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冠状病毒怎么来的

    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目前已知7种,其中4种较常见,可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严重可致肺炎等,冠状病毒起源仍有争议,可通过动物传播、基因突变和重组进化变异,预防可采取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 冠状病毒的起源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可能起源于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传播而进入人类社群。此外,冠状病毒也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和重组而不断进化和变异。 为了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2.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其分泌物,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4.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场所。 总之,冠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其起源和传播仍然存在争议。为了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我们应该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2025-06-18 18:37:20
  • 支气管肺结核能治好吗

    支气管肺结核是可治愈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和对症治疗,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和营养。 支气管肺结核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支气管肺结核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痊愈,但具体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支气管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是支气管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手术治疗一般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化痰、平喘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患者的家属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有耐心和信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支气管肺结核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和营养,争取早日康复。

    2025-06-18 18:35:22
  •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

    目前针对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抗原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检测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1.核酸检测:通过检测病毒的RNA或DNA来确定是否感染冠状病毒。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血清学检测:检测人体对冠状病毒的抗体水平,以确定是否曾经感染过冠状病毒。这种方法常用于回顾性诊断和大规模人群的筛查。 3.抗原检测:检测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以确定是否感染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通常比核酸检测更快捷,但特异性相对较低。 4.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用于检测肺部是否有炎症或其他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检测结果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冠状病毒检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等,应及时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同时,公众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以预防冠状病毒的感染。

    2025-06-18 18:35:03
  • 骨结核的治疗方法

    骨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患者需遵循医嘱,注意个人卫生和营养。 1.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用于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辅助药物:包括镇痛药、消炎药等,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2.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通过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包括死骨、脓肿等。 矫形手术:对于严重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矫形手术。 3.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康复。 休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等,可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骨结核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并进行定期随访和调整。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个人卫生和营养。对于有骨结核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25-06-18 18:33:57
  • 狂犬病发病前打疫苗有用吗

    狂犬病发病前打疫苗有用,但不能保证100%预防发病,且特殊人群接种效果可能受影响。 狂犬病发病前打疫苗有用。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对于狂犬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被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如果在发病前接种疫苗,疫苗可能会在病毒感染神经系统之前发挥作用,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降低发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效果并不是100%的,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因此,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应注意伤口的处理和观察。如果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暴露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总之,狂犬病发病前打疫苗有用,但不能保证100%预防发病。对于狂犬病的预防,应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并注意观察和随访。如果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2025-06-18 18:32: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