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丙肝会传染以及传播途径

    丙肝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特殊人群需采取相应措施阻断传播,儿童涉及母婴传播要及时检测监测。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例如,输入被HC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曾是输血后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使用被HCV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器械等侵入性操作工具,也可导致丙肝传播。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差、消毒不严格的地区或场所,因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也会通过血液传播丙肝,这是因为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时,注射器上残留的含有HCV的血液会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健康人体内。 母婴传播:感染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将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一般来说,丙肝母亲生育的婴儿感染丙肝病毒的概率约为5%-10%;如果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那么婴儿感染丙肝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性传播: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是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性接触过程中,含有HCV的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可通过黏膜破损处进入对方体内从而造成感染。但相对于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不可忽视。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如果感染丙肝,需要密切监测母婴传播风险,在孕期可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对于静脉吸毒人群,应强调避免共用注射器,积极帮助其进行戒毒等干预措施来阻断丙肝通过血液传播;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要倡导使用安全套来降低性传播丙肝的风险。而儿童如果涉及到母婴传播相关情况,要在出生后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丙肝感染情况。

    2025-07-29 15:38:51
  • 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腹泻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可能致腹泻,其机制是病毒侵犯肠道上皮细胞,不同人群感染后腹泻有不同特点及影响,出现腹泻时要注意补水补电解质、休息和个人卫生,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新冠病毒导致腹泻的机制 新冠病毒可以侵犯肠道上皮细胞,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肠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从而进入肠道细胞,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等,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腹泻等症状出现。 二、不同人群感染后腹泻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人群: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腹泻的情况相对也有发生,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腹泻可能会对其水电解质平衡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其脱水等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液等措施来维持水电解质稳定。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腹泻时,更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问题,需要更加谨慎地监测其身体状况,采取合适的支持性措施。 有基础胃肠病史人群:本身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腹泻,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胃肠病情,需要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兼顾对原有胃肠疾病的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出现腹泻时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当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腹泻时,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果汁、运动饮料等。对于腹泻症状较明显的情况,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腹泻导致的病原体传播。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不退、剧烈腹痛等,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025-07-29 15:37:30
  • 肺结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菌感染是主因,包括传播方式、易感染人群及生活方式等影响感染风险;机体免疫力影响发病情况,免疫力强可能潜伏感染,弱则发病,不同人群因免疫力差异发病表现不同,有基础病史等人群需注意提高免疫力降低风险。 一、结核菌感染是主因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会被他人吸入,从而导致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感染;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也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拥挤、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如集体宿舍居住者、密闭工作场所人员等,感染风险较高。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因为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患肺结核的几率比常人高。 二、机体免疫力影响发病情况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表现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机体免疫力较强,可能会将结核分枝杆菌局限化,不引起明显症状,处于潜伏感染状态;而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时,结核分枝杆菌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肺结核。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发病概率远高于普通人。对于儿童来说,若近期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且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就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肺结核相关症状。老年人本身免疫功能衰退,一旦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病,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患肺结核的风险。

    2025-07-29 15:36:46
  • 新型冠状病毒症状早期的症状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多数患者体温升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咳嗽(多为干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乏力(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无明显性别人群差异,有基础疾病人群易察觉)、鼻塞流涕(少数患者有,需与普通感冒等区分)、咽痛(不同年龄人群感受不同)。 咳嗽 咳嗽也是早期常见症状,多为干咳,即没有明显咳痰的咳嗽。不同年龄人群咳嗽表现有别,儿童可能因不会表达等原因,咳嗽症状可能被家长发现较晚;老年人咳嗽时可能伴有呼吸不畅等情况,需要特别留意。 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在感染后乏力症状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可能相对能较早发现乏力情况并重视。 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 部分患者在感染早期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以及味觉减退的情况。这一症状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嗅觉、味觉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察觉自身嗅觉或味觉的变化。 鼻塞、流涕 少数患者早期会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症状,与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表现相似,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及核酸检测等进行区分。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鼻塞、流涕时,需注意与过敏性鼻炎发作相鉴别。 咽痛 部分患者早期会有咽痛症状,感觉咽部不适、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咽痛感受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情况来提示咽痛;老年人咽痛时可能因吞咽困难等问题影响进食。

    2025-07-29 15:35:44
  • 丙肝抗体阴性还会有病毒吗

    丙肝抗体阴性仍可能存在病毒,因为有窗口期、病毒变异等情况,儿童、老年、有高危生活方式及有丙肝病史人群抗体阴性时也可能有病毒,需结合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等多种手段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人群:儿童感染丙肝病毒后,丙肝抗体阴性时也可能存在病毒。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丙肝病毒后的反应与成人有差异,窗口期的表现可能也不同,但同样存在抗体阴性却有病毒的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丙肝病毒核酸等指标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 老年人群:老年人感染丙肝病毒后,丙肝抗体阴性时也不能排除病毒存在的可能。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应答可能不如年轻人,在检测丙肝抗体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所以对于老年人群,除了抗体检测外,还需要结合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等手段来准确判断是否有病毒。 有高危生活方式人群:比如有输血史、使用过非正规血制品、有不洁注射史、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生活方式的人群,即使丙肝抗体阴性,也需要警惕存在丙肝病毒的可能。因为这些高危因素使得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增加,即使抗体检测阴性,也不能忽视病毒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等检查来明确。 有丙肝病史人群:既往有丙肝感染病史的人群,在经过治疗等情况后,丙肝抗体阴性时也可能存在病毒复发等情况。需要通过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体内是否还有病毒存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丙肝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体内存在丙肝病毒的可能,需要结合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等多种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情况。

    2025-07-29 15:34: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