、家庭护理要点 (一)观察记录 要详细观察宝宝大便出血的情况,包括出血的颜色(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等)、出血量多少、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痛等),并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有帮助。 (二)饮食调整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易消化。如果是因便秘导致的大便出血,要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泥、水果泥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添加新食物,观察宝宝的反应。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三)肛门护理 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然后用温水清洗,可适当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护臀膏等,但如果有皮肤破损等情况,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宝宝大便出血原因较多,家长要保持警惕,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2025-10-17 13:13:32
  • 小孩身高偏矮怎么治

    小孩身高偏矮需明确原因,常见遗传、营养、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可通过营养干预(均衡饮食、控零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促进身高,若需医疗干预则进行内分泌检查、针对疾病治疗,家长要密切关注并带小孩及时就诊,合理安排小孩生活促进身高正常增长。 一、明确原因 小孩身高偏矮首先要明确原因,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疾病因素等。遗传因素方面,父母身高较矮,小孩身高偏矮的概率相对较高;营养因素上,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会影响身高增长;内分泌因素中,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身高偏矮;疾病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等也可能影响身高发育。 二、营养干预 保证均衡饮食:小孩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促进身高增长。同时要保证钙的充足摄入,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天应保证一定量的牛奶摄入,此外,坚果、虾皮等食物也富含钙。还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D,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自身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以从一些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中获取。 控制零食摄入:过多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应减少薯片、糖果、甜饮料等零食的摄取。 三、保证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小孩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幼儿每天需要睡眠12-14小时,学龄儿童每天需要睡眠10-12小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等,有助于小孩进入深度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利于身高增长。 四、适当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鼓励小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跳绳、打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坚持运动习惯: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五、医疗干预 内分泌检查:如果怀疑是内分泌因素导致身高偏矮,如生长激素缺乏等,需要带小孩到医院进行内分泌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针对疾病治疗:如果是由慢性疾病导致的身高偏矮,如慢性肾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过程中,身高可能会逐渐改善。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小孩身高偏矮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测量身高并记录。如果发现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给予小孩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避免因身高问题给小孩造成心理压力。要根据小孩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饮食、运动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小孩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促进身高正常增长。

    2025-10-17 13:12:51
  • 宝宝有点拉肚子吃什么辅食好

    宝宝腹泻时适合的辅食有小米粥(富含营养且易消,需充分熬煮软烂)、大米粥(温和易消化能供能,需充分熬煮)、苹果泥(含果胶可缓解腹泻,要选适中苹果蒸熟压泥)、胡萝卜泥(富含营养煮熟后易消,去皮切块煮熟捣泥),添加时应从少量渐增量和稠度、注意温度接近体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密切观察反应,若腹泻严重超10次等有脱水表现或小月龄宝宝需及时就医并遵医生饮食调整建议。 一、适合的辅食种类及原理 (一)米粥类 1.小米粥:小米富含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且小米粥质地细腻,容易消化。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不会加重肠道负担。煮制时需将小米充分熬煮至软烂,使米粒完全糊化,这样更利于宝宝胃肠消化吸收。 2.大米粥:大米粥同样是温和易消化的选择,大米经过熬煮后成为糊状,能为宝宝提供碳水化合物以补充能量。熬煮时可适当延长时间,让大米充分软烂,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二)果蔬泥类 1.苹果泥:苹果中含有果胶,果胶具有吸附肠道内毒素和水分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制作时需将苹果洗净、去皮、去核,然后蒸熟或煮熟,用勺子压成泥状。需注意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苹果,避免过生或过熟影响口感和消化效果。 2.胡萝卜泥: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煮熟后的胡萝卜质地柔软,打成泥后容易被宝宝消化。胡萝卜中的膳食纤维经过煮熟后变得相对温和,不会对肠道造成过度刺激,同时能为宝宝补充营养。制作时将胡萝卜去皮切成小块,煮熟后用辅食机或勺子捣成泥状。 二、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1.遵循添加原则:添加辅食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量和稠度,让宝宝的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例如初次添加苹果泥时,可先给宝宝喂1-2勺,观察1-2天,若宝宝没有出现不适反应,再逐渐增加量。 2.注意辅食温度:辅食的温度要适宜,过冷的食物可能会刺激宝宝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加快,加重腹泻;过热的食物则可能烫伤宝宝口腔和食管。一般将辅食温度调整至接近宝宝体温(约37-38℃)较为合适。 3.避免添加不适宜食物:在宝宝拉肚子期间,应避免给宝宝添加油腻、辛辣、高纤维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芹菜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腹泻症状加重。 4.密切观察宝宝反应:添加新的辅食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加重、呕吐、皮疹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辅食的添加,并及时带宝宝就医。 三、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宝宝腹泻症状较为严重,如每天腹泻次数频繁(超过10次)、大便性状稀水样且伴有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仅通过辅食调整可能无法缓解病情,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同时遵循医生关于饮食调整的具体建议。对于小月龄宝宝(如3-6个月),腹泻时添加辅食需格外谨慎,建议优先咨询儿科医生后再进行辅食的调整。

