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肺结核会流清鼻涕吗

    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与肺部受累相关,如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等,流清鼻涕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常见症状,并非肺结核典型且常见表现,肺结核有典型(咳嗽咳痰、咯血、午后潮热等)和非典型(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流清鼻涕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儿童、老年人患肺结核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但流清鼻涕一般不是肺结核典型伴随症状,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肺结核。 肺结核的典型与非典型表现 典型表现: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症状,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约1/3患者有咯血,多数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还可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非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表现,比如少数患者可能有胸痛,当炎症波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多为胸膜性胸痛;个别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多见于病变范围较大或伴有胸腔积液、气胸等情况时。但一般来说流清鼻涕不是肺结核常见的表现形式。 流清鼻涕的常见原因及与肺结核的关联 上呼吸道感染:当病毒等病原体侵犯上呼吸道时,鼻黏膜受到刺激,分泌增加,导致流清鼻涕,同时可能伴有鼻塞、咽痛等症状,这是临床上流清鼻涕最常见的原因,与肺结核并无直接关联。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鼻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和肺结核没有因果联系。 对于儿童肺结核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但通常也不会以流清鼻涕为主要表现,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等)以及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等综合判断是否患有肺结核。而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患肺结核时也可能表现不典型,但流清鼻涕一般不是肺结核在任何人群中的典型伴随症状。

    2025-10-24 14:15:33
  • 肺结核治疗周期要多久

    肺结核治疗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初治一般6个月,复治相对较长且复杂,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肺结核治疗周期各有特点,儿童耐药等情况周期大幅延长,老年因基础病等周期也会延长。 初治肺结核的治疗周期 初治肺结核一般采用标准化疗方案,通常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一般为2个月,常用药物组合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使用,此阶段主要是迅速杀灭大量繁殖的结核分枝杆菌。巩固期一般为4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继续杀菌,以彻底消灭残留的结核分枝杆菌。所以初治肺结核总治疗周期通常为6个月。但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等情况,周期可能会延长。 复治肺结核的治疗周期 复治肺结核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且复杂。复治患者往往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等情况,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一般来说,复治肺结核的强化期可能会延长至3-4个月,巩固期可能延长至6-12个月甚至更久,总治疗周期可能在9-18个月左右。这是因为需要选用敏感药物,并且要确保彻底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防止病情复发和耐药菌的进一步扩散。 特殊人群肺结核的治疗周期特点 儿童肺结核: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成年人不同。儿童初治肺结核的治疗周期一般也是6个月左右,但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如果是耐药儿童肺结核,治疗周期会根据耐药情况大幅延长,可能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并且要特别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老年肺结核: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老年初治肺结核的治疗周期基本也是6个月,但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如果是复治或耐药老年肺结核,治疗周期会延长,因为需要更谨慎地选择药物,并且要综合处理基础疾病与肺结核治疗的相互影响,治疗周期可能在12个月以上。

    2025-10-24 14:15:18
  • 甲流怎么感染上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等人群密集处风险高,儿童、老年人等易感染;接触传播因接触被污染物品再触口鼻致感染,儿童因习惯等风险较高;气溶胶传播在通风不良大型室内场所可能发生,人群密集时对所有人群有风险,免疫力弱人群感染后健康风险更高。 甲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感染: 飞沫传播:甲型流感病毒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呼吸道中,当他们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若飞沫中的病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且人体免疫力不足以抵御时,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密闭的空间里,如拥挤的教室、办公室等,飞沫传播的风险较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接触密切,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感染甲流;而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接触到含有甲流病毒飞沫时也较易感染。 接触传播:病毒可以存活在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桌椅等。健康人接触了被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黏膜部位,就可能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引发感染。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经常会接触各种公共物品,若有患病儿童接触过这些物品后,其他儿童再接触,就有感染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喜欢用手接触各种物体后又不注意洗手,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而成年人如果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物品清洁不到位,也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而感染。 气溶胶传播: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比如通风不良的大型室内场所,含有病毒的飞沫可能会形成气溶胶,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也会导致感染。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比如在大型集会场所等。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对所有人群都存在,但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感染后的健康风险可能更高。

    2025-10-24 14:14:17
  • 治疗脑膜炎需要接种哪种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其致脑膜炎,脑膜炎球菌疫苗有多种类型,结合疫苗适用于婴幼儿且免疫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肺炎球菌疫苗有13价结合疫苗和23价多糖疫苗等,婴幼儿接种需健康且观察反应,老年人接种相关疫苗可降风险需评估自身,基础疾病人群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评估必要性与安全性。 一、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引发儿童脑膜炎等严重感染的重要病原体,Hib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有效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脑膜炎。儿童通常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Hib疫苗。 二、脑膜炎球菌疫苗 1.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针对A群脑膜炎球菌引发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脑膜炎范畴)进行预防。 2.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能够预防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3.结合疫苗:如AC结合疫苗等,相较于多糖疫苗更适用于婴幼儿接种,免疫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为婴幼儿提供针对相应血清群脑膜炎球菌脑膜炎的保护。 三、肺炎球菌疫苗 部分肺炎链球菌感染可继发脑膜炎,肺炎球菌疫苗包括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用于婴幼儿等人群,预防肺炎球菌相关脑膜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适用于成人中高危人群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接种疫苗时需确保处于健康状态,接种后应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善,需特别关注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相应脑膜炎球菌疫苗等可降低感染脑膜炎的风险,接种前可咨询医生评估自身状况。 基础疾病人群:如免疫缺陷者,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评估接种必要性与安全性,此类人群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可能有差异,需谨慎对待。

    2025-10-24 14:08:24
  • 乙肝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分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有免疫力或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已清除有抵抗力两种情况,乙肝e抗体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动相对较弱传染性降低需结合其他指标及肝功能等综合判断,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需结合其他指标明确是否仍有病毒残留等相关问题。 一、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若其阳性通常有两种常见情况:一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产生表面抗体,这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能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一般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后会出现这种情况;二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已将病毒清除,进而产生了表面抗体,此时也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二、乙肝e抗体阳性 乙肝e抗体(HBeAb)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活动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病毒传染性有所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乙肝e抗体阳性不能完全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等其他指标以及肝功能等情况综合判断。例如,在乙肝“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中,乙肝e抗体阳性往往提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但仍需进一步评估肝脏的损伤情况等。 三、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因为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产生的抗体,只要感染过乙肝病毒,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核心抗体都会长期存在。如果只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e抗体阴性等,可能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且已恢复,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明确是否仍有病毒残留等情况;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若发现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需结合乙肝表面抗原等指标详细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问题。

    2025-10-24 14:07: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