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被动免疫制剂,由特定献血员血浆或血清制成含高效价抗体可中和毒素,适用情况包括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未规范接种疫苗时的预防及发病时的治疗,有既往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过敏史者禁用,特殊人群有相应禁忌,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等且要关注保存及不同人群使用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适用情况 预防方面:当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且未接受过规范全程预防接种破伤风疫苗,伤口污染轻可不使用;若未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且伤口深、污染重等情况需使用),比如被生锈铁钉较深刺伤且未按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时,需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预防破伤风)。 治疗方面:已发病,在清创等基础治疗同时,也可能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中和游离毒素)。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 其作用机制是其中的抗体可与破伤风毒素结合,阻止毒素发挥毒性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或减轻破伤风病情的效果)。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使用禁忌情况) 既往对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有过敏史则禁用):有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过敏则不能使用该制品,需换其他合适替代方案)。 特殊人群:孕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关禁忌则按禁忌处理)。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注意事项(一般情况) 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等,且要关注药品保存等情况,保存不当可能影响效价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要考量其身体状况等,按规范评估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等相关事宜),老年人则需考虑其基础病史等情况,评估使用时的风险收益比)。

    2025-07-22 15:08:30
  • 风疹最佳治疗方法

    风疹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一般治疗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保证休息、摄入营养易消化食物及发热时做好护理;对症治疗包括物理或药物退热、缓解咳嗽等症状,风疹一般病情轻可自行恢复,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一般治疗: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休息非常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鸡蛋、牛奶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发热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利于散热。 对症治疗: 退热:如果患者体温升高,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感觉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合适的药物来退热,但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相关要求,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儿童等特殊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缓解咳嗽等症状:若患者伴有咳嗽,可适当饮用温水来缓解喉部不适;对于咳嗽较明显的情况,可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一些止咳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等。 风疹一般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孕妇感染风疹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所以孕妇若怀疑感染风疹应及时就医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有免疫缺陷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感染风疹后病情可能会相对复杂,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07-22 15:05:41
  • 破伤风针打一次管多久

    破伤风针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两种,破伤风抗毒素保护作用通常可持续5-7天,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保护作用可持续3-4周左右,受伤后应根据伤口等因素选合适制剂并及时就医。 破伤风抗毒素:一般情况下,破伤风抗毒素的保护作用通常可持续5-7天。这是因为破伤风抗毒素是外来的血清蛋白,人体免疫系统会将其逐渐清除,从而导致其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较短。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情况与成人有差异,但总体上其保护时长也基本符合这一范围;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机体对破伤风抗毒素的清除可能会加快,保护时长可能会短于5-7天。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较长,保护作用可持续3-4周左右。这是因为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自身免疫物质的类似物,在体内的代谢相对缓慢。对于老年人,其身体机能衰退,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可能会影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一般仍能维持至少3周左右的保护作用;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期生理变化,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等可能会有一定改变,但总体上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保护时长也基本在3-4周左右。 如果受伤后需要注射破伤风针来预防破伤风感染,应根据伤口情况、既往接种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破伤风针制剂,并在受伤后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及选择相应制剂。

    2025-07-22 15:02:33
  • eb病毒是怎么传染上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母婴和血液传播,可采取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咳嗽礼仪、加强锻炼、注意防护、确保用血安全等措施预防感染,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检测和筛查。 1.唾液传播:EB病毒存在于唾液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而传播,如接吻、共用餐具等。 2.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出含有EB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EB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4.血液传播:输入含有EB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可能导致感染。 为了预防EB病毒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唾液和分泌物。 2.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 3.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4.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充足睡眠。 5.对于孕妇和新生儿,要特别注意防护,避免感染EB病毒。 6.如果需要输血或接受其他医疗操作,要确保血液和制品的安全性。 如果出现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接触史,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EB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等,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鼻咽癌患者的家属等,应定期进行EB病毒的检测和筛查。

    2025-07-22 15:01:26
  • 小三阳会传染吗

    小三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乙肝病毒DNA水平、肝功能等因素。一般而言,小三阳患者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方式具有传染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染性较小。患者应定期复查,避免饮酒、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家属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感染。 小三阳患者如果乙肝病毒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共用牙刷等。 2.性传播: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接触可能导致传播。 3.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密切接触传播给婴儿。 对于小三阳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以了解病情。如果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饮酒,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等。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4.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 5.家属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 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可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阴性,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如果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小三阳患者是否会传染,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怀疑有乙肝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咨询。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乙肝病毒传播。

    2025-07-22 14:58: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