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
急性腮腺炎的症状
腮腺炎有局部症状如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有疼痛触痛等)、导管口红肿;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等)、乏力、头痛;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食欲减退、呕吐、咽痛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需关注相关表现及做好护理。 导管口红肿:腮腺导管口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导管口红肿等局部表现可能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更重。 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更高。年龄较小的儿童体温波动可能较大,且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成人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相对儿童可能有差异,一般病程中体温会有波动,随着病情控制逐渐恢复正常。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较以往更易疲惫,活动量减少;成人则可能表现为工作、日常活动时容易感到劳累。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轻微胀痛至较为明显的疼痛。儿童头痛时可能表述不清,需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等判断,如烦躁不安、用手拍打头部等。 其他伴随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食欲明显下降,不想进食。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婴儿可能出现奶量减少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保证营养摄入,可尝试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呕吐: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尤其在腮腺肿痛明显时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呕吐。呕吐频繁的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年龄较小的婴儿呕吐时要注意护理,避免误吸。 咽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咽痛,吞咽时疼痛加重。这可能是由于炎症累及周围组织等原因引起,不同年龄患者咽痛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时声音嘶哑、不愿吞咽等。
2025-10-24 14:06:35 -
月经期内是否可以打新冠疫苗
一般健康女性无明显身体不适时月经期可接种新冠疫苗,特殊情况如月经期伴有严重不适或有基础疾病者需由医生综合评估自身实际状况后决定,总体大多女性经期可正常接种,特殊情况经专业医生评估以保接种安全合理及保障健康权益。 一、一般健康女性月经期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 对于大部分没有明显身体不适的健康女性,在月经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现有科学研究未发现月经期会影响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也没有证据表明月经期接种新冠疫苗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因为新冠疫苗主要是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来产生抗体抵御病毒,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等一般不会对疫苗的免疫机制产生明显干扰。 二、特殊情况人群月经期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 1.月经期伴有严重不适的女性:若女性在月经期出现剧烈痛经、严重乏力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身体不适,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这是因为在身体处于较为虚弱或不适的状态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虽然这种情况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但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接种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暂不进行接种更为稳妥,可待经期不适缓解后再考虑接种。 2.有基础疾病且在月经期的女性:对于本身患有如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且在月经期的女性,需要由医生综合评估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月经期的身体状态来决定是否接种。例如,若基础疾病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月经期身体反应较为强烈,可能需要谨慎权衡接种疫苗的风险与收益,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给出个体化的建议。 三、总结 总体而言,大多数女性在月经期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但对于存在明显月经期不适或有基础疾病等特殊情况的女性,需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再做决定,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个体的健康差异来保障接种者的健康权益。
2025-10-24 14:06:21 -
腮腺炎会得第二次吗
腮腺炎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后虽一般有较持久免疫力但免疫力下降等可再感染,症状与初次可能类似但病情轻重因人而异;化脓性腮腺炎因康复后对致病菌免疫力非终身,口腔卫生差、抵抗力下降等可再发,儿童要增强体质防流行性腮腺炎,老人等要保口腔清洁控基础病防化脓性腮腺炎,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流行性腮腺炎 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感染腮腺炎病毒后,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一般能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但也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比如儿童因年龄小、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或者成年人因过度劳累、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导致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再次感染腮腺炎病毒而发病。 腮腺炎病毒有不同的毒株,人体感染某一毒株后产生的抗体对其他毒株的保护作用有限,也可能导致再次发病。 特点:再次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症状与初次感染可能类似,也会出现腮腺肿大、疼痛,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一般病情相对初次感染可能会轻一些,不过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 二、化脓性腮腺炎 原因: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人体患化脓性腮腺炎后,康复后机体对该致病菌的免疫力不是终身的,若口腔卫生状况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就可能再次受到细菌侵袭而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比如一些老年人因牙齿问题、口腔卫生不良,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容易反复出现化脓性腮腺炎。 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再次感染的风险;对于老年人等易患化脓性腮腺炎的人群,要注重保持口腔清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维持良好的机体抵抗力。一旦出现腮腺肿大等疑似腮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24 14:05:48 -
甲流第七天还传染吗
甲流发病第七天部分患者仍可能具传染性受个体免疫力、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儿童群体因免疫系统未完善需注意隔离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应减少外出等加强防护避免病毒传播。 一、甲流传染性的一般时长范围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的传染性通常从发病前1天开始,持续到发病后约5-7天,但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发病初期(前3天左右)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较强,随着病程进展,病毒载量逐渐下降,传染性也会相应减弱,但并非绝对,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第7天仍可能排出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 二、影响第七天仍具传染性的因素 (一)个体免疫力差异 免疫力较强的患者,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强,病毒排毒时间可能较短;而免疫力较弱者,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病毒清除速度较慢,可能在发病后较长时间仍持续排毒,第七天仍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二)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重的甲流患者,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的时间可能更长,传染性持续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发病第七天仍可能携带具有传染性的病毒。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甲流感染后排毒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即使发病第七天,仍需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 此类人群免疫力低下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甲流感染后传染性持续时间更难预估,应尽量减少外出,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综上,甲流发病第七天部分患者仍可能具有传染性,需根据个体的免疫力、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同时特殊人群更需加强防护以避免病毒传播。
2025-10-24 14:03:17 -
猩红热怎么治疗
猩红热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隔离患者并保证其休息;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等;对症治疗包括发热时依情况物理或药物降温、皮肤护理;儿童患者要注意用药及监测状况,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及药物影响调整方案。 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儿童患者的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身体负担,促进机体修复。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症治疗 发热处理:如果患者有发热症状,要密切监测体温。儿童患者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体温高于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严格按照儿科用药原则进行。 皮肤护理:猩红热患者皮肤可能会有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儿童患者的皮肤较为娇嫩,要选择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若皮疹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痒药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要关注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24 14:0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