    2025-10-17 13:11:53
  • 宝宝眼眶皮样囊肿怎么治疗

    宝宝眼眶皮样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根据囊肿情况综合评估,手术方式选择需考虑麻醉及完整切除,术后要做好伤口、眼部及一般护理,且皮样囊肿有复发可能,手术中要完整切除并术后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一、手术治疗为主 1.手术时机选择 对于宝宝眼眶皮样囊肿,一般建议在宝宝能够耐受手术且囊肿有逐渐增大趋势或已引起外观明显异常等情况时进行手术。如果囊肿较小但有逐渐增大可能,可根据宝宝年龄等情况综合评估,通常半岁以上若囊肿有明显影响可考虑手术。因为较小的婴儿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弱,对手术的耐受性可能较差,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身体机能逐渐完善,手术耐受性提高,此时手术相对更安全。 若囊肿无明显增大且不影响外观和眼部功能,也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待宝宝更大些再手术,但要密切关注囊肿变化情况。 2.手术方式 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关键是完整切除囊肿。手术切口的选择会根据囊肿的位置来定,一般会选择较为隐蔽的部位,尽量减少对宝宝外观的影响。在切除过程中,要仔细分离囊肿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因为皮样囊肿与周围组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粘连,完整切除才能降低复发几率。完整切除后需要对手术创面进行妥善处理,止血等操作要规范,确保手术安全。 二、术后护理要点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家长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渗液、红肿加重等,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因为宝宝皮肤娇嫩,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 避免宝宝用手搔抓伤口,可适当约束宝宝手部,防止宝宝抓挠导致伤口破裂感染。 2.眼部观察 密切观察宝宝眼部的情况,包括视力有无变化、眼球运动是否正常等。因为手术可能会对眼部组织有一定影响,需要关注术后眼部功能恢复情况。如果发现宝宝眼部出现异常,如视力明显下降、眼球运动受限等,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3.一般护理 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饮食方面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恢复环境。 三、复发及预防 1.复发情况 皮样囊肿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如果手术中囊肿切除不完整,残留的囊壁细胞可能会导致复发。复发后囊肿可能会再次增大,影响宝宝眼部外观和功能。 2.预防复发措施 手术中要严格遵循完整切除的原则,仔细操作,尽量避免囊壁残留。术后要定期复查,通过眼部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是否有复发迹象,一旦发现复发倾向,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宝宝眼眶皮样囊肿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护理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宝宝的具体情况,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宝宝的健康恢复。

    2025-10-17 13:10:52
  • 三岁不会说话是自闭症吗

    三岁不会说话不一定是自闭症,可能由听力问题、智力发育迟缓、环境因素等导致,自闭症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常用CARS量表等,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应对措施,家长发现孩子三岁不会说话莫惊慌,要密切关注,尽早寻求专业帮助,为孩子创造良好环境并定期做儿童保健检查。 听力问题:如果孩子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听力损失,会影响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经听力检测可发现听力阈值异常,如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或后续出现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等情况。 智力发育迟缓:智力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儿童,语言发育往往也会滞后。通过智力测试等评估手段可发现其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 环境因素:缺乏丰富的语言刺激环境,孩子接触语言的机会少,也可能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比如长期处于单一、缺乏交流互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没有足够的机会模仿和练习说话。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评估 自闭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评估,目前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等。CARS量表从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等15个项目进行评分,总分≥30分可考虑自闭症。同时,还需要结合孩子的病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判断。医生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的发育历程,包括何时能发出简单音节、何时能说单词等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孩子在社交、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针对三岁不会说话的应对措施 对于可能是自闭症的情况:一旦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如儿童心理科、发育行为科等进行进一步的系统评估和诊断。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非常重要,目前主要的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结构化教育等,通过专业的训练帮助孩子改善社交、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听力问题导致的情况:如果确诊听力损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同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帮助孩子利用残余听力来发展语言能力。 对于智力发育迟缓导致的情况:需要进行智力开发训练,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针对孩子的智力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促进智力发展的同时带动语言等方面的发育。 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情况:家长应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一起唱歌等,鼓励孩子开口说话,引导孩子模仿语言,增加孩子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机会。 温馨提示 家长在发现三岁孩子不会说话时不要过于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早产儿、有家族遗传病史等高危人群的孩子,更要加强监测。在整个过程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康复和成长环境。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检查,了解孩子的发育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

    2025-10-17 13:09: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