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
甲流多久没有传染性
普通甲流感染者一般发病前至发病后一定时长具传染性且发病后特定时间传染性更强,儿童群体感染后传染性可能相对延长,老年人或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传染性可能比健康成年人更长需注意防护及关注隔离情况降低传播风险。 一、普通甲流感染者传染性时长 普通甲流感染者一般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左右具有传染性,其中发病后3天内病毒排出量较多,传染性相对更强。这是基于多数临床研究观察到的病毒传播规律,在发病初期病毒复制活跃,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的风险较高。 二、特殊人群传染性特点及时长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甲流感染后传染性持续时间可能相对延长,部分儿童患者发病后7天左右仍可能带有一定传染性,需格外注意防护,因为儿童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易造成病毒传播。 2.老年人或基础疾病患者:这类人群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甲流感染后身体清除病毒的能力受限,传染性持续时间可能比健康成年人更长,有的可能发病后5天以上仍有传染性,需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隔离情况,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2025-10-24 13:22:36 -
甲型流感病毒有潜伏期吗
甲型流感病毒有潜伏期,通常为几天左右,多数为2-4天,潜伏期内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具传染性,不同人群潜伏期可能有差异,潜伏期内要注意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甲型流感病毒是有潜伏期的。一般来说,其潜伏期通常为1-7天,多数为2-4天。 从病毒感染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就是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具有传染性,能够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对于不同人群,潜伏期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等,由于自身免疫力等因素的影响,潜伏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还是在1-7天这个大致范围内波动。在潜伏期内,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需要注意防护,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一旦出现疑似甲型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头痛、乏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2025-10-24 13:21:35 -
乙肝会通过唾液传染吗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唾液传播概率低,儿童口腔完整接触乙肝患者唾液通常不感染,成人日常社交接触通过唾液感染概率低,双方口腔破损且接触大量唾液有感染可能,预防乙肝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已感染患者要积极治疗并避免传播给他人。 对于儿童来说,若儿童口腔黏膜完整,接触乙肝患者唾液通常不会感染乙肝;若儿童口腔有破损等情况,则需谨慎。对于成年人,一般日常的社交接触,如一起吃饭、共用餐具等,因唾液中病毒量少且通过完整的口腔黏膜屏障难以感染,所以通过唾液感染乙肝的概率非常低。但如果双方口腔都有破损,且接触了大量乙肝患者的唾液,就有感染可能。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抗体,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已感染乙肝的患者应积极就医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通过血液、母婴、性等途径传播病毒给他人。
2025-10-24 13:21:12 -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媒介,蚊虫叮咬感染病毒的动物后再叮人可传播,儿童等易感染,蚊虫多的环境及家畜养殖卫生差处风险高,孕妇感染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影响其发育,需重视孕期防护降低风险。 经胎盘传播 孕妇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这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对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有怀孕计划或已经怀孕的女性来说,若在乙脑流行地区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感染乙脑病毒,就存在经胎盘传播给胎儿的风险,需要特别重视孕期的防护以降低对胎儿的潜在危害。
2025-10-24 13:20:30 -
乙肝小三阳是指什么
乙肝小三阳是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呈阳性通常病毒复制低或静止其传染性相对大三阳较弱但需结合病毒DNA定量检测判断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性传播病情监测需定期进行肝功能、病毒DNA定量、肝脏B超等检查肝功能正常等情况一般不需特殊抗病毒治疗但异常等需遵医嘱处理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患者有不同监测处理要求需多项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并个体化监测处理。 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呈阳性。从病毒学角度来看,它通常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相对较低或处于静止状态。 乙肝五项指标的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它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指标,只要检测出HBsAg阳性,就表明感染了乙肝病毒。 乙肝E抗体(HBeAb):当HBeAb阳性时,一般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活动处于相对不活跃的状态。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因为即使乙肝病毒被清除,核心抗体可能会在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 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情况 一般来说,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相对乙肝大三阳较弱,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综合判断。如果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高,那么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等)、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性传播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传染性的影响可能不同。例如,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发展为小三阳的情况,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慢性化,而且如果母亲是乙肝小三阳且病毒载量高,母婴传播的风险需要特别重视。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自身免疫力正常,感染乙肝小三阳后相对更容易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但如果免疫力低下,也可能转为慢性感染状态。 乙肝小三阳的病情监测与处理 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脏B超等检查。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损伤情况,如转氨酶等指标是否升高;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准确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肝脏B超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等,早期发现是否有肝硬化等病变。 如果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也在正常范围内,肝脏B超没有明显异常,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或者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较高,肝脏B超提示有肝纤维化等倾向,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进行抗病毒等相应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病毒载量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对于老年乙肝小三阳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肝脏的代偿能力等可能减弱,在病情监测和处理上需要更加谨慎,要注意药物对肝脏的影响等问题,定期检查的频率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 总之,乙肝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定血清学表现,需要通过多项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并进行个体化的监测和处理。
2025-10-23 15:0